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4-16 15:19

  顎口線蟲在發育過程中需要2箇中間宿主和1個終末宿主。終末宿主主要是豬、犬、貓等。第一中間宿主是劍水蚤。第二中間宿主主要是淡水魚。

  蟲卵排出後,5天后發育為含有第一期幼蟲的卵,7天后幼蟲孵出。

  被第一中間宿主吞食後,幼蟲脫去鞘膜,鑽入宿主胃壁到達體腔,7-10天后發育為第二期幼蟲。

  含有成熟第二期幼蟲的水蚤被第二中間宿主吞食後,幼蟲穿過胃壁移行至肌肉,1個月後發育為第三期幼蟲,2個月後開始結囊。囊的直徑約為1mm。

  當第二中間宿主被終末宿主食入後,第三期幼蟲穿過宿主胃壁,少數蟲體穿過宿主腸壁,進入肝臟,然後遊行於肌肉或結締組織間,逐漸長大。在將近成熟時,蟲子返回宿主胃壁,形成特殊的瘤塊,典型的瘤塊具有洞穴,並有小孔與胃腔相通。成蟲藏匿其中,蟲卵由小孔排出。此外,終末宿主還可由活躍的第三期幼蟲穿透皮膚,或經胎盤和口腔得到感染。

顎口線蟲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相關文章
顎口線蟲屬於線形動物門(Nematoda)旋尾目(Spirurida)顎口科(Gnathostomatiidae)顎口屬(Gnathostoma)。該屬動物前端呈頭球狀,其上佈滿小棘,其餘體表也佈滿小棘,體前部小棘呈鱗片狀。該屬的棘顎口線蟲能導致顎口線蟲病。 顎口線蟲已確定的共有10種,其中在東南亞報道5種,在我國發現的有剛刺顎口線蟲(G.hispidum)、陶氏顎口線蟲(G.doloresi)
發布於 2024-04-16 15:12
0評論
人體顎口線蟲的感染主要是由有棘顎口線蟲引起的,少數病例為剛棘顎口線蟲感染。人體感染以日本和泰國最為多見,我國人體感染顎口線蟲並不多見,迄今報道的病例不超過50例。 顎口線蟲主要分佈於亞洲,日本、中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體感染的報道。此外,澳大利亞、墨西哥和喀麥隆也有此蟲或疑似此蟲的病例報道。日本和泰國有食魚生的習慣,人體感染較為嚴重。在日本某些
發布於 2024-04-16 15:26
0評論
顎口線蟲病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不食生的或半生魚類、禽鳥類、兩棲類,爬形類和哺乳類動物等肉類。保持環境衛生,對有可能感染顎口線蟲的食物進行加熱處理,避免傳染源的傳入。此外,在加工或處理生肉時,應注意自我保護,由於顎口線蟲幼蟲可穿透皮膚進入體內,因此在處理疑含有本蟲的肉類時,應帶手套,防止經皮膚感染。此外飲水衛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流行區未經處理的水,特別是取自淺井或地表蓄水池的水,因有機會受到中間宿主或
發布於 2024-04-16 15:32
0評論
(一)皮膚顎口線蟲病 疾病初期有發熱、噁心、嘔吐或上腹部疼痛等前驅症狀,隨後身體各部皮膚可間歇出現絲狀疹、點狀匐形疹或移行腫塊,局部輕度發紅、水腫、疼痛、瘙癢感,呈遊走性。蟲體近體表則呈皮膚硬結。 (二)內臟顎口線蟲病 眼部病變引起視力障礙或眼球突出和失明;耳部病變引起聽力障礙;消化系統病變引起腹痛等症狀;呼吸系統病變在咽喉部可引起局部水腫、呼吸困難。胸肺型則引起咳嗽、胸悶、咯出幼蟲,肺部發生炎
發布於 2024-04-16 15:39
0評論
蠍完全為肉食性,極個別種類會少量攝取植物性飼料(如會全蠍),取食無脊椎動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種昆蟲的幼蟲和若蟲甚至是小型壁虎。它靠觸肢上的聽毛或跗節毛和縫感覺器發現獵物的位置。沙漠蠍能夠確定穴居50釐米深的蜚蠊。蠍取食時,用觸肢將捕獲物夾住,後腹部(蠍尾)舉起,彎向身體前方,用毒針螫刺。由六節組成,是梯形,背面復有頭晌甲,其上密佈顆粒狀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縮,毒液即自毒針的開孔流出。大
發布於 2024-06-06 07:08
0評論
黃蜂的口器為咀嚼式,觸角具12或13節。通常有翅,胸腹之間以纖細的「腰」相連。雌體具可怕的螫刺。成蟲主要以花蜜為食,但幼蟲以母體提供的昆蟲為食。已知有20000多種,絕大部分為獨棲,社會性的黃蜂僅限於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約1000種,還包括大胡蜂及黃衣小胡蜂類。這些種類與蛛蜂科(Pompilidae,同屬胡蜂超科)種類和其他黃蜂類的不同之處是休息時其翅縱向折
發布於 2024-06-06 06:41
0評論
水蛭具有水生性、野生性、變溫性和特殊的食性。根據水蛭的生活習性,要求選擇具有一定水域、溫暖、安靜、動植物繁多的場所。噪音,尤其是震動,對水蛭的生長不利。因此,應避開車輛來往頻繁的交通沿線和有噪聲、震動的飛機場、工廠等地區。養殖方式不論利用房前屋后土塘、泥坑,還是在江河、湖泊,養殖方式雖有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不外有兩種方式:即野外粗放養殖和集約化精養。選擇哪一種養殖方式,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
發布於 2023-10-02 05:56
0評論
蟑螂是漸變態的昆蟲,整個生活史包括卵、若蟲或成蟲3個時期。《科技之光》20150831蟑螂之謎中有詳細介紹。[2]1:蟑螂是如何交配和產卵雌雄成蟲在羽化後的一週左右就能進行交配。雄蟲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蟲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終生產出受精卵。雌蟲產卵在特殊的膠質囊內,形成卵鞘(卵莢)。卵鞘由雌蟲分泌物生成,光滑,質較堅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護其內胚胎的發育。卵鞘的形狀、雌蟲一生所產卵
發布於 2023-10-13 19:22
0評論
跳蚤的成蟲可以12個月不吃任何東西,一有機會便經由吸血來獲得養分。由於跳蚤無特定之宿主,在各種有毛的動物身上均可寄生,甚至包括有毛的沒有生命的物品(如地毯)。所以,只控制寵物身上的跳蚤並無法杜絕跳蚤。母蚤會在吸血後才排卵在宿主(動物)身上,卵為呈白色如鹽粒大小,無黏性故很容易掉落,在被產下之後的2天至2周內都有可能孵出幼蟲,其幼蟲呈白色或乳白色;他們通常會藏在地板縫,地毯下,寵物床,幼蟲只吃一點
發布於 2022-12-07 02:36
0評論
蠶寶寶屬寡食性昆蟲,除喜食桑葉外,也可以吃柘葉、榆葉、葡萄葉、鴉蔥、蒲公英和萵苣葉等,不過吃這些死亡率會增加。蠶所必需的營養,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分等。桑葉是蠶最適合的天然食料。蠶食桑後,幼蟲生長迅速,在適溫條件下,一頭蠶自孵化至吐絲結繭,大約6-9天蛻一次皮,共需約24-32天,約食下桑葉20-30g(合幹物5-6.2g),一般經四次眠和蛻皮,至生長極度時,體重約增加
發布於 2023-07-17 16: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