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象學檢查:
一.X線平片檢查 頸椎發育性椎管狹窄主要表現為頸椎管矢狀徑減少。因此,在標準側位片行椎管矢狀徑測量是確立診斷的準確而簡便的方法。椎管矢狀徑為椎體後緣至棘突基底線的最短距離。凡矢狀徑絕對值小於12mm,屬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絕對值小於10mm者,屬於絕對狹窄。用比率法表示更為準確,因椎管與椎體的正中矢狀面在同一解剖平面,其放大率相同,可排除放大率的影響(圖1)。正常椎管/椎體比率為1∶1,當比率小於0.82∶1時提示椎管狹窄,當比率小於0.75∶1時可確診,此時可出現下關節突背側皮質緣接近棘突基底線的情況
退行性頸椎管狹窄一般表現為,頸椎生理曲度減小或消失,甚至出現曲度反張。椎間盤退變引起的椎間隙變窄,椎體後緣骨質侷限或廣泛性增生,椎弓根變厚及內聚等。若合併後縱韌帶骨化則表現為椎體後緣的骨化影。呈分層或密度不均勻者,與椎體間常有一透亮線,這是因韌帶的深層未骨化所致。如果合併黃韌帶骨化,在側位片上表現為椎間孔區的骨贅,自上關節面伸向前下方,或自下關節面伸向前上方。脊椎關節病時表現為椎體邊緣硬化及骨贅形成,而後側方的骨贅可伸入椎間孔壓迫神經根。小關節退行性變表現為關節突增生肥大,關節面硬化、邊緣骨贅、關節間隙狹窄及關節半脫位等。
二.CT掃描檢查 CT可清晰顯示頸椎管形態及狹窄程度。能夠清楚地顯示骨性椎管,但對軟性椎管顯示欠佳。CTM(CT加脊髓造影)可清楚顯示骨性椎管、硬膜囊和病變的相互關係,以及對頸椎管橫斷面的各種不同組織和結構的面積及其之間的比值進行測算。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突出表現為,椎弓短小、椎板下陷致矢狀徑縮短,椎管各徑線均小於正常。椎管呈扁三角形,硬膜囊及脊髓呈新月形,脊髓矢狀徑小於正常,頸椎管正中矢狀徑小於10mm為絕對狹窄。退變性頸椎管狹窄,CT顯示椎體後緣有不規則緻密的骨贅,並突入椎管,黃韌帶肥厚、內褶或鈣化。脊髓萎縮則表現為脊髓縮小而蛛網膜下腔相對增寬。脊髓囊性變於CTM檢查時可顯影,囊腔多位於椎間盤水平。後縱韌帶骨化表現為椎體後緣骨塊,其密度同致密骨,形態各異。骨塊與椎體後緣之間可見完全的或不完全的縫隙。黃韌帶骨化多兩側對稱。明顯骨化可造成脊髓受壓,其厚度多超過5mm,呈對稱的山丘狀,骨化的密度常略低於緻密骨,骨塊與椎板間可有一透亮縫隙。黃韌帶的關節囊部骨化可向外延伸致椎間孔狹窄。
三.MRI檢查 MRI可準確顯示頸椎管狹窄的部位及程度,並能縱向直接顯示硬膜囊及脊髓的受壓情況,尤其當椎管嚴重狹窄致蛛網膜下腔完全梗阻時,能清楚顯示梗阻病變頭、尾側的位置。但是MRI對椎管的正常及病理骨性結構顯示不如CT,因骨皮質、纖維環、韌帶和硬膜均為低信號或無信號,骨贅、韌帶鈣化或骨化等也為低信號或無信號,因此,在顯示椎管退行性病變及脊髓與神經根的關係上不如常規X線平片及CT掃描。主要表現為T1加權像顯示脊髓的壓迫移位,還可直接顯示脊髓有無變性萎縮及囊性變。T2加權像能較好地顯示硬膜囊的受壓狀況。
四.脊髓造影檢查 作為診斷椎管內佔位性病變和椎管形態變化及其與脊髓相互關係。能早期發現椎管內病變,確定病變部位、範圍及大小。發現多發病變,對某些疾病尚能作出定性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