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經肛門內窺鏡顯微手術)是一種通過肛門切除腫瘤的微創保肛手術方法,由德國醫生Buess和Mentges於1980-1983年開發,1983年首次用於臨床實踐。直腸鏡的直徑為4釐米,軸長為12釐米和20釐米,以適應不同病變部位。手術通過操作孔進行,有一個額外的通道供立體使用,並與圖像監測系統連接,用低壓(15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對直腸持續充氣,以充分暴露直腸和病灶。
與傳統的經肛門手術相比,TEM可以達到直腸中上部區域,在放大和充氣後可以清晰地看到直腸和病變,組織識別準確,器械操作無障礙,用針狀電刀進行精確的無血分離和腫瘤切除,邊緣暴露良好,直腸壁止血縫合精確,避免了因重疊縫合造成的腸狹窄。另一個優點是完全切除腫塊,沒有碎片,避免了腫瘤汙染,更有利於準確的病理分析,有助於決定進一步手術或放療。TEM避免了大手術引起的併發症和腹部傷口,術後無痛,不限制活動,恢復快,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後鎮痛和平均住院時間明顯少於經腹手術。
TEM的操作
TEM之前需要進行腔內超聲和直腸鏡檢查。直腸腔內超聲確定腫瘤的深度和分期,直腸鏡檢查確定腫瘤與肛緣的距離以及腫瘤在直腸內的位置(前壁、側壁或後壁),以確定手術位置(俯臥摺疊位、側位或截斷位),原則是使腫瘤處於視野以下。腸道準備和抗生素的預防與一般腸道手術相同。
TEM可以在全身或局部麻醉下進行,首先在病變的粘膜下層周圍注射1:100,000的腎上腺素以增強粘膜和減少出血。手術用針式電刀進行。小的腺瘤和良性病變被切到粘膜下層,邊緣0.5釐米。大的腺瘤或癌需要全直腸壁切除,切除到直腸周圍脂肪,邊緣1釐米。直腸壁缺損用2-0 Viejo或PDS縫線連續一期縫合,不打結,用特殊銀夾固定。將手術標本釘在硬板紙上交給病理學家,以標記方向和側切緣,以便進行更準確的病理分析。
TEM的適應症
無蒂、寬基良性直腸腺瘤(T0期),最大腫瘤直徑超過1.5釐米,特別是絨毛狀腺瘤,最適合TEM治療。TEM的特殊儀器使該技術能夠切除位於距肛門邊緣5至20釐米的任何地方的直腸腫瘤。對於復發風險低的直腸原位癌(Tis期)或T1期直腸癌(如高度或中度分化的腫瘤、小腫瘤、高移動性),TEM提供了高治癒率。雖然,T1期或更晚期(如T2期或以上)的直腸癌復發風險高,但對於那些手術風險高的患者,如高齡或有嚴重合並症的患者,TEM仍可提供理想的姑息治療。在歐洲,TEM局部切除聯合輔助放療治療pT2期直腸癌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TEM的其他適應症:直腸類癌、間質瘤、直腸狹窄甚至直腸陰道瘻。
TEM的禁忌症:如果不是出於姑息的目的,TEM不適用於T1期或更晚期(如T2期或更高)的高復發風險的直腸癌。同時發生的多個原發性結直腸腫瘤是TEM的禁忌症,應通過術前全結腸鏡檢查、鋇灌腸血管造影或多排CT結直腸重建排除。TEM是腹膜後上方直腸前壁全切的禁忌症,因為它容易切開進入腹腔。因此,肛門括約肌功能不佳的病人不應進行TEM,以避免術後肛門失禁。
TEM的優越性:TEM為良性直腸腺瘤和早期直腸癌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治療。這種微創手術方法結合了內窺鏡、腹腔鏡和顯微手術的優點,具有較低的併發症發生率和較短的術後住院時間,並將腸造口的需要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