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8 05:37

  血栓性淺靜脈炎是血管外科的一種常見疾病,隨著醫學研究越來越深入,這種疾病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一、血栓性淺靜脈炎會有甚麼表現?
  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症狀非常明顯:表現為淺靜脈分佈區的紅斑和觸痛,以及可觸及的條索樣血栓,伴有明顯的疼痛和皮溫高,可能會有腫脹。症狀常會反覆出現。
  一般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明確病情並且判斷淺靜脈血栓的範圍。
  二、為甚麼會發生淺靜脈血栓?
  血栓性淺靜脈炎的易感因素很多,通常可以歸納為Virchow三聯症:即靜脈內膜損傷、血液液滯緩慢和高凝狀態。
  通常由幾個因素共同作用引發靜脈血栓。
  (一) 靜脈內膜損傷
  淺靜脈內置管、刺激性藥物、感染、外傷等都可能造成的淺靜脈內膜損傷,從而引發血栓性淺靜脈炎;
  (二)血流緩慢
  下肢靜脈曲張,制動(如骨科手術後的臥床)等情況下血液淤滯,容易發生靜脈血栓。
  (三) 可造成血液高凝狀態的情況,包括:

  1、大手術後或者較大的創傷後

  2、先天性凝血物質異常,如抗凝血酶III、蛋白c和蛋白s異常

  3、妊娠和口服避孕藥

  4、激素治療

  5、惡性腫瘤

  6、自身免疫病患者

  三、血栓性淺靜脈炎的不同類型和治療方法
  (一)靜脈曲張合併血栓性淺靜脈炎
  靜脈曲張是發生血栓性淺靜脈炎最常見的因素,常發生在下肢曲張的淺靜脈腔內。 其表現為靜脈曲張部位出現有觸痛的硬結,其周圍常有紅斑。血栓可以沿大隱靜脈向上或向下蔓延,或者發生在非主幹的曲張靜脈分叉部位。除部分繼發於損傷外,相當一部分常沒有任何誘因。
  治療:
  1、淺靜脈炎為無菌性炎症,一般情況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合併皮膚潰瘍或感染,可使用一些抗感染藥物。
  2、較廣泛的血栓性靜脈炎如出現嚴重程度的疼痛、發紅和廣泛蔓延,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理療熱敷,局部使用喜遼妥。下床活動時,應穿醫用彈力襪。
  3、靜脈曲張引起的淺靜脈血栓往往會反覆發作,並可能有蔓延到深靜脈引起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因此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同時施行淺靜脈血栓取出術是最好的方法。 

  (二)創傷後血栓性淺靜脈炎
  創傷後血栓性淺靜脈炎通常發生住院或者門診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往往與靜脈內置管和刺激性注射劑有關,尤其是長期留置的導管。 開始時通常表現為穿刺部位或者輸注區域的疼痛、觸痛和紅斑。
  治療

  停止輸液、移除置管,並加以局部熱敷。症狀通常持續數天或數週,有時需要數月才能完全緩解。

  (三) 細菌性和化膿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通常與靜脈內置管有關,如果發生菌血症,甚至有致命的風險。 通常表現為靜脈穿刺部位的膿腫、嚴重的疼痛,伴有發熱和白細胞升高。
  治療:

  拔除導管,進行細菌培養,靜脈應用合適的抗生素。極少情況下需要切開清除感染。
  (四)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表現為不同位置反覆發作的淺靜脈血栓反覆發生在不同的部位,最常見在下肢。
  這種病可能與惡性腫瘤有關,或可與一些血管炎伴發,如白塞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等。
  治療:

  對症治療,同時尋找病因。應注意抗凝血酶III、蛋白質s或蛋白質c的異常。
  (五)胸壁血栓性淺靜脈炎

            

  胸壁血栓性淺靜脈炎又稱Mondor病,係指前胸壁、乳房、肋緣和上腹部的淺靜脈有血栓形成,並繼發炎症改變。 其特徵為局部體栓時發生觸痛、條索樣結構,拉緊皮膚或抬高上肢時更為明顯。目前病因尚未明瞭,除上肢驟然用力而靜脈受牽拉遭受損傷,構成本病發病因素外,也可能與高凝狀態或乳腺癌有關。
  治療:

  保守治療為主,包括熱敷和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同時尋找病因。

容易被忽視的血栓性淺靜脈炎相關文章
即使接受治療,10%患者的血栓性淺靜脈炎會復發、進展至深靜脈血栓栓塞。血栓性淺靜脈炎的初級治療目標就是預防這些併發症並改善局部症狀。本文對血栓性淺靜脈炎腸外、口服、局部和外科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概述。一項納入3002名低風險血栓性淺靜脈炎患者的大型、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顯示,連續4天每天皮下注射2.5mg磺達肝癸鈉患者出現靜脈血栓栓塞事件、血栓性淺靜脈炎進展、疾病復發以及出現大出血的風險
發布於 2022-09-24 16:07
0評論
遊走性血栓淺靜脈炎是指反覆地在身體各處此起彼伏地發作的淺靜脈炎。 (一)病因病理 關於本病的病因,有不少學說,但尚無一個學說被普遍接受。有人提出感染是本病的原因,但病變靜脈壁或血栓中很少能培養出細菌,也有提出與血液的凝固性增高,特別是纖維蛋白原增高有關。目前從臨床上看與兩種疾病有密切關係,第一,它往往是內臟癌腫的體表再現。且許多學者都認識到了本病是潛在內臟癌腫的早期表現。原發癌的部位涉及胃、胰、
發布於 2024-08-28 20:26
0評論
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病因主要為大隱靜脈曲張,是大隱靜脈曲張的常見併發症之一。大隱靜脈曲張患者的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倒流,致使大隱靜脈主幹及其屬支血液瘀滯,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同時誘發靜脈壁及周圍組織炎症反應,形成急性血栓性淺靜脈炎。臨床上表現為下肢內側原有的曲張靜脈團塊變硬,周圍組織紅腫明顯,疼痛、壓痛明顯。部分患者大隱靜脈血栓可繁衍至股靜脈(深靜脈主幹),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甚至
發布於 2022-09-30 00:39
0評論
概述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醫學技術十分的發達,人們遇到的疾病也越來越多的可以被治療,但是,在越來越多的疾病可以被治療的同時,也暴露出在醫學和血栓性靜脈炎上面的一些問題,例如,血栓性靜脈炎,這是一種疾病,對於血栓性靜脈炎這一種疾病來說,是一種十分難治的一種疾病,而且血栓性靜脈炎腫這一種病還具有傳染性,所以,現在,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血栓性靜脈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步驟/方法: 1、 第一步,這血栓性
發布於 2023-04-17 15:04
0評論
遊走性淺靜脈炎是皮膚淺表靜脈的反覆發作、此愈彼起的炎症性疾患,多數發於下肢,局部皮膚潮紅至紫紅不等,可有硬條索狀腫物,幾天後自行消退,其他部位又起,此症很少單獨存在,常是一些嚴重疾病的併發症: 1.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約30-40%的脈管炎在病程中有遊走性淺靜脈炎或遊走性淺靜脈炎史,常發生於主幹動脈的炎症活動期,所以一旦發現遊走性淺靜脈炎,應及時找專家正規治療,如果認為痛苦不大而不重視的話,炎症的
發布於 2024-08-28 20:20
0評論
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主要發生在下肢淺靜脈,以小腿淺靜脈和足部淺靜脈為多見,發生在大腿和上肢者很少,有時可以在幾個部位同時發病,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發作時的表現與一般性血栓性淺靜脈炎亦無明顯不同,由於病變累及的都是中、小淺靜脈,管腔內雖有血栓堵塞,但亦不會引起靜脈血液迴流障礙,所發生的炎症反應為非感染性的,主要位於靜脈管壁,因而臨床表現往往是一個區域內驟然出現線狀或網狀紅腫索狀物。有疼痛也有壓痛
發布於 2024-08-28 20:33
0評論
遊走性淺靜脈炎是指反覆地在身體各處此起彼伏地發作的淺靜脈炎。以小腿和足部淺靜脈炎為多見,發生於大腿和上肢者較少見。其發作時的表現和一般血栓性淺靜脈炎也無明顯的不同。 由於受病變累及的都是中小淺靜脈,管腔內雖有血栓形成和堵塞,但也不會引起靜脈血液障礙,整個肢體腫脹較少見。臨床上表現往往是在肢體或軀幹淺靜脈附近的一個區域內,驟然出現多數散在紅色結節,有疼痛和觸痛並與周圍有炎症的皮膚粘在一起,病變外形
發布於 2024-08-28 20:40
0評論
概述 (一)急性動脈栓塞本病也常表現為單側下肢的突發疼痛,與下肢靜脈血栓有相似之處。但急性動脈栓塞時肢體無腫脹,主要表現為足及小腿皮溫厥冷劇痛麻木自,主運動及皮膚感覺喪失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動消失,有時股膕動脈搏動也消失。根據以上特點鑑別較易和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互相鑑別。(二)淋巴水腫本病與下肢靜脈血栓慢性期有相似之處,鑑別要點如下表: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與淋巴水腫的鑑別臨床病象深靜脈血栓形成淋巴水
發布於 2022-10-24 16:31
0評論
1.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表現為患肢局部紅腫,疼痛,可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累及深靜脈,出現患肢凹陷性腫脹,行走時腫痛加重,靜臥後減輕,皮膚呈暗紅色,有廣泛的靜脈曲張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後期出現局部營養障礙性改變,伴有瘀積性皮炎、色素沉著或淺表性潰瘍。 2.遊走性血栓淺靜脈炎 淺靜脈炎症發生部位不定,具有間歇性、遊走性和全身各處交替發作的特點,是人體淺靜脈炎中的一種特殊類型
發布於 2023-12-31 16:27
0評論
病人男性,年齡60多歲,左下肢淺靜脈曲張數年。一週前左小腿廣泛性靜脈曲張部位出現紅、腫、硬結、觸痛。第二天突發胸悶、氣促,並出現胸水。後經螺旋CT診斷為肺動脈栓塞。經抗凝等搶救治療,症狀好轉。左下肢深靜脈造影顯示深靜脈通暢。初步考慮這是一起由於淺靜脈廣泛血栓造成肺栓塞的病例。一般的肺栓塞大多是由深靜脈血栓引起。對於淺靜脈血栓形成後血栓脫落,通過交通靜脈回落到肺動脈的危險性,一般臨床醫生的認識較少
發布於 2023-02-08 02:3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