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9 23:56

血管性間歇性跛行是指病人走了一定距離後,下肢出現疼痛和無力,無法繼續行走。然而,在休息片刻後,病情會有所改善,並有可能再次行走一段時間。然而,隨著病情的惡化,病人能夠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越來越早地感覺到疼痛和麻木,並最終導致無法行走一英寸。

這種疾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的發病率為7:1。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間歇性跛行在歐美國家發病率較高,7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為10%,60-70歲的人為5%,60歲以下的人約為1%-2%。發病機制:下肢動脈逐漸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下肢肌肉慢性或急性缺血,所以走了一定距離後會感到腳弓和小腿肌肉無力、疼痛和麻木。下肢動脈由於供血和供氧不足,還可能引發痙攣,加重動脈狹窄的程度,這時就會出現小腿間歇性跛行的典型現象。如果繼續行走,症狀就會惡化,病人就會被迫停止行走。休息或休息後,症狀會減輕或消失,再次行走時又會復發。隨著病情的惡化,行走距離變短,需要休息的時間變長。此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也會出現跛行的症狀。

這種疾病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症和吸菸,其中吸菸的危害最大。由於主要病變是動脈粥樣硬化,當有這三個 "高 "中的任何一個的人仍然吸菸時,發生間歇性跛行的風險就會增加數倍,並且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惡化。

治療間歇性跛行有幾種選擇。對於處於早期階段且病變有限的患者,可以採用微創動脈介入治療來恢復受影響肢體的血液供應,並防止病變進一步惡化。有這些症狀的病人應積極到血管外科就診。如果忽視對這種疾病的治療,病情會逐漸惡化,直到肢體末端壞死和潰爛,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性間歇性跛行不應該被忽視相關文章
概述 最近總是感覺有一點點的不適,在不走路的時候我的腿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我很害怕去醫院看了看說是間歇性跛行,只要多注意一些小事項就沒事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步驟/方法: 1、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注意自己的飲食,含糖量過多,蛋白質過多的食物儘量不要吃,應當徹底戒菸忌酒,減少脂肪攝入,多吃一
發布於 2024-04-25 05:51
0評論
腰椎管狹窄症表現為神經性間歇性跛行,與血管性間歇性跛行(如血栓性動脈脈管炎)不同,區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神經性間歇性跛行可騎自行車及前屈位行走,血管性間歇性跛行由於下肢血流量的減少,長時間騎自行車及行走困難;2、神經性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良好,血管性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動搏動減弱或消失;3、神經性間歇性跛行下肢可有節段性感覺障礙,血管性間歇性跛行為襪套式感覺障礙;4、神經性間歇性跛行步行距離
發布於 2022-11-30 21:26
0評論
間歇性跛行,是一個症狀學名詞,在門診就診時可能常聽到醫生提及。相對而言,這種症狀最常見於腰椎疾患,但胸椎管管狹窄症患者亦可出現此類症狀,二者在細節方面有所不同,瞭解並關注其細微差別之後就可避免誤診或漏診。下面,且聽我徐徐道來:甚麼是間歇性跛行呢?出現間歇性跛行時該如何應對呢?從字面意思講,“跛行”是指走路時一瘸一拐的步態,在下肢關節或肌肉損傷的患者常可見到,他們的跛行是持續的,而“間歇性跛行”就
發布於 2022-12-20 02:40
0評論
在社區、公園及馬路上,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一幕:一位老人行走了一小段距離,停下腳步,揉揉腿,休息一陣子後繼續行走,走了差不多相同的距離,又停下歇歇,就這樣走走停停。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意識到,這是一種常見老年病――間歇性跛行的表現。認識間歇性跛行間歇性跛行不是獨立的疾病,它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典型症狀;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也不是孤立的疾病,它是全身周圍動脈閉塞性病變的一部分。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田文現
發布於 2023-03-07 07:41
0評論
間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下肢就會出現酸脹、疼痛、麻木等一種或多種不適感,主要為疼痛、麻木,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在臨床上我們把這種症狀稱之為間歇性跛行。間歇性跛行的嚴重程度我們通常用跛行距離和緩解時間來判斷輕重。跛行距離是從走路開始到出現疼痛時的行走距離,嚴重的病人走50~100米就可以出現明顯的不適感。疼痛緩解時間是
發布於 2022-12-10 09:37
0評論
因脊柱退行性改變及勞損的影響椎板增厚,椎體骨贅增生等,致椎管產生容積上的縮小而狹窄、關節突關節增生肥大以及黃韌帶肥厚等引起馬尾及神經根受壓,出現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最近研究表明顯示腰椎管狹窄症出現的下肢麻木、疼痛與馬尾及神經根伴行的神經營養血管的血流減少密切相關。不僅馬尾及神經根受壓、與馬尾及神經根伴行的神經營養血管受壓會加劇下肢麻木、疼痛。
發布於 2022-11-30 21:31
0評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一般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後導致血管管腔的狹窄或閉塞,臨床症狀表現為間歇性跛行(部分間歇性跛行也可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加重後可表現為靜息痛,下肢皮膚變黑,潰瘍或壞疽等。間歇性跛行是指患者在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肢體的酸脹和疼痛,休息後可緩解,再次行走可重新發作。下肢血管狹窄引起的間歇性跛行可經過介入治療後好轉,以下為我院治療的病例,男性,62歲,間歇性跛行,走行距離為
發布於 2022-09-24 19:00
0評論
血栓性淺靜脈炎是血管外科的一種常見疾病,隨著醫學研究越來越深入,這種疾病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一、血栓性淺靜脈炎會有甚麼表現?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症狀非常明顯:表現為淺靜脈分佈區的紅斑和觸痛,以及可觸及的條索樣血栓,伴有明顯的疼痛和皮溫高,可能會有腫脹。症狀常會反覆出現。一般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明確病情並且判斷淺靜脈血栓的範圍。二、為甚麼會發生淺靜脈血栓?血栓性淺靜脈炎的易感因素很多,通常可以歸納為Virc
發布於 2023-02-08 05:37
0評論
1、帕金森病:如果你現在是50歲左右的中年人,同時出現一側手腳不能控制的抖動,並且該抖動以肢體靜止時明顯,活動時減輕,則要高度警惕患帕金森病的可能。該病最為典型的表現是出現拇指與食指每秒3-4次的對合動作,專業上稱為“搓丸樣”動作。同時該病還可隨病程的延長出現表現減少,肢體僵硬、動作減少,行走不穩等症狀。 2、特發性震顫:與帕金森病相反,如果你抖動以肢體活動時明顯,靜止時減輕或消失,同時家族中有
發布於 2024-06-14 20:47
0評論
概述 股骨頭壞死屬於中年人中的一種高發率疾病,一旦沾染此病對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我之前有過此症狀時醫生給我的建議是預防大於治療,所以朋友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股骨頭壞死的預防工作。股骨頭壞死是指骨關節內供血不足引發的一種骨細胞疾病,特別是老年人更易患股骨頭壞死。而導致此病的因素又有很多,意思是說一定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今天給大家分享甚麼原因是最容易導致股骨頭壞死?老年人患股骨頭壞死的也越來越多
發布於 2024-06-18 01:3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