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膏方到底有甚麼優點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1、辨證論治,一人一膏
開膏方首先是看病,是經驗豐富中醫師,通過望聞問切等手段,辨證論治的診療過程。首先根據患者的病情、體質等評價其是否適宜服用膏方,之後開具藥方,適當加入滋補、收膏之品,熬製成膏。而服用之前往往還要服用一至兩週的中藥湯劑,也就是“開路方”,其目的有兩個,一是看看藥開得對路與否;二是調理一下脾胃等,以便更好地吸收,不至於大量補藥滋膩礙胃。這樣一來,真正做到了“一人一膏”,相比市售的成藥、成膏更有針對性。
2、治病滋補,藥食相兼
膏方首先是治病,除了辨證論治,針對性強的特點外,還可以針對患者諸多環節的不適進行調理。《素問・標本病傳論》有言“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對於虛損性疾病,往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治癒也非一日之功,往往需要長期調養,這就有時間廣泛而細緻的進行調理,所以膏方往往藥味很多,少者三四十味,多者上百味,還有粗料細料之分,這樣便在突出主病主證的同時,兼顧了患者幾乎所有的問題。
膏方以膏為劑,本就有滋補的作用,再以有滋補作用的藥物製成,滋補之力更強。而我們常說的一些名貴的大補之品,如冬蟲夏草、人參等,在辨證的前提下,也可加入膏中,與其它藥物相配合,既提高了藥物的療效和利用率,也佐制了其副作用,真正達到了物有所值,物盡其用的目的。冬三月閉藏之時服用膏方,對於虛損性疾病效果極佳。
3、服用方便、口感良好
膏方主要針對的是慢性虛損性的病證,這些病人往往需要長期服藥,所謂“良藥苦口”,每天早晚灌兩大碗苦藥湯子,是一件受罪的事情。而一料膏方大多可以吃一到兩個月,每天只需早晚一湯匙,不用費力煎煮,甚至不用加熱,非常方便;而且膏方主要的作用是滋補,藥多甘味,還要加入一定的糖分和滋補品,如飴糖、冰糖、核桃仁、黑芝麻等,這樣就使治病、滋補的同時,口感非常好,就連不聽話的小孩子也喜歡,寫此文時作者所在的北京中醫醫院中醫特色病房就在用膏方對一名患有脊肌萎縮的4歲患兒進行治療。
除此之外膏方還便於藥物的合理利用。
首先可以使一些價格昂貴的藥物得以合理利用。
其次可以使一些臨床不方便使用的藥物得以合理利用。
還有一些藥物,並不昂貴甚至很便宜,但不方便在臨床和醫院使用,故也限制了它們的應用,如飴糖和黃酒。《臨證指南醫案卷二・咳嗽》言“理陽氣當推建中,顧陰液須投復脈”,可見葉天士非常推崇小建中湯和炙甘草湯,現在臨床上也很常用,如用黃芪建中湯治療消化性潰瘍,用炙甘草湯治療心律失常等,但小建中湯我們不用飴糖,炙甘草湯我們不用黃酒,飴糖是君藥,黃酒有助行藥力的作用,離開它們恐怕藥效會大減。其實兩者都不貴,但前者買不到,後者不好用。如果做成膏方,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類似的藥還有很多,如冰糖、蜂蜜、黑芝麻、核桃仁等等。
另外,像阿膠、鹿角膠、鱉甲膠、龜板膠等膠類藥物,需要烊化,往往需要另外蒸煮,很費事;像珍珠粉、羚羊角粉、三七粉、琥珀粉等粉劑,需要衝服,也不方便,而且口感不好,許多患者反映“糊嗓子”。如果做成膏方,可以把這些藥物全部容於一鍋之中,服用就變得極為方便。
膏方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防病,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和一些工作壓力大的“白領”等亞健康人群,可以起到很好地調理調節作用,是中醫“治未病”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由於保存條件的限制,膏方只能冬季製作和服用,現在有了冰箱,膏方完全可以一年四季製作和服用,這使得原來的冬令進補,已擴展到四季養生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