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休息。休息可減輕心臟負擔,使機體耗氧減少、水腫減退。心衰的護理要避免病人過度勞累,除了正常休息,下午要增加數小時臥床;另外,心力衰竭的護理要保證病人夜間睡眠充足,採用高枕或半臥位姿勢睡眠可減輕呼吸困難的症狀。
如果病人心衰較重,則心衰護理應注意讓病人大部分時間採取半臥位休息,重度心衰患者則不能移動,輕輕調換床單及衣服,保持清潔防止褥瘡。長期臥床易產生下肢靜脈栓塞、肢體萎縮、肺炎、褥瘡等,因此病情緩解醫生允許後,病人可在陪同下進行適度下床活動,如小範圍散步,以促進身心健康;如出現脈搏大於110次/分、或比休息時快20次/分、或有心慌、氣急等心臟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並休息。
育齡婦女如患心衰,要注意儘量不要懷孕,避免誘發心衰。
2、應根據心功能情況決定活動和休息原則:心功能一級患者,可不限制活動,但應增加午休時間;輕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二級)患者,可起床稍事輕微活動,但需增加活動的間歇時間和睡眠時間;中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三級)患者,以臥床休息,限制活動量為宜;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四級)患者,必須嚴格臥床休息,給予半臥位或坐位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對臥床患者應照顧其起居,方便患者的生活。病情好轉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以避免因長期臥床,而導致肌肉萎縮、靜脈血栓形成、皮膚損傷、消化功能減退及精神變態等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