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4-23 15:16

  1、心力衰竭飲食的注意事項

  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少刺激。禁用濃茶、咖啡或辣椒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要少量多餐,不宜過飽,以免加重心臟負擔,要控制每天的食鹽量(每天不超過5g),水分也不宜過多(大約500-1000ml左右),心力衰竭時,病人出現水腫的原因是靜脈和微血管淤血,細胞外液增加和鈉鹽瀦留,因此,適當控制鈉鹽攝入極為重要。

  2、心力衰竭服藥的注意事項

  第一,服用洋地黃類藥物時,應注意洋地黃的毒性反應。每天服用前要測量一下脈搏。服藥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乏力、視力有改變,看東西發黃,脈搏紊亂,心跳不規則,是洋地黃的中毒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前去醫院檢查治療。

  第二,服用利尿劑時,要觀察尿量,一般應用的雙氫克尿噻或呋塞米,在利尿的同時也使病人排出相當數量的鉀離子,所以服用時一般要同時注意補充鉀,可以採用同時服用10%氯化鉀,每日2次,每次10ml。為了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可在飯後服用或加些果子汁一起服用。

  3、心力衰竭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還要使病人生活規律,情緒穩定,精神愉快,避免緊張、激動。特別要注意養成定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便秘常會引起病人焦慮和緊張,用力排便又可使心力衰竭加重,甚至有導致猝死的危險。如有習慣性便秘,可適當服用緩瀉劑,如番瀉葉煎茶喝,每日3g ;或取百合250g,蜂蜜適量,將百合加適量清水燉成糊狀,加入蜂蜜拌勻後食用,每日一次。

心力衰竭的護理相關文章
少量多餐、低鹽飲食 專家提醒心衰患者注意,吃太飽會加重心臟、胃腸負擔,因此要少量多餐。為防止身體出現浮腫,要限制鹽的攝入,含鈉多的醬油和味精都要少放。同樣一道菜,能選清蒸就不要紅燒,能清燉就別油炸,少吃泡菜和醃製、燻醬的東西,適量補充一些蛋類、瘦肉和魚類,多食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及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堅持每日測體重 心衰病人護理要注意甚麼?專家建議患者在家裡準備一臺電子體重秤,每天早晨測量
發布於 2024-10-10 19:06
0評論
臥床病人併發症的預防: (1)長期臥床病人易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可每日按摩下肢,鼓勵並協助病人在床上做主動或被動的肢體伸屈活動。儘量避免在下肢靜脈輸液。注意觀察下肢皮溫、顏色,有無腫脹和疼痛,如有變化,提示有血栓形成,應及時與醫生聯繫,並採取治療措施。同時病人應絕對臥床,肢體抬高於心臟平面以上,避免大幅度活動、劇烈咳嗽和用力排便,以防栓子脫落而引起肺栓塞。 (2臥床病人由於體位改變,活動量減少而
發布於 2023-01-14 01:59
0評論
1、合理休息。休息可減輕心臟負擔,使機體耗氧減少、水腫減退。心衰的護理要避免病人過度勞累,除了正常休息,下午要增加數小時臥床;另外,心力衰竭的護理要保證病人夜間睡眠充足,採用高枕或半臥位姿勢睡眠可減輕呼吸困難的症狀。 如果病人心衰較重,則心衰護理應注意讓病人大部分時間採取半臥位休息,重度心衰患者則不能移動,輕輕調換床單及衣服,保持清潔防止褥瘡。長期臥床易產生下肢靜脈栓塞、肢體萎縮、肺炎、褥瘡等,
發布於 2025-01-04 01:27
0評論
飲食宜清淡少鹽飲食應少油膩,多蔬菜水果。對於已經出現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量。鹽攝入過多會加重體液瀦留,加重水腫,但也不必完全免鹽。 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菸、戒酒,保持心態平衡,不讓情緒過於興奮波動,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協助病人取有利於呼吸的臥位,如高枕臥位、半坐臥位、端坐臥位。 教會病人正確咳嗽與排痰方法:儘量坐直,緩慢地深呼吸。病情允許時,鼓勵病人下床活動,以增加肺活量。
發布於 2023-01-12 15:50
0評論
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和液體瀦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腫)。 1.急性心力衰竭 (1)早期表現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徵兆為心功能正常者出現疲乏、運動耐力明顯減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繼而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高枕睡眠等;檢查可見左心室增大、舒張早期或中期奔馬律、兩肺底部有溼囉音、幹囉音和哮鳴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礙。 (2)急性肺水腫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發展至危重狀態。突發
發布於 2024-04-23 14:56
0評論
一、原發性心肌損害 1、缺血性心肌損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種類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導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最為常見。 3、心肌代謝障礙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為常見,其他如繼發於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低的心肌病,心肌澱粉樣變性等。 二、心臟負荷過重 1、壓力負荷(後負荷)過重:見於高血壓、主動脈瓣狹窄、肺
發布於 2024-04-23 15:03
0評論
1.急性心力衰竭 是指急性發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異常所致的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臟負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驟降、肺循環壓力升高、周圍循環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環充血而出現急性肺淤血、肺水腫並可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綜合徵,以左心衰竭最為常見。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礎上急性加重或突然起病,發病前患者多數合併有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可表現為收縮性心衰,也可以表現為舒張性心衰。急性心衰常危及
發布於 2024-08-07 11:22
0評論
1.急性心力衰竭 一旦確診,應按規範治療。 (1)初始治療為經面罩或鼻導管吸氧;嗎啡、袢利尿劑、強心劑等經靜脈給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兩腿下垂,減少下肢靜脈迴流。 (2)病情仍不緩解者應根據收縮壓和肺淤血狀況選擇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如正性肌力藥、血管擴張藥和血管收縮藥等。 (3)病情嚴重、血壓持續降低(<90mmHg)甚至心源性休克者,應監測血流動力學,並採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機械通氣支
發布於 2024-12-15 07:35
0評論
1、增強利鈉肽系統利鈉肽,靜脈輸注BNP具有較強的排鈉、利尿、擴張血管,抗有絲分裂、抗去甲腎上腺素NE、腎素、醛固酮的效應,並能在心肌舒張過程中起鬆弛作用。血漿BNP水平的高低可作為左室收縮舒張功能不全病人診斷、治療評估及預後估測的指標。重組人腦利鈉肽recombinanthumanBNP,rhBNP為一合成肽,作用與內源性BNP相似,用於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短期住院治療,安全性較好,其特點是
發布於 2023-10-30 02:09
0評論
左心衰竭肺淤血時,有些巨噬細胞吞噬了紅細胞並將其分解,胞漿內形成含鐵血黃素,此時這種細胞稱為心力衰竭細胞。又稱心衰細胞。 如慢性肺淤血時,肺泡腔中可見肺泡巨噬細胞吞噬紅細胞形成的心衰細胞。但並不是所有肺淤血都能見心衰細胞,只有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才能見到。 左心衰竭時,左心腔內壓力升高,阻礙肺靜脈迴流,造成肺淤血。肺淤血患者臨床上表現為明顯氣促、缺氧、發紺,可出多量漿液性白色或淡粉紅色泡沫痰等症狀
發布於 2024-11-27 22:3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