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氣血平衡陰陽
中醫將失眠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見肝鬱化火,用龍膽瀉肝湯加味;痰熱內擾,用溫膽湯加味。虛證若陰虛火旺,用黃連阿膠湯合硃砂安神丸加減,心脾兩虛者用歸脾湯;心膽氣虛者,用安神定志丸;心腎不交、虛陽上擾者用交泰丸。對頑固性不寐從瘀論治,遵從王清任“不寐一證乃氣血凝滯”之說,用血府逐瘀湯。
養血育陰安神鎮靜
中醫強調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適當予以安神鎮靜的藥物來治療失眠。臨床上常用養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益氣安神、鎮肝安神及安神定志等方法,可隨證選用。常用中草藥為珍珠母、百合、酸棗仁、夜交藤、煅龍牡等,常用中成藥有安神定志丸、刺五加片、參松養心膠囊、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等。
精神調治舒暢情志
臨診中還應隨證採用精神調治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及緊張情緒,保持精神舒暢。對因情志不抒或緊張而造成的失眠,精神治療更有其特殊的功效。
針灸療法寧心安神
中醫治療失眠所選穴位包括:內關、神門、四神聰、三陰交、安眠、足三里、後溪等。四神聰鎮靜安神,不寐病位在心,取心經原穴神門寧心安神;三陰交健脾益氣,柔肝益陰,可使脾氣和,開氣疏洩,心腎交通,心氣安而不寐除;心脾虧損配心俞、脾俞;心腎不交配心俞、腎俞、太溪;脾胃不和配足三里;痰熱內擾配內關、豐隆。還可以採用耳針、梅花針、灸法、推拿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