牛蒡子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良藥,治療乳癰極效。
如《醫宗金鑑》中的栝樓牛蒡子湯:栝樓仁、牛蒡子(炒研)、花粉、黃芩、梔子(生研)、連翹(去心)、皂刺、金銀花、陳皮、青皮、柴胡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筆者在治療乳癰時,對原方作了小小的加減,改為:全栝樓、牛蒡子、金銀花、柴胡、連翹、皂角刺、黃芪、蒲公英、丹皮、赤芍、橘核各15克,生石膏50克,甘草10克。每日1~2劑,多次分服,每4小時服一次,連服3劑。乳癰發病急迫,常伴有高熱,加入生石膏,可增強清熱效果。
牛蒡子清瘟敗毒,治療痄腮極效。
餘常用《東垣試效方》中的普濟消毒飲:黃芩、黃連、陳皮、玄參、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殭蠶、升麻、柴胡、桔梗各15克,薄荷、甘草各10克。氣虛者,加黨參15克;便秘者,加大黃5克;腮腺炎合併睪丸炎者,加川楝子、龍膽草、延胡索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李東垣說:“此邪熱客心肺之間,上攻頭面為腫,以承氣瀉之,是為誅伐無過,遂處此方,全活甚眾。”方中黃連、黃芩清瀉上焦之熱毒;牛蒡子、連翹、薄荷、殭蠶疏散上焦頭面之風熱;玄參、馬勃、板藍根、桔梗、甘草清利咽喉;陳皮理氣,疏通壅滯;升麻、柴胡昇陽散火,疏散風熱。黃芩、黃連得升麻、柴胡之引,直達病所;升麻、柴胡有黃芩、黃連之制,不致發散太過。用以治療大頭瘟,每獲捷效。還可以用來治療頭面部丹毒、咽喉腫痛、牙齦腫痛、聤耳等屬於上焦熱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