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5-11 10:56

  黑礬50克、黑棗50克、核桃仁50克、梔子50克、當歸50克、砂仁50克、厚朴50克、三稜50克、穿山甲50克、寸曲50克、麥芽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紅花30克、海南沉10克、鐵膽粉5克、蜂膠10克、蜂蜜100克、蜂蠟適量。

  配法:將16味中藥經提取有效成分後,放入加熱融化後的蜂膠、蜂蜜、蜂蠟混合溶液中,調拌均勻,做成重100克的藥餅備用。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減,最多不超過3粒,每日3次,小兒減量,空腹服用。或者將藥餅烘乾,粉碎成細面,裝入0號膠囊,或者做成水丸,每次3粒,每天3次。

  處方:蟲草10克、黑礬50克、黑棗50克、核桃仁50克、梔子50克、當歸50克、厚朴50克、三稜50克、穿山甲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紅花30克、海南沉10克、鐵膽粉5克、蜂膠10克、蜂蜜100克、蜂蠟適量。

  配法:將16味中藥經提取有效成分,精煉後加工成細面,放入加熱融化後的蜂膠、蜂蜜、蜂蠟混合溶液中,調拌均勻,做成重100克的藥餅備用。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減。或者將藥餅烘乾,粉碎成細面,裝0號膠囊,每次4粒,每天3次.一到三個療程可以徹底治癒,

  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一些工作繁忙,壓力過大的中年人。建議大家隔一段時間就試著用中成藥來清理一下腸胃,保證我們的腸胃功能處在一種健康的狀態。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中成藥來排毒,平時也要儘量抽出時間來調理我們的飲食。

清腸胃溼熱的中成藥有哪些相關文章
“急則治標”,當溼熱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就要以清化溼熱為主,健脾助運為輔。 溫膽湯出自《三因極—病證方論》,組成為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炙甘草、生薑、大棗。原“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又治驚悸”。其藥性的溫涼全在組成藥味量的大小。該方組方簡,性質平和,通過靈活加減,虛實寒熱表裡證均可應用,臨床應用遠遠超出了原記載的證治範圍。老師常用其方加減治療脾胃溼熱證。方中二陳湯燥溼化痰,理氣
發布於 2024-03-28 13:42
0評論
概述 小孩子如果出現了明顯的外感風寒或者是出現了身體不適的症狀,應該及時進行治療,可以選擇使用口服藥品進行治療,可以選擇食療養生的方法來緩解病情的,小孩子如果出現了流行性感冒也可以選擇清熱解毒藥品的方法來輔助調理病情,避免出現了上火和疾病反覆發作的現象,對孩子的身體康復也是非常好的,兒童清熱解毒中成藥種類比較多,應該針對性的緩解病情。 步驟/方法: 1、 兒童經熱解毒中成藥的種類比較多,也可
發布於 2023-05-07 18:42
0評論
其實,腸胃溼熱是一種中醫方面的說法,是一種常見疾病,比較多出現在我們的胃腸消化道上面。出現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平時吃飯不規律,同時飲食上也是過於油膩,這就容易導致身體熱邪入侵,這樣就出現了腸胃溼熱。這種疾病發病率很高,特別是在春季、夏季比較容易出現。 老中醫告訴我們,這種疾病發病非常的快速,同時患有伴隨有噁心想吐以及腹部陣痛的情況,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拉肚子的情況,並且大便黃褐色伴隨有惡臭,小
發布於 2024-03-14 22:02
0評論
1、足三里穴艾灸祛溼 足三里穴是位於外膝的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鐘即可,需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可以看到祛溼的效果。 2、豐隆穴艾灸祛溼 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溼,效果較佳。每日艾灸15分鐘可以有效健脾祛溼。 3、解溪穴艾灸祛溼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溼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
發布於 2024-03-14 22:15
0評論
1、蘿蔔 蘿蔔有消食、清熱毒的作用,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蘿蔔湯。適用於腸胃溼熱、消化性潰瘍和食慾不好者。 2、薏米 中醫稱薏米為“薏苡仁”,是祛溼消腫的上品。薏米是清除體內溼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溼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3、木棉花 木棉花花瓣色澤鮮紅質,曬乾後可作藥用。其味甘淡、性涼,具有清熱利溼、解表、
發布於 2024-03-14 21:48
0評論
1.清炒苦瓜 將新鮮的苦瓜準備好,然後切絲放入開水之中焯一遍,這樣能夠有效的去除苦瓜的苦味;瀝乾水分之後將準備好的苦瓜放入油鍋之中爆炒,大約九分熟之後就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當的加入一些調味品,最後就可以起鍋服用了。 2.金針冬瓜湯 將乾燥的金針菜切斷,然後放入開水之中浸泡半個小時,將冬瓜切絲備用;將兩種食材一起放入開水之中,大火煮開;起鍋之前加入調味品就可以起鍋服用了。 3.紅豆薏米飲 將所需要的
發布於 2024-03-14 21:55
0評論
1.健脾祛溼溫補方 材料:淮山10g,茯苓10g,溪見草10g,豬骨若干(脾胃差的選豬肺、豬脾臟更佳)做法:整鍋煲老火湯,分量:2-3人用2.和中化溼方: 材料:木棉花15g,雞蛋花15g,槐花15g,薏米15g,豬肘瘦肉1兩,炒扁豆15g,陳皮或砂仁6g 做法:整鍋煲湯,分量:1-2人3.鐵手之節瓜鯽魚湯功能:健胃祛溼 材料:節瓜1斤,鯽魚1條 製作:A、鯽魚去鱗及內臟、魚腮,洗淨; B、起油
發布於 2023-04-24 04:11
0評論
概述 現在隨著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都是越過越好了,但是也有很多潛藏的問題不斷的困擾著大家。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發現,這樣的疾病的存在的。像現在總是有很多人,出外參加一些甚麼活動,那這樣大家的社交圈也就變得比較大了。像我就是這樣了。因此而認識了一些比較多的人群,也都比較聊的來,其中有那麼幾個朋友,就經常跟我討論這個脾胃溼熱的問題。 步驟/方法: 1、 那到底甚麼是脾胃溼熱呢?在
發布於 2022-10-22 01:35
0評論
概述 肝膽溼熱證為溼熱內蘊肝膽功能失常所導致的病證。常常會因為感受溼熱之邪或脾虛水溼內生,日久化熱,或者是由於長期過量的食用甘肥厚味生溼助熱,影響肝膽功能所致。會有灼痛脹痛的感覺。還會出現發熱,口苦,納差,噁心嘔吐,腹脹,大便或閉或溏等症狀。對於肝膽溼熱的治療主要是以利溼清熱,清肝利膽為主。對於肝膽溼熱服用甚麼中成藥可以服用龍膽瀉肝丸,但是要根據病情來確定用量。 步驟/方法: 1、 中成藥可
發布於 2022-10-14 08:39
0評論
1、花果: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清熱潤腸之功。用於食慾不振,便秘,瀉痢等症。 2、花生:又名花生、長生果。能補脾開胃。適用於脾胃不和,胃腹脹滿,不思飲食者。 3、子:又名板栗。味甘,性溫。可健脾養胃。適用於飲食少,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 4、子:味甘,性溫。椰子肉補虛,強壯身體,用於治療小兒疳積黃瘦;還可驅蟲,對絛蟲、薑片蟲有效。 5、子:又名香榧子。味甘澀,性平。可殺蟲,潤腸通便,消食化
發布於 2024-03-14 22:0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