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門診病人的首診原因大部分是乳腺疼痛,其次是乳腺腫塊。正確診斷和鑑別診斷乳腺疼痛,能夠體現乳腺科醫生的專業水平。
乳腺的感覺受肋間神經及3、4頸神經支配,一旦這些神經受到侵犯就會引起疼痛,所以乳腺疼痛不是某一種疾病的特定症狀。乳腺疼痛多來自非腫瘤的乳腺良性病變。早期乳腺癌很少出現疼痛,除非局部晚期乳腺癌或炎性乳腺癌。所以,乳腺疼痛與乳腺病的良惡及嚴重程度不成正比。
哪些乳腺疾病會出現乳腺疼痛,如何鑑別?
引起乳腺疼痛的疾病較多,面對以乳腺疼痛為主訴的病人,應仔細詢問病史,有無誘因,發病及持續的時間,疼痛的特點,是否治療,效果如何,然後進行查體。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絕經後乳腺疼痛:絕經後婦女發生乳腺疼痛少數人是由於乳腺組織對內源性雌激素分泌迅速減少不能適應,可能在絕經後的一段時間內乳腺仍然會感覺疼痛或摸到結節,屬於一種生理性變化,但絕不可大意。絕經後出現的乳腺隱痛,並觸及腫塊,應高度警惕乳腺癌的可能性,須藉助影像學或細胞學檢查進行鑑別診斷。
2、乳頭皸裂:常發生在哺乳期婦女,由嬰兒吮吸乳頭時造成乳頭局部外傷所致。哺乳時乳頭劇疼。
3、漿細胞性乳腺炎:多發生在青春期非哺乳期女性,是乳腺的良性病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乳管內分泌物淤滯,乳腺導管擴張,導致炎性改變,以致形成漿細胞性乳腺炎,並非感染所致,與慢性乳腺炎不同。漿細胞性乳腺炎常伴有乳頭凹陷,乳暈下腫塊,局部刺癢、燒灼樣痛。
4、乳腺癌:多數不伴有疼痛,僅有極少數病人自覺腫瘤部位有輕微不適,個別病人出現疼痛,且發作常無規律;晚期乳腺癌腫瘤侵犯神經或乳腺癌腫瘤破潰壞死形成潰瘍會出現燒灼樣疼痛,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炎性乳腺癌常無全身感染症狀,不發燒,皮膚可呈現紅、腫、熱、痛,並伴有壓痛。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不高,抗生素治療無效,穿刺可發現腫瘤細胞而並非膿液。
5、急性乳腺炎:大多發生在哺乳期,發病前常有乳頭皸裂,哺乳時感到乳頭疼痛,呈持續性疼痛,有時可見到個別乳管開口阻塞,排乳不暢,發生乳汁淤積,形成硬結,引起脹痛,繼續發展可出現全身症狀如發熱、食慾減退、頭痛,甚至出現怕冷或寒戰。血常規檢查表現為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查體時可見乳腺充血發紅、腫脹,皮膚溫度增高,壓痛明顯,可觸及界限不清的腫塊。若未及時治療,炎症進一步加重,由蜂窩組織炎形成膿腫,觸診局部會有波動感,最後膿腫破潰,或穿入乳管由乳頭排出膿液,或切開膿腫引流,疼痛將明顯減輕,直到傷口癒合疼痛緩解。依據皮膚紅、腫、熱、痛並伴有全身中毒症狀的臨床表現以及常發生在哺乳期的病史,急性乳腺炎的診斷並不困難,但一定要謹慎,要注意與炎性乳腺癌鑑別。
6、乳腺增生: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青春期或絕經後較少見。乳腺增生既不是腫瘤,也不是炎症,而是由於機體內分泌紊亂,造成乳腺實質或間質增生過度與復舊不全。乳腺增生的臨床表現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特點,未婚女性或已婚未育或尚未哺乳的婦女,主要症狀為乳腺脹痛,可同時累及兩側,但多以一側為重。常呈現週期性,月經前乳腺脹痛明顯,月經過後第2天即見減輕並逐漸消失,下次月經來前疼痛再度出現,整個乳房有瀰漫性結節感,並伴有觸痛。有些人疼痛還可向腋下或肩背部放射。35歲以後的婦女主要症狀是乳腺結節,乳腺疼痛與觸痛較輕,發作與月經週期無關。觸診乳腺時可發現有大小不一的扁圓形或不規則形、質地柔韌的結節,邊界不清楚,與皮膚及深部組織無粘連,可被推動。45歲以後常表現為單個或多個散在的囊性腫物,邊界清楚,多伴有鈍痛、脹痛或燒灼感。
在鑑別診斷中還應考慮到肋軟骨炎引起的肋間神經痛、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心前區不適、肩周炎引起的肩背部疼痛以及哺乳期婦女脹奶時出現的生理性乳腺疼痛等。乳腺良性腫瘤一般不伴有疼痛。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最主要的症狀是乳頭溢液,多數不伴有疼痛,只有在腫瘤較大阻塞乳管時,才可出現疼痛和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