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屬陽虛寒凝型的,宜溫陽通脈,祛寒止痛。可服陽和丸、軟皮丸、右歸丸等。
(2)屬氣滯血瘀型的,宜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可服血府逐瘀丸、復春片、毛冬青片、活血化瘀丸等。
(3)屬熱毒蘊結型的,宜清熱解毒,化瘀通絡。可服清血內消丸、大敗毒膏、毛冬青片等。
(4)屬氣血兩虛型的,宜補氣養血,活血通絡。可服十全大補膏、人參養榮丸、通塞脈片等。
看一下,中醫治療脈管炎。
中醫認為脈管炎主要是經絡不通、氣滯血瘀。性質屬寒、屬虛、屬陰。隨著病情發展,才有偏陰偏陽之分,最後導致血氣兩虧或腎虛。
按中醫論點,不通則痛,痛則不通,所以治則以通經活絡、化瘀為主,並以補氣、活血為輔。中醫是根據辨證論治的,如對虛寒型多使用溫補藥,熱毒型多使用清熱解毒藥,血氣兩虧型多使用人參等補血補氣藥,血瘀型多使用活血去瘀藥,腎虛型則使用滋陰養血扶陽等藥物。
中藥的性味:補血活血藥多是味甘,通脈化瘀藥多是苦寒,清熱解毒藥多是甘味,生草藥多是苦澀。
實踐證明,生草藥不比中熟藥差,它有顯著的治療效果。生草藥在南方隨處都有生長,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有利條件。近年來,我們大量用於治療。由於生草藥的性味多為苦澀,故應加大棗和甘草以調味。患者服藥後一般無副作用,很個別的患者會感到胃脹並間有噁心、嘔吐、腹脹等,但停藥後症狀很快消失。
為了避免對腸胃起不良的影響,一般可在飯後服藥,也可分兩次飯後服。一般可復煎。至於含有異性蛋白質的藥物,如地龍、水蛙、全蠍、娛蛤等,間有過敏現象,如出現皮膚丘疹或頭暈等反應,則對症治療,或暫停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