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是體內用來製造血紅蛋白的儲存鐵缺乏,使血紅素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以生長髮育期的兒童和育齡婦女發病率較高,在發展中國家,經濟不發達地區,嬰幼兒,育齡婦女發病率明顯增高。
防:
1做好餵養指導:提倡母乳餵養,及時添加含鐵豐富且鐵吸收率高的輔食品,如肝、瘦肉、魚等,並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適當補充鐵劑。
2嬰幼兒食品加入適量鐵劑進行強化。
3對早產兒、低體重兒應及早給予鐵劑預防。
4在鉤蟲流行區應進行大規模的寄生蟲防治工作
5及時根治各種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等。
缺鐵性貧血發生原因如果不是特殊病症引起,可能是極度營養不均衡,預防之道應增加鐵質較豐富的食物攝取量。
由於血紅素合成需要鐵離子的參加,若鐵缺乏則血紅素合成就會減少引起貧血,而每天所食用食物中含有 10~15毫克的鐵,其中5%~10%可被胃腸道吸收,含鐵量較多食物包括紅肉、肝臟、蛋黃、乳酪及深綠色蔬菜,平時若能均衡攝取,就可減少缺鐵性貧血發生的機率。
食物中的鐵主要是以三價鐵方式存在,進入體內後胃酸及維它命C可將三價鐵還原成較易吸收的二價鐵,並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端被吸收,不過茶葉中的單寧酸鹽會妨礙鐵的吸收,所以飲茶必須適量。
一般含鐵豐富的食物如下,包括肝臟、紅色肉類、葡萄乾、蘋果、葡萄、乾果類、全榖類、蔬菜類、蛋、乳酪、桃、杏及豬腦等。每天鐵質只要吸收 0.5mg~1mg,就可滿足健康男人及停經婦女的需要,但行經期婦女、孕婦、青少年及嬰兒的需要量則要多,可適度的增加攝取量或種類,以補充所需鐵質。
此外,具有還原作用的維他命C,可避免鐵被氧化及可促進鐵的吸收,含維他命C的食物如菠菜、蕃茄、綠蘆荀、菠蘿、草莓、柑橘等,在平時飲食上也必須多 吃;而100公克高的蛋白質、富含葉酸的肝、大豆、蛋黃、小麥及乾酪等;以及肝、肉、蛋、貝類、乾酪等因含有維生素B12,多攝取也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