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6-06 07:08

  蠍完全為肉食性,極個別種類會少量攝取植物性飼料(如會全蠍),取食無脊椎動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種昆蟲的幼蟲和若蟲甚至是小型壁虎。它靠觸肢上的聽毛或跗節毛和縫感覺器發現獵物的位置。沙漠蠍能夠確定穴居50釐米深的蜚蠊。蠍取食時,用觸肢將捕獲物夾住,後腹部(蠍尾)舉起,彎向身體前方,用毒針螫刺。由六節組成,是梯形,背面復有頭晌甲,其上密佈顆粒狀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縮,毒液即自毒針的開孔流出。大多數蠍的毒素足以殺死昆蟲,但對人無致命的危險,只引起灼燒樣的劇烈疼痛。蠍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開,先吸食捕獲物的體液,再吐出消化液,將其組織於體外消化後再吸入。進食的速度很慢。

  1、蠍子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喜潮怕幹,喜暗懼怕強光刺激。喜群居,好靜不好動,並且有識窩和認群的習性,蠍子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蠍窩內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處,很少發生相互殘殺現象。但若不是同窩蠍子,相遇後往往會相互殘殺。

  2、蠍子有冬眠習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驚蟄以後出蟄,11月上旬便開始慢慢入蟄冬眠,全年活動時間有6個月左右。在一天當中,蠍子多在日落後晚8時至11時出來活動,到翌日凌晨2~3點鐘便回窩棲息。這種活動規律一般是在溫暖無風、地面乾燥的夜晚,而在有風天氣則很少出來活動。

  3、蠍子雖是變溫動物,但它們還是比較耐寒和耐熱。外界環境的溫度在40℃至零下5℃,蠍子均能夠生存。蠍子的生長髮育和繁殖,與溫度有密切的關係。氣溫下降至10℃以下,蠍子就不太活動了,氣溫低於20℃,蠍子的活動也較少,它們生長髮育最適宜的溫度為25~39℃之間。氣溫在35~39℃,蠍子最為活躍,生長髮育加快,產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溫度範圍內進行。溫度超過41℃,蠍體內的水分被蒸發,若此時既不及時降溫,又不及時補充水分,則蠍子極易出現脫水而死亡。溫度超過 43℃時,蠍子很快死亡。蠍子活動、生長髮育和繁殖與溫度密切相關,最佳溫度35~38℃之間。因此,我們在人工養殖蠍子時,必須注意掌握。

  4、蠍子的生長、繁殖與外界環境的溼度也有密切的關係。在自然界野生的蠍子,如要久旱無雨,就會鑽到地下約1米深的溼潤處躲藏、隱蔽起來;當陰雨天氣,地上有積水,它們會爬往高處躲避。因此,在養殖蠍子時要十分注意飼料的水分以及飼養場地和窩穴的溼度。一般來說,蠍子的活動場所要偏溼些,而它們棲息的窩穴則要求稍乾燥些,這樣有利於蠍子的生長髮育和繁殖。如果窩穴過溼,則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蠍子的蛻皮也十分困難;如果蠍子的活動場所過於乾燥,而且投餵的飼料中水分又不足時,也會影響到蠍子的正常生長髮育,甚至還會誘發相互殘殺。

  5、蠍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強光的刺激,但它們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陽的熱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長髮育的速度,以及有利於胚胎在孕蠍體內孵化的進程。據報道和觀察,蠍子對弱光有正趨勢,對強光有負趨勢,但它們最喜歡在較弱的綠色光下活動。

  6、蠍子對各種強烈的氣味,如油漆、汽油、煤油、瀝青以及各種化學品、農藥、化肥、生石灰等有強烈的迴避性,可見它們的嗅覺十分靈敏,這些物質的刺激對蠍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會致死。蠍子對各種強烈的震動和聲音也十分敏感,有時甚至會把它們嚇跑,終止吃食、交尾繁殖、產仔等。

蠍子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相關文章
1、蠍子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喜潮怕幹,喜暗懼怕強光刺激。喜群居,好靜不好動,並且有識窩和認群的習性,蠍子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蠍窩內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處,很少發生相互殘殺現象。但若不是同窩蠍子,相遇後往往會相互殘殺。 2、蠍子有冬眠習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驚蟄以後出蟄,11月上旬便開始慢慢入蟄冬眠,全年活動時間有6個月左右。在一天當中,蠍子多在日落後晚8時至11時
發布於 2023-11-11 06:35
0評論
黃蜂的口器為咀嚼式,觸角具12或13節。通常有翅,胸腹之間以纖細的「腰」相連。雌體具可怕的螫刺。成蟲主要以花蜜為食,但幼蟲以母體提供的昆蟲為食。已知有20000多種,絕大部分為獨棲,社會性的黃蜂僅限於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約1000種,還包括大胡蜂及黃衣小胡蜂類。這些種類與蛛蜂科(Pompilidae,同屬胡蜂超科)種類和其他黃蜂類的不同之處是休息時其翅縱向折
發布於 2024-06-06 06:41
0評論
水蛭具有水生性、野生性、變溫性和特殊的食性。根據水蛭的生活習性,要求選擇具有一定水域、溫暖、安靜、動植物繁多的場所。噪音,尤其是震動,對水蛭的生長不利。因此,應避開車輛來往頻繁的交通沿線和有噪聲、震動的飛機場、工廠等地區。養殖方式不論利用房前屋后土塘、泥坑,還是在江河、湖泊,養殖方式雖有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不外有兩種方式:即野外粗放養殖和集約化精養。選擇哪一種養殖方式,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
發布於 2023-10-02 05:56
0評論
蟑螂是漸變態的昆蟲,整個生活史包括卵、若蟲或成蟲3個時期。《科技之光》20150831蟑螂之謎中有詳細介紹。[2]1:蟑螂是如何交配和產卵雌雄成蟲在羽化後的一週左右就能進行交配。雄蟲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蟲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終生產出受精卵。雌蟲產卵在特殊的膠質囊內,形成卵鞘(卵莢)。卵鞘由雌蟲分泌物生成,光滑,質較堅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護其內胚胎的發育。卵鞘的形狀、雌蟲一生所產卵
發布於 2023-10-13 19:22
0評論
顎口線蟲在發育過程中需要2箇中間宿主和1個終末宿主。終末宿主主要是豬、犬、貓等。第一中間宿主是劍水蚤。第二中間宿主主要是淡水魚。 蟲卵排出後,5天后發育為含有第一期幼蟲的卵,7天后幼蟲孵出。 被第一中間宿主吞食後,幼蟲脫去鞘膜,鑽入宿主胃壁到達體腔,7-10天后發育為第二期幼蟲。 含有成熟第二期幼蟲的水蚤被第二中間宿主吞食後,幼蟲穿過胃壁移行至肌肉,1個月後發育為第三期幼蟲,2個月後開始結囊。囊
發布於 2024-04-16 15:19
0評論
跳蚤的成蟲可以12個月不吃任何東西,一有機會便經由吸血來獲得養分。由於跳蚤無特定之宿主,在各種有毛的動物身上均可寄生,甚至包括有毛的沒有生命的物品(如地毯)。所以,只控制寵物身上的跳蚤並無法杜絕跳蚤。母蚤會在吸血後才排卵在宿主(動物)身上,卵為呈白色如鹽粒大小,無黏性故很容易掉落,在被產下之後的2天至2周內都有可能孵出幼蟲,其幼蟲呈白色或乳白色;他們通常會藏在地板縫,地毯下,寵物床,幼蟲只吃一點
發布於 2022-12-07 02:36
0評論
蠶寶寶屬寡食性昆蟲,除喜食桑葉外,也可以吃柘葉、榆葉、葡萄葉、鴉蔥、蒲公英和萵苣葉等,不過吃這些死亡率會增加。蠶所必需的營養,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分等。桑葉是蠶最適合的天然食料。蠶食桑後,幼蟲生長迅速,在適溫條件下,一頭蠶自孵化至吐絲結繭,大約6-9天蛻一次皮,共需約24-32天,約食下桑葉20-30g(合幹物5-6.2g),一般經四次眠和蛻皮,至生長極度時,體重約增加
發布於 2023-07-17 16:31
0評論
尋食 中華沙蟹螃蟹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尋找食物,它們一般並不挑食,只要螯能夠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小魚蝦是它們的最愛,不過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於連動物屍體和植物都能吃。 競爭 螃蟹吃別的動物,其它動物也可能吃螃蟹,例如人類就把螃蟹當美食佳餚,還有水鳥也吃螃蟹,有些魚類也像人類一樣喜愛吃蟹腳。年幼未成年的幼蟹成群在海中浮游時,可能會被其它海洋生物捕食,也因此螃蟹產卵時都要下很多的卵,以保證螃蟹的成活率。
發布於 2023-11-06 13:02
0評論
蚜蟲英文名為aphid,亦作plantlouse、greenfly或antcow。體小而軟,大小如針頭。腹部有管狀突起(腹管),蚜蟲具有一對腹管,用於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禦液,成份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狀,長常大於寬,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為植物大害蟲。不僅阻礙植物生長,形成蟲癭,傳佈病毒,而且造成花、葉、芽畸形。生活史複雜,無翅雌蟲(幹母〔stemmother〕)在夏季營孤雌生殖,卵胎生,產幼
發布於 2023-10-26 07:51
0評論
虎紋蛙的食物種類很多,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蟲為食,約佔食物量的36%,其他包括半翅目、鱗翅目、雙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的昆蟲、蜘蛛、蚯蚓、多足類、蝦、蟹、泥鰍,以及動物屍體等。令人難以致信的是它還吃澤蛙、黑斑蛙等蛙類和小家鼠,而且它們在虎紋蛙的食物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看來它不僅長了一身虎紋,也的確是蛙類中名不虛傳的“猛虎”。由於眼睛的結構,一般蛙類只能看到運動的物體,故只能捕食活動的食物。但虎紋蛙
發布於 2023-11-25 12: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