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眩暈是因“攝生不慎,氣血虧損,陰陽失調,或情志所傷,心氣鬱結,心火暴盛,或因風陽”而損害腦系。
現代醫學則認為眩暈可能由疾病引起,比如腦動脈硬化、小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或者是腦部的腫瘤、膿腫、結核瘤、寄生蟲等引起的顱內壓增高導致的腦組織移位、水腫,都可以引起眩暈。此外,變性和脫髓鞘疾病及某些炎症(如腦幹腦炎等)也可引發眩暈。
眩暈是一種病症表現。許多疾病發作時,都可能引起眩暈。
通常有以下幾類情況:
(l)神經源性眩暈。
神經源性眩暈多是因大腦、小腦及腦幹發生了病變,例如腦動脈粥樣硬化(老年人眩暈的常見原因)及小腦動脈血栓也容易使患者發生突然性的嚴重眩暈。此外,偏頭痛、植物性神經紊亂也能引發眩暈。
(2)精神性眩暈。
精神性眩暈是指由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偏頭痛、失眠、抑鬱症、癲癇等精神疾病引起的眩暈。
(3)眼源性眩暈。
眼源性眩暈多由屈光不正、視力疲勞、眼外傷等眼疾引發,症狀一般比較輕。此外,如果車輛高速行駛時,向外看那些同樣高速“後退”的樹木、建築物,就會出現眩暈,但是閉上眼睛,就可以緩解。
(4)耳源性眩暈。
耳源性眩暈是由耳部疾病引起的眩暈。美尼爾氏綜合徵就是引發嚴重眩暈的常見原因。此外,前庭神經元炎、內聽動脈堵塞、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暈船、暈車等)也會有類似表現。
(5)頸源性眩暈。
頸椎病患者的椎基底部動脈會受到壓迫,因而引起腦部供血不足,以致出現眩暈,這種情況多發於頸部活動幅度較大的時候。此外,頸肌不平、肥大性頸股關節炎,也能引起眩暈。
(6)全身性疾病。
很多全身性疾病均可導致眩暈,但大多沒有天旋地轉的感覺。比如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壓危象、低血壓、糖尿病、尿毒症、心動過速或過緩、主動脈瓣狹窄、代謝性疾病、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高度貧血、低血糖、甲亢、更年期綜合徵等。
(7)外源性眩暈。
外源性眩暈分為:藥物性眩暈(比如某些患者在服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多黏菌素、奎寧、水楊酸和苯妥英鈉及某些降壓藥後感到眩暈)、化學物質中毒(比如一氧化碳、藥物、酒精等引起的眩暈)、腦外傷、腦震盪及其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