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內膽汁酸的生理作用
在腸道中,各種形式的膽汁酸充分發揮各自的生理功能,並再次決定了自身的命運。腸道上段膽汁酸與脂類的消化吸收有關。腸道下段(即迴腸及近側結腸)膽汁酸自身發生變化:在腸內細菌作用下發生轉化,並在腸黏膜中大部分以原來的或轉化的形式按主動運輸或被動運輸機理被重新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隨食物殘渣排出體外。
膽汁酸通過腸道時的吸收和排出與兩個特性有關:溶解性和極性。在末端迴腸PH條件下,六種主要膽汁酸鹽都是可溶的,因此均為遊離態酸。當與吸收表面接觸時,這些複合物全部被吸收。但是,石膽酸及其複合物可溶性差,極不容易被吸收。極性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核的羥基數目,另一個是酸根的離子化程度。牛磺酸結合物的離子化程度較高,甘氨酸結合物離子化程度中等,而自由酸較低。膽汁酸鹽極性越差,越容易與未吸收的纖維素或細菌結合,也越容易通過被動擴散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