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5 15:56

  很多同仁在分享時都說“管窺之見”或“愚者千慮”等等,雖是自謙,但文辭確也鮮加修飾,不過,樸實的文字難掩其實踐智慧的光華,反而讓人“得意而忘言”,我們就從這些平實的文字中一起領略作者那份學用經方的經驗和喜悅吧!本文選錄孫健醫生《經方治療兒科疾病經驗》一文。

  正文:眾所周知,經方藥精而效宏,做為兒科用藥更為合適。但中醫兒科面對的有兩大難題:辨證難、服藥難。筆者從事中醫診所工作,臨床以兒科病人居多,通過多年臨床實踐,針對兒科這兩大難題,總結自己經驗如下:一、兒科常見疾病的辨證兒科在古時又名啞科,是說兒童,特別是1歲以下的幼兒不會說話,即便是3、4歲的小兒,對自己的不適也無法非常清楚的表達出來,因此對於辨證形成一大挑戰,故臨床中尤以望診、脈診為主。但是兒科病相對單純,以呼吸系統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為主,只要掌握了這些常見病,臨床中就能輕鬆應對80%的患兒。

  (一)呼吸系統疾病兒科童常見疾病之一即呼吸系統疾病,比如發燒、感冒、咳嗽、哮喘等等,西醫常見上、下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肺結核、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等等,現總結呼吸系統疾病常見方證如下

  1、大青龍湯證:

患兒表現:發熱、惡寒、流清涕、盜汗、踢被、苔薄白、脈浮緊數。辨證要點:盜汗、踢被。辨證分析:惡寒、發熱、流清涕為太陽;盜汗、踢被為陽明。辨為太陽、陽明合病之大青龍湯證。《傷寒論》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p,此為逆也。胡老講,大青龍湯為發汗除熱之重劑,非表實熱、邪重證不得用之。在臨床中即使患兒出現發熱、惡寒、汗出,只要有浮緊脈、有盜汗或踢被,就可放心大膽用之。其脈浮緊說明津血不虛,可發其汗。但服藥方法一定要正確,“一服汗者,停後服。”
方藥:麻黃18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生薑15克,大棗10克。煎服方法:涼水泡藥1小時,大火開鍋後改小火煎15分鐘,倒出藥液,加涼水沒過藥一橫指,再煎一次,兩煎混合,平均分成4份,每兩小時服1份,服藥半小時後,囑患兒穿暖或再加熱敷,微汗出即減衣物,去熱敷,停後服,診脈若緩、靜,為熱退病癒,此即所謂“脈若靜者為不傳。” 若汗出後,脈仍浮緊數,仍發熱,可再服1份,一般沒有持續高熱的,若第2次發微汗後再發熱,就要“觀其脈症,知犯何逆,隨症治之。”

  2、大青龍湯減麻黃證:

  患兒表現:流涕、鼻塞、噴嚏、盜汗、踢被。辨證要點:盜汗、踢被,而無發熱。辨證分析:鼻塞、流涕、噴嚏為太陽;盜汗、踢被為陽明;辨為太陽、陽明合病之大青龍湯減麻黃湯證。方藥:麻黃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生薑15克,大棗10克,生石膏45克。煎服方法:煎藥方法同前。服藥:1劑藥平均分成4份,2天喝完。因患兒無發熱,故麻黃用量為10克,亦可用於大青龍湯證熱退後而見上證者。

  3、柴胡桂枝湯證

  患兒表現:鼻塞、流涕、咽充血、汗出、發熱、惡寒、苔白、脈浮緩(之所以說咽充血,而不說咽痛,是因為小兒對病患的表達能力不強,痛與不痛表達不清,所以我們儘量以患者客觀表現為主,如果咽部充血,患者母乳患兒,只吃不咽,一咽即哭,即可認為咽痛)。辨證要點:咽充血、鼻塞、流涕、汗出、惡風。辨證分析:鼻塞、流涕、汗出、惡寒、發熱為太陽表虛;咽充血為少陽,辨為太陽少陽合病之,柴胡桂枝湯證。《傷寒論》146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傷寒論》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此處咽痛為咽乾之甚。方藥:柴胡24克(發熱時柴胡用24克,無發熱用12克),生半夏6克,黨參10克,炙甘草6克,黃芩10克,生薑15克,大棗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咽充血重者加桔梗10克,唇乾加生石膏45克。煎服方法:同大青龍減麻黃湯。

  4、半夏厚朴湯證

  患兒表現:咳嗽、苔白膩,脈浮滑緊。辨證要點:咳嗽、脈浮。辨證分析:脈浮緊為太陽,咳嗽苔膩、脈滑為太陰,辨為太陽太陽合病之半夏厚朴湯證。《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5條: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胡老講:“後世把本方加減變化稱四七湯。僅用於治療婦女情志、鬱結症或可稱道,但對生薑、紫蘇葉解表認識不足,常不能用於外邪內飲的咳嗽等的治療,應引起注意,如以紫蘇子代紫蘇葉,治療寒性咳嗽更良。”
方藥:生半夏10克,厚朴10克,紫蘇子10克,茯苓10克,生薑15克,杷葉10克。煎服方法:同大青龍減麻黃湯。此方單用時甚少,筆者臨床多根據患兒表現與大青龍減麻黃湯、柴胡桂枝湯合用。因小兒多不會咳痰,很多患兒出現咳嗽痰多,加乾薑、細辛、五味子;咳聲頻頻,痰不易咳者,加陳皮30克。

  5、小青龍湯證

  患兒表現:咳嗽、痰多、痰鳴、喘息、流涕、苔白膩、脈弦滑。辨證要點:咳嗽、喘息、痰多。辨證分析:流涕為太陽;咳嗽、痰多、喘息、苔白膩、脈弦滑為太陰,辨為太陽、太陰合病之小青龍湯證。《傷寒論》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不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方藥: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黃10克,乾薑10克,細辛6克,生半夏6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0克。煎服方法:同大青龍減麻黃湯。唇乾加生石膏45克。

  6、射干麻黃湯證

  患兒表現:咳嗽、痰鳴(水雞聲)、喘息、流涕、咽充血、唇乾、苔白膩或苔微黃膩、脈弱滑辨證要點:咳嗽、痰鳴(水雞聲)。辨證分析:咳嗽、流涕為太陽;痰鳴(水雞聲)、喘息、苔白膩為太陰;咽充血、唇乾、苔微黃膩為陽明。辨為太陽太陰陽明合病之射干麻黃湯證。《金匱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氣病》第6條: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方藥:射干10克,麻黃10克,生薑15克,大棗10克,細辛6克,款冬花10克、紫苑10克,生半夏6克,五味子10克。煎服方法:同大青龍減麻黃湯。

兒科經方症治相關文章
糖尿病對於大家已經很不陌生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朋友們談起,某某血糖又高了,尿裡有加號了,這就是說他得了糖尿病了。早期糖尿病臨床上常常表現多飲、多食、多尿,但身體卻消越來越消瘦,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多一少”。祖國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最早,早在公元前5-4世紀的《黃帝內經》的《素問》稱之為消,有“消渴”、“肺消”、“消中”等病名,至於治療,古往今來不同的醫家常常有不同的觀點。我們今天主要是談談經
發布於 2022-11-30 12:56
0評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s)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診斷名詞,也可統稱為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鼻咽感染常可出現併發症,涉及鄰近器官如喉、氣管、肺、口腔、鼻竇、中耳、眼以及頸淋巴結等。有時鼻咽部原發病的症狀已好轉或消失,而其併發症可遷延或加重,故必須對上呼
發布於 2023-08-19 01:56
0評論
概述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常出現的這種神經性皮炎危害性比較大,一般患者往往與工作環境陰冷潮溼,寒溼悄然襲入密切相關。大多數患者發病後肌膚表面癢感明顯,或者因病在皮膚,病程較久者則有化熱之象。經方治療則屬於比較常見的方法之一,本方法主要是以白虎湯為基礎方加味而成的經驗方。其中桑葉、菊花有疏散風熱的作用比較好。現聽專家給大家介紹一下了。 步驟/方法: 1、 首先來說我們都知道神經性皮炎一旦出現在患者
發布於 2022-10-31 02:15
0評論
絕技妙法&常用方藥五臟開竅理論源於《內經》。五臟藏於內,分別與五竅相互絡屬。欲知其內,觀乎其外,耳部疾病從腎論治,鼻病以肺論治,這種理論一直為後世所遵從。《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藥完整的理法方藥體系,其中的六經辨證不但廣泛用於外感病的辨治,而且也適用於內傷雜病的辨證治療。臨床可根據其病位所在、循經所過及功能失常情況而歸屬某經絡論治。耳鳴耳聾臨床常見,常反覆發作,治療甚為棘手,因此臨床正確
發布於 2022-11-23 20:26
0評論
1.取乾絲瓜筋25克/次。燒湯1碗服用,每日2次,7天痊癒。 2.用當歸6克,川芎2克。沸水沖泡20分鐘後代茶飲。本方中當歸補血調經,川芎活血止痛,故可治血虛痛經。 3.取赤砂糖25克,月季花10克,紅茶1.5克。凡月經前1--2日或經期微有小腹脹滿隱痛、經量較少者,可在月經來潮前3--4天取本茶劑,以沸水沖泡代茶飲服,連續服用1周左右。 4.用粳米60克,冰糖30克,黑木耳、銀耳各10克。將黑
發布於 2024-09-28 00:43
0評論
兒科一般護理原則病室應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定時通風,室溫以18-22度為宜,溼度以55%~65%為宜,按年齡和病種安排床位,避免交叉感染.急性期臥床休息.飲食按醫囑,自備食物需醫務人員同意方可食用.教育病兒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衛生習慣.新病人入院每日測T,P,R三次,連續三天正常後改為每日測二次,7歲以下兒童可只測體溫,高熱39.5度以上者,每四小時測體溫一次. 調適寒溫。氣候多變,老幼病弱者
發布於 2023-08-19 02:03
0評論
患者楊某某,男,80歲,胃癌晚期,直腸轉移,左小腹劇痛,痛則汗出,持久不能緩解,曾服用曲馬多無效,後改為羥考酮,服藥後出現嚴重嘔吐,後來尋求中醫治療。觀其精神萎靡,面色黧黑,腰膝酸冷,腹痛遇寒加重,四肢倦怠,大便次數頻多,偶有血便,夜尿頻數,每夜4~6次,舌淡,苔白膩,脈寸弱尺沉無力。中醫診為內科癌病-癌痛,證屬腎陽不足、陰寒凝滯,中醫學對於癌痛認識不外乎“不榮則痛”、“不通則痛”,該患者左下腹
發布於 2022-09-24 20:39
0評論
概述 女人過了25歲皮膚就會走下坡路,這時候如果不注意保養自己的皮膚或者用了不適合自己的化妝品,就會使皮膚因為缺水或者皮膚彈性下降等原因而出現法令紋、魚尾紋、抬頭紋等皺紋現象。長皺紋是許多愛美女性年齡的宿敵,一般長了皺紋她們都會覺得非常苦惱,即使買了很多化妝品也不能很好地去除臉上的皺紋,長了皺紋需要補充含“酸”的食物,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內治方法去除臉上的皺紋。 步驟/方法: 1、 茶葉水
發布於 2023-09-30 17:57
0評論
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
發布於 2022-11-26 22:11
0評論
十年前月經不規律後陣發性燥熱,汗出,全身皮膚髮熱,胸部灼熱,手足心熱,作枕後痛,氣候變化為劇,夜寐約2小時,胃皖作脹,打嗝,大腿根部作冷,口稍幹,味納可,尿少尿熱,畏寒,畏太陽照射,舌暗紅,苔薄黃脈細弦。多方求治少效,“盆腔炎”病史。乾薑15桂枝12當歸12白芍15柴胡12黃芩15黨參15黃芪20五味子9麥冬12制半夏12玄參12細辛6黑大豆15酸棗仁12制首烏15熟地15蘇葉9厚朴9煅龍骨12
發布於 2023-03-20 19:1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