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庭系統退行性改變
老年性組織退行性改變可發生在前庭系統任何部位在一側或兩側,研究證實老年人前庭系統可出現耳石器、壺腹脊和囊斑上皮變性、球囊膜破裂、囊斑毛細胞減少20%、壺腹脊毛細胞減少40%,內淋巴液管及內淋巴囊壁鈣沉著及玻璃樣便、前庭中樞神經元減少等一系列病變。由於傳入的信息不對稱,前庭中樞不能正確分析而出現眩暈或頭暈感。
2、多系統病變
身體平衡由視覺系統、本體感覺系統和前庭系統的相互協調維持,其中前庭系統是最重要的,但由於雙眼屈光不一致使視覺系統傳入中樞的信號不對對稱或腦血管病後位於大關節處的本體感覺系統傳入中樞的信號不對稱,都可使老年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眩暈,所以也可以說眩暈也是一種視覺、本體感受器及前庭系統有機平衡體系的紊亂在機體的一種表現。
3、中樞性眩暈多於周圍性眩暈
老年性眩暈約一半為中樞性疾病,1/4為周圍性病損,表現為前庭毛細胞和前庭神經節細胞退變,有人分析64名老年性眩暈患者,其中腦病變者佔36%,前庭用周病變35%,前庭中樞性病變13%,腦幹缺血2%,其他佔14%。國外成年人群中眩暈發病最多的良性位置陣發性眩暈(34.3%),其次是中樞前庭性眩暈(7.7%)和梅尼埃病(6.6%)。
4、腦血管疾病影響大
老年人突發的眩暈首先應考慮腦血管疾病,因為老梗死和腦出血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眩暈症狀。眩暈有是腦血管病後患者常有的臨床表現。高血壓、腦動脈硬化使前庭系統供血不足常致眩暈,耳部症狀常可早於心腦症狀。但缺氧對前庭的損害比耳蝸輕,故老年人多出現耳聾、耳鳴而眩暈的發生相對較少。頸椎病引起的頸性眩暈好發年齡在40—66歲,椎基底層供血不足是老年人最多見原因。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動脈粥樣斑形成致小腦後下動脈、迷路動脈供血不足而出現的眩暈可為中樞性或為周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