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4 23:26

  軟骨發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是一種常見的軟骨發育不良,又稱胎兒型軟骨營養障礙(chondrodystrophia fetalis)、軟骨營養障礙性侏儒(chondrodystrophic dwarfism)等。是一種由於軟骨內骨化缺陷導致的發育異常,臨床上以四肢短、軀幹相對正常、巨頭、脊柱胸腰段後凸、椎管狹窄為特徵。ACH的發病機制與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3(FGFR3)基因跨膜區的點突變密切相關,80%~90%的病例是散發的,為新生突變。 ACH患者脊柱畸形常可導致小便障礙,跛行甚至截癱等嚴重結果。本文著重對ACH所致的脊柱畸形及治療作一綜述。

  1、臨床表現:

  ACH的發病率低,為1/15000~1/40000。主要臨床表現為骨骼系統畸形。脊柱畸形主要表現為胸腰段後凸和椎管狹窄。Ain等指出:出生至6個月的ACH患者中,95%可出現15~25的脊柱胸腰段後凸畸形;6~18個月,由於坐起的原因,後凸可增加至60~70;後凸的範圍主要集中於T10~L4。患者自主行走後,部分後凸患者的畸形可自行緩解。1~2歲的患者,後凸發生率為87%;2~5歲時可減少為39%;如不行治療干預,約11%的患者出現永久性胸腰段後凸。永久性胸腰段後凸可進行性發展,並引起腰前凸加大,後凸頂點處脊髓受壓,出現感覺異常,背痛,小便失禁等神經症狀。並指出上述症狀多出現於15~30歲的患者。由於軟骨化骨異常導致腰椎椎弓根短及椎弓根間距狹窄,可引起脊髓和神經根受壓,出現神經源性跛行、感覺異常和神經根性疼痛。Schkrohowsky等指出約有20%~50%的ACH患者出現椎管狹窄的症狀,出現症狀的時間多在30~40歲的患者。

  其他的臨床表現包括特徵性的短肢性侏儒,患者身材矮小、四肢較短。根據統計,至發育成熟,ACH患者平均身高男性為131(士5.6)cm,女性為124(士5.9)cm;手指粗而短,呈分開狀,常可見4,5指為一組,2,3指為一組,拇指為一組,似“三叉戟”;肘關節不能伸直,雙腿呈“O”形。出生時即可發現頭大面小,額突鼻塌,鼻孔朝前,下頜前突。部分患者可有輕度腦積水。軀幹發育近似正常,肋骨短,胸骨短而寬,胸廓扁平,腹部前凸,臀部後翹。如果顱骨及脊柱的病變輕微,一般智力及體力發育良好,性功能正常。

  2、影像學檢查:

  脊柱:ACH患者脊柱畸形主要的X線改變包括椎體小且伴有椎弓根短及腰椎椎弓根間距窄。腰椎管狹窄,腰椎管橫徑(即椎弓根間距)從L1到L5逐漸變小,椎弓根間距L5/L1。

如何診斷和治療軟骨發育不良?相關文章
概述 朋友孩子是足月生寶寶的,剛生下來都健康的,到一個月時,寶寶呼吸困難送入醫院查出喉軟骨發育不良,其它都健康。經過醫院的治療和朋友日常隊寶寶的護理,現在寶寶的身體已經倍兒棒,還經常滾地上玩兒鬧。寶寶的健康問題不能忽視,任何一個階段出現了問題都必須及早治療。現在,我來跟大家分享些在我朋友那裡得知的一些關於寶寶喉軟骨發育不良該的小知識。 步驟/方法: 1、 3個月前一般是僅僅小孩補充魚肝油,建
發布於 2022-10-15 05:59
0評論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通常是指嬰兒和兒童髖關節出現的發育不良,此類疾患被認為是出生後逐步發展的。它是醫學術語,包括關節不穩定和鬆弛。由於疾病發生的時間和嚴重性的差異,醫生會使用一系列的術語,包括:髖關節發育不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髖臼發育不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確切的病因仍然不明瞭,但是通常認為髖關節發育不良是發育性的,這主要是在出生時,出生後,甚至是兒
發布於 2023-03-03 04:36
0評論
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是最常見的骨關節畸形之一,是指股骨頭和髖臼對應關係的異常,包括骨性、軟骨性以及軟組織結構和形態的異常。目前對於DDH的基本觀點是,如果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大部分的病例能夠完全恢復到正常的髖關節;如果延誤診治,將影響髖關節的正常發育,即便是採取複雜的手術治療,也難以恢復髖關節的正常結構、形態和功能,不但影響兒童和
發布於 2023-03-03 03:41
0評論
發育性髖關節異常(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是兒童常見的骨關節畸形,主要指出生時髖關節發育不全並在出生後繼續惡化的髖關節發育性異常病變。如果不能早期得到診斷和治療,該病變將繼續發展直至髖關節完全脫位或早期出現髖關節退行性變化,嚴重影響人們的行走步態,最終導致四大晚期併發症:慢性疼痛、早期骨關節炎、步態異常和肢體短縮,這將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降低了人們
發布於 2023-03-03 04:41
0評論
美麗、高大的王女士今年47歲,兩年前,喜歡逛街的她常常感到膝關節酸脹、疼痛等不適,曾經去過多家醫院,經過拍片、CT以及核磁共振檢查後,沒有發現任何端倪,吃了不少藥,加上外敷膏藥,亦不見效。半年後,大腿根部出現疼痛,以致影響間行走以及上下樓梯,再到醫院檢查,拍了張骨盆的片子,醫生診斷為髖關節發育不良。王女士一頭霧水:自己都快“奔五”的人了,哪來的“發育不良”?由於疼痛對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影響很大,不
發布於 2023-03-01 06:31
0評論
必須與以下幾種腫瘤相鑑別。 1.成軟骨細胞瘤良性腫瘤,多數學者認為其來源於骨骺軟骨,病程較長,平均2年以上。常見部位是長骨骨端中央或偏心生長,表現為圓形或卵圓形溶骨樣破壞,皮質隆起變薄,可有不規則鈣化及粗糙紋理,但其邊界清楚,大體標本見周邊硬化,瘤壁有不規則骨嵴隆起。突出骨外則皮質變薄或僅有纖維包膜。 2.內生軟骨瘤是常見的良性軟骨腫瘤,包括孤立性內生軟骨瘤和多發性內生軟骨瘤兩種。有學者認為該病
發布於 2023-12-13 13:54
0評論
皮質發育畸形是一組局灶性或瀰漫性皮質結構異常病變的總稱。1996年Kuzniecky和Barkovich首次提出MCD這一命名。隨著CT和MRI的發展應用和大量“症狀性癲癇”病例的發現,MCD引起的癲癇正在被人們廣泛認識。人們從不同觀點出發對MCD進行過多種不同的命名,比如皮質發育不良,神經元遷移障礙等,既包括腦回形成重度紊亂如:無腦回、多小腦回、分裂鬧畸形、灰質異位等,也包括了局灶性皮質發育不
發布於 2023-03-16 19:21
0評論
高血壓發病年齡越來越小,除了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外,還需要注意高血壓是否由其他疾病造成,發現病因,高血壓可能會治癒!纖維肌發育不良是一種非動脈粥樣硬化性、非炎症性血管病,可以導致動脈狹窄、閉塞、血管瘤或夾層。最常累及腎動脈和顱外頸動脈和椎動脈。其臨床表現因累及的血管各異:腎動脈受累最常見的表現是高血壓,頸動脈或椎動脈受累可能會引起頭昏、跳動性耳鳴,短暫腦缺血發作或卒中。纖維肌發育不良在臨床上常常長期
發布於 2023-03-16 15:06
0評論
概述 發育不良是人們常認為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實,發育不良是有許多細節表現的,如:身材矮小,比同齡人矮一大截,身材消瘦,骨瘦如柴。或者嗓音五音不全等等,今天我就來細細談論一下發育不良的狀態吧。 步驟/方法: 1、 首先,身高是發育不良的一大重要信號。我們知道同齡人身高偏差在低於十釐米之外的都可以是由於發育不良引起的矮小。所以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是低於二十週歲的青少年可以選擇多加強一些適量的
發布於 2023-05-31 23:15
0評論
專家解析髖臼發育不良防治要訣青年女性關節酸脹、疼痛:小心背後另有“埋伏”假如平日裡身姿矯健的“逛街族”突然持續出現膝關節或者髖關節酸脹,多數人或許不會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關節扭傷背後可能另有隱情。“髖臼發育不良”在發病早期往往表現為膝關節痠痛,這一“聲東擊西”的症狀特點常會“忽悠”患者,致使許多人放鬆警惕,延誤治療。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成人骨科主任陳曉東主任醫師將為大家解析髖臼發育
發布於 2023-03-01 07: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