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乙型肝炎病毒是如何傳播的?潛伏期有多長?
1.乙肝的傳播途徑有:
(1)通過輸血和血液製品傳播;
(2)通過注射、針刺、美容、紋身傳播;
(3)醫療傳播,即通過不潔的醫療器械,如手術和牙科器械引起的感染;
(4)醫療傳播。不潔醫療器械,如手術器械、牙科器械等引起的感染;
(4)母嬰傳播:宮內感染、分娩時感染、產後感染;
(5)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傳播:共用牙具、漱口杯;
(5)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傳播:共用牙具、漱口杯、毛巾、共用餐具、不潔街頭餐飲場所;
(6)性接觸傳播。在乙肝患者的汗液、唾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等體液中可檢測到HBsAg陽性;
(7)吸血節肢動物:蚊子和臭蟲。
乙型肝炎的潛伏期約為30-180天,平均為90天。
II.乙型肝炎的臨床特點
其亞型主要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1.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緩慢,常不伴有發熱。它被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黃疸前期:常表現為食慾不振、全身無力、厭惡油膩食物、噁心、肝區疼痛等症狀。
(2)黃疸階段:自覺症狀可能略有改善。鞏膜和皮膚呈淡黃色。肝臟可能增大,有飽脹感,伴有壓痛和叩擊痛。有些病例伴有脾臟腫大。
(3)恢復期:黃疸消退,症狀減輕直至消失。有些病例轉變為慢性肝炎。在HBV感染的基礎上再次感染HDV,稱為重疊感染,易轉化為重型肝炎,恢復後約70%轉化為慢性。
2、慢性乙型肝炎
(1)慢性遷延性肝炎。急性肝炎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反覆出現疲勞、胃腸道症狀、肝區不適、肝臟腫大。肝功能檢查顯示血清轉氨酶反覆或持續升高。病程延長,反覆發作,長達數年。癒合較好,少數轉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2)慢性活動性肝炎:病程在半年以上,厭食、噁心、腹脹等胃腸道症狀和乏力、抑鬱、失眠等神經系統症狀明顯,肝區疼痛。可伴有肝掌、蜘蛛痔、毛細血管擴張或肝病臉。肝功能有持續的異常,特別是血漿蛋白的變化。
III.乙型肝炎的診斷
只要有急性或慢性肝炎的臨床表現,且血清HBsAg、HBeAg、HBcAg、HBV DNA、DNAP或抗HBc IgM中的一項為陽性,即可確診為獨特肝炎。單純的抗-HBe或抗-HBc陽性需要上述其中一項來確診。如果單純抗-HBs陽性且血清濃度大於10 mIU/ml,基本可以排除乙肝。如果沒有臨床表現但HBsAg陽性,同時有或沒有其他血清標誌物,可以診斷為無症狀的HBsAg攜帶者。
乙型肝炎的治療
目前缺乏可靠有效的治療藥物,治療原則是以充分休息、營養支持為主,輔以適當的藥物,避免酒精、過度勞累和損害肝臟的藥物。肝炎的臨床類型不同,治療的重點也不同。可採用抗病毒、保肝和對症治療。
中醫藥在治療急、慢性肝炎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只要辨證準確,治療效果就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