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6-30 21:41

  陽掌穴位(手掌面穴位)

  1、大腸穴【功效】清利腸腑

  【部位】徐氏原書說在“食指外側上節,穴如豆粒”。

  【主治】腹瀉、便秘、積滯等。

  【手法】在食指外側,向指尖方向推為清,不必拘於上節,向虎口方向推為補,來回推為清補,一般不專用補法。

  2、胃穴【功效】清脾胄積熱,降氣和胃,消導助運化。

  【部位】大指掌面第二節,第一掌骨赤白肉際處。

  【主治】肚腹脹滿,積滯腹痛,噁心嘔吐,納呆,便秘等。

  【手法】自魚際外緣黃白皮交界處,從腕部掌邊高骨起,離心推至大指根或至大指第二節皆可,此為清法;反之則為補法。清之則氣下降,補之則氣上升。因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故一般用清法。

  3、心穴【功效】清心安神,鎮驚益智。

  【部位】中指末節掌面(羅紋面)。

  【主治】身熱無汗,高熱神昏,煩躁,夜啼。

  【手法】一般用清補法,在中指末節從指端到指根來回推之,稱為清補心法。

  【專家心得】心血虧,可用清補心法來回推。如無虛,不可妄補。如有心火,也不得用清法,而以推天河水代之。

  4、肺穴

  【功效】宣通肺氣,發散外邪。

  【部位】無名指末節掌面。

  【主治】咳嗽氣喘,傷風感冒。

  【手法】穴位在無名指末節掌面,清法從無名指指根推到指端,補法從無名指指端推到指根,但補法少用。

  【專家心得】清肺法常與平肝、推天河水配合應用。退熱,治肺炎、肺熱,透發麻疹,都用這三個穴。肺非極虛不宜妄補,補則呼吸滿悶。如欲補肺,可用補脾法培土生金以代之。

小兒按摩常用穴位-手掌相關文章
指壓法 顧名思義,就是用手指刺激穴道的方法,在外出或會議之中,這是個相當簡便的方式。但指壓按摩不適合用於需要強烈刺激的時候,例如:頭痛、牙痛、腰痛等。一般來說,指壓按摩是將拇指按在穴道上,其餘四指{依照穴道位置選擇使用卜4指)由後支撐著手,並且施加壓力。 指壓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用壓的方式,另一種則是邊壓邊畫圓圈的壓揉法。請依照症狀識別治療法,分別使用。 指壓的要領是,用手指按在穴道上,以能
發布於 2024-06-30 21:14
0評論
胃病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現代的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十之八九都患有這個毛病。胃病的胃痙攣等強烈的胃痛發作時,我們可以試試用對手掌側的“胃腸點”及手背的‘落零五”穴位進行按摩來達到止痛的效果。 【症狀和原因】 胃痛發生的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弱等。他的種類很多,有隱隱作痛的慢性胃痛,也有突然發生急劇痛的急性胃炎。甚至在工作中或步行中都有可能發生令人冷汗
發布於 2024-06-30 21:21
0評論
    (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疾病,有40%的病人可伴發哮喘;長期鼻炎還引發中耳炎、鼻竇炎。兒童患鼻炎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因此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現代醫學治療鼻炎多使用滴鼻劑,但長期應用有很多副作用;口服藥物更是會影響全身的其他器官。如何採取一些無副作用的方法來治療鼻炎呢?我們祖國傳統中醫學有一套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下面就介紹幾種個人臨床上常用的按摩方法。     1、按揉迎香穴、
發布於 2023-02-07 07:32
0評論
1、天門開穴法 兩拇指指腹緊貼於印堂穴,雙手餘指固定頭部二側。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經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後兩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時交替推摩。手法由緩至速、由輕至重,反覆推摩約1分鐘,此時推摩局部產生熱感,並向眉心集中。 2、百會穴點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會穴點按,待局部產生重脹麻感後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覆交替進行約30秒,緊接用掌心以百會穴為軸心,均勻用力按壓與旋摩
發布於 2024-05-14 17:48
0評論
1、天門開穴法 兩拇指指腹緊貼於印堂穴,雙手餘指固定頭部二側。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經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後兩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時交替推摩。手法由緩至速、由輕至重,反覆推摩約1分鐘,此時推摩局部產生熱感,並向眉心集中。 2、百會穴點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會穴點按,待局部產生重脹麻感後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覆交替進行約30秒,緊接用掌心以百會穴為軸心,均勻用力按壓與旋摩
發布於 2024-05-23 02:41
0評論
1、承漿(任):主治:癲狂、歪嘴、臉腫、牙痛、強壯身體、平衡內分泌、潤肌、對經期前後暗瘡有極佳的抑制作用。 2、大迎(胃):主治:發熱惡寒、面浮腫、眼閉不合、頸痛、瘰瘡等,對恢復面部光澤有直接充實作用。 3、頰車(胃):主治:歪嘴、牙關緊、牙痛、暗瘡、失音、髒躁、扁體炎症。有疏風活絡、止痛作用。 4、下關(胃):主治:耳鳴、耳聾、牙齒痛、重聽。能潤肌膚.消除暗瘡。 5、地倉(胃):主治:流口水、
發布於 2023-05-18 22:55
0評論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扶抱或仰臥,家長固定患兒上肢,清肺經、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關100次。 (2)患兒俯臥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鐘。 (3)按揉膻中、豐隆穴各2分鐘。 2.隨證加減 (1)風熱犯肺型:發熱惡寒、汗少,頭痛,口微渴,咳嗽氣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脅隱痛,舌邊尖紅,苔薄黃。常用手法: ①推太陽30次,推三關300次。 ②拿風池、肩井穴各10次
發布於 2023-03-11 14:23
0評論
談價小兒推拿,不可不提五經穴,特別是內科推拿可謂每病必用五經穴。拇指脾,食指肝,中指肝,無名肺,小指腎,此乃共識,無可疑之處。上海海派和湖南劉開運小兒科推拿流派及大部分小兒推拿古籍均“旋推為補,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山東小兒推拿三大流派及部分小兒推拿古籍認為“上推為補,下推為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於北方人我認為更適用於“上推為補,下推為瀉”;此外,吾接觸1歲內的患兒較多,深感臨床實踐“旋推”
發布於 2022-09-25 16:40
0評論
1、膻中 穴位:胸骨正中線上,與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兩乳頭正中間。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向下按壓,並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胸悶胸鬱、寬胸利膈、支氣管性哮喘。 豐胸原理:豐胸、通暢乳腺。 2、乳根 穴位:下緣,胸部兩側,第五與第六肋骨之間左右距胸中行(即乳中穴下)各10釐米(兩倍於3指寬度)外側處。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向下按壓,並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乳汁分泌不足、
發布於 2023-08-09 05:07
0評論
(1)咳嗽痰黃 痰黃說明是肺熱之證,選擇的穴位當然要有瀉肺熱的作用,魚際是手太陰肺經的滎穴,少商為手太陰肺經的井穴,兩穴都有瀉肺熱的功效。 魚際穴位於手掌大魚際部的中點處,靠近第一掌骨的邊緣,點此穴時,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點按,更易出現明顯的酸脹感。 少商是手太陰肺經的最後一個穴位,拇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處,掐之可洩肺中之熱。由於穴區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較其它穴位為甚,甚至會
發布於 2024-07-08 15:4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