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8-03 07:09

  傷寒是主要累及全身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感染性疾病,病變突出表現在腸道淋巴組織,腸繫膜淋巴結、肝、脾和骨髓等處。此外,由於敗血症的存在,在病菌及其釋放的內毒素作用下,全身許多器官也可受累。

  傷寒桿菌引起的炎症屬急性增生性炎症,主要是巨噬細胞的增生。其吞噬能力十分活躍,胞漿中常吞噬有傷寒桿菌、受損的淋巴細胞、紅細胞及壞死細胞碎屑,在病理診斷上具有一定的意義,故常稱這種細胞為傷寒細胞。傷寒細胞常聚集成團,形成小結節,稱為傷寒肉芽腫或傷寒小結(圖18-19)。革蘭染色可見傷寒細胞胞漿內含有被吞噬的傷寒桿菌。傷寒桿菌引起的炎性反應的特點是病灶內無中性粒細胞滲出。

  腸道病變

  以迴腸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結的病變最為常見和明顯。按病變自然發展過程可以下四期,每期約1周。

  (1)髓樣腫脹期:在起病的第一週,迴腸下段淋巴組織明顯腫脹,凸出於粘膜表面,色灰紅,質軟。其中以集合淋巴小結腫脹最為突出,表面形似腦回樣隆起(圖18-20)。腸粘膜有充血、水腫、粘液分泌增多等變化。

  (2)壞死期:從發病的第二週開始進入壞死期,腫脹的淋巴組織在中心部發生多數灶性壞死,並逐步融合擴大,累及粘膜表層。壞死組織失去正常光澤,色灰白或被膽汁染成黃綠色。

  (3)潰瘍期:一般發生於發病後第三週。由於壞死組織逐漸崩解脫落、形成潰瘍。潰瘍邊緣稍隆起,底部高低不平。(圖18-21)潰瘍一般深及粘膜下層,壞死嚴重者可深達肌層及漿膜層,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動脈,可引起嚴重出血。

  (4)癒合期:相當於發病後的第四周。潰瘍面壞死組織已完全脫落乾淨,並長出肉芽組織將潰瘍填平,然後由潰瘍邊緣的上皮再生覆蓋而告癒合。

  由於上述腸道病變,臨床上每有食慾減退、腹部不適、腹脹、便秘或腹瀉及右下腹輕壓痛。糞便細菌培養在病程第二週起陽性率逐漸增高,在第3~5周陽性率最高可達85%。

  由於臨床早期應用有效抗生素如氯黴素,以上四期的病變極不典型。

  其他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病變

  (1)腸繫膜淋巴結:迴腸下段附近的腸繫膜淋巴結常顯著腫大,充滿大量吞噬活躍的巨噬細胞,也可有傷寒肉芽腫和灶性壞死形成。

  (2)脾:中度腫大,約為正常的2~3倍,包膜緊張。切面呈混濁的暗紅色,質甚軟,有時如果醬樣,並可用刀背刮下,脾小體不清楚。鏡下見巨噬細胞瀰漫性增生,並可有傷寒肉芽腫和灶性壞死形成。臨床上在發病後第六天左右可觸及腫大的脾,質軟並具壓痛。

  (3)肝:肝腫大,質軟。肝細胞呈高度濁腫,並有散在、邊界較清的傷寒肉芽腫形成,肝竇擴張充血,匯管區可見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肝細胞也可因細菌毒素的直接作用或傷寒小結壓迫引起的缺血而發生灶性壞死。

  (4)骨髓:也有巨噬細胞增生、傷寒肉芽腫和灶狀壞死形成。由於骨髓中的巨噬細胞攝取病菌較多,存在時間較長,故骨髓培養陽性率可高達90%,較血培養為高。

  其他臟器的病變

  (1)膽囊:雖然傷寒桿菌易在膽汁中大量繁殖,但數患者膽囊無明顯病變或僅有輕度炎症。值得注意的是,病人臨床痊癒後,細菌仍可在膽汁中生存,並通過膽汁由腸道排出,在一定時期內仍是帶菌者,有的患者甚至可成為慢性帶菌者或終身帶菌者。

  (2)心肌:心肌纖維有較重的混濁腫脹。重症患者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毒素對心肌的影響或毒素導致的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或許是臨床上出現特徵性重脈或相對緩脈的原因。

  (3)腎:腎曲管上皮可發生混濁腫脹,以往認為臨床上出現的蛋白尿與此有關。但近年來通過腎活檢免疫熒光檢查,發現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可有免疫球蛋白 (IgG,IgM)及補體(C3)沉著,並查見Vi抗原,因此考慮為免疫複合物性腎炎,但這種腎的病變可迅速消退。尿培養早期多為陰性,病程第3~4周的陽性率約為25%。

  (4)皮膚:部分患者在病程第7~13天,皮膚出現淡紅色小斑丘疹,稱玫瑰疹,以胸、腹及背部為多,一般在2~4天內消失。在皮疹中可查見傷寒桿菌。

  (5)肌肉:膈肌、腹直肌和股內收肌常發生凝固性壞死(亦稱蠟樣變性)。臨床出現肌痛和皮膚知覺過敏。

傷寒桿菌容易引起哪些病變相關文章
1.腸出血和腸穿孔均多發生於潰瘍期。腸出血嚴重者可引起出血性休克。腸穿孔是傷寒最嚴重的併發症,穿孔多為一個,有時也可多個,且發生在腸脹氣和腹瀉的情況下,穿孔後常引起瀰漫性腹膜炎。這兩種併發症的發生率約為1%~5%。 2.支氣管肺炎以小兒患者併發為多,常因抵抗力下降,繼發肺炎球菌或其他呼吸道細菌感染所致,極少數病例也可由傷寒桿菌直接引起。 3.其他傷寒桿菌可借血道感染其他器官,如骨髓、腦膜、腎(腎
發布於 2024-08-03 07:22
0評論
潛伏期3~60天,平均1~2周。 (一)典型傷寒:典型患者臨床表現可分為4期: 1.初期:相當於病程第1周。病多緩起,體溫呈階梯狀上升,於5~7日達39.5℃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咳嗽等。部分患者出現便秘或腹瀉。 2.極期:相當於病程第2~3周,其主要表現如下:(1)高熱。(2)神經系統中毒症狀.(3)皮疹。(4)相對緩脈。(5)肝脾腫大。(6)消化系統症狀腹脹、腹部不適、右下腹壓痛、
發布於 2024-08-03 07:29
0評論
病原治療:選用適當抗菌素。 (1)對非耐藥菌株感染、血象、肝、腎功能正常者,可選用:氯黴素,複方新諾明、丁胺卡那黴素、氨苄青黴素、氟啶酸和其他輔助藥物。 (2)對耐藥菌株感染、血象、肝、腎功能正常者,可選用:氨苄青黴素、丁胺卡那黴素、氟啶酸或氟秦酸、頭孢三秦、頭孢他定和其他輔助藥物。 (3)對妊娠合併傷寒,小兒傷寒,血象低,肝、腎功能不良者,可選用:氨辯青黴素、頭孢三秦、頭孢他定和其他輔助藥物。
發布於 2024-08-03 07:15
0評論
傷寒桿菌隨汙染的飲水或食物進入消化道後,穿過小腸粘膜上皮細胞侵入腸壁的淋巴組織,特別是迴腸下段的集合淋巴小結和孤立淋巴小結,並沿淋巴管至腸繫膜淋巴結。在些淋巴組織內,傷寒桿菌一方面被巨噬細胞吞噬,並在其中生長繁殖;另一方面經胸導管進入血液,引起菌血症。 血液中的病菌很快被全身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如肝、脾,骨髓和淋巴結中的巨噬細胞吞噬,並進一步在其中大量繁殖。在這一段時間內,雖然有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增
發布於 2024-08-03 07:02
0評論
引起傷寒的病原體是傷寒桿菌,這種菌屬於沙門氏菌屬,革蘭氏染色陰性呈短桿狀,菌體周圍滿布鞭毛,能活動,沒有芽胞,也無莢膜。在普通培養基上能生長,在含有膽汁的培養基中生長更好,因為膽汁中的類脂及色氨酸可作為傷寒桿菌的營養成分。 傷寒桿菌不產生外毒素,但在菌體裂解時可產生毒力很強的內毒素,此種內毒素為致病的主要因素。傷寒桿菌的菌體"0"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3
發布於 2024-07-03 01:29
0評論
概述 外陰白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患者,會導致外陰部位皮膚瘙癢的產生,患有了外陰白斑,還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粗糙皮膚有疼痛和皸裂的症狀,對健康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應該引起重視外陰白斑的患者可以選擇使用外部塗抹藥膏的方法來治療疾病,也可以選擇口服維生素方面的藥品進行治療,出現了外陰白斑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不同,進行合理的調整,避免出現炎症的病變。 步驟/方法: 1、 如果出現了外陰白斑,會引起陰唇
發布於 2023-06-22 05:44
0評論
這個問題從字面上來回答,當然首先是有糖尿病的病人。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具有以下危險因素的人更容易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糖尿病的病程:即患糖尿病的時間長短。這是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最主要危險因素。臨床上經常見到病人發現有糖尿病僅3-4個月,來眼科檢查眼底即發現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表明他的糖尿病存在時間可能已經有5-10年,只是他不知道而已。有研究表明:1/4的糖尿病
發布於 2022-10-18 00:19
0評論
傷寒與斑疹傷寒是病原體不同的兩種疾病。由於兩者都有持續發熱、出疹等共同症狀,直至18世紀傷寒與斑疹傷寒仍歸屬一類。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有持續發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肝脾腫大、玫瑰疹、白細胞減少等,並可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傷寒的病死率約為1%,主要死於併發症。 而斑疹傷寒是由一種叫立克次氏體的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立克次氏體是介於最小細菌(巴爾通氏體)與病毒之間
發布於 2024-02-09 11:10
0評論
概述 尿毒症一般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由其他疾病引發的。所以說日常生活中繼發性的尿毒症還是比較多的。也是其他疾病引發來的,所以比較容易復發,治療的話也會有一定難度。尿毒症的發病原因不僅多樣,而且發病的時候很急,病情的進展也非常快。有時候1到2個月的時間就能發展成尿毒症。但是有的甚至發展很緩慢的。要經過好幾年或者數十年,最後才會發展成尿毒症。那麼哪些疾病容易引起尿毒症呢?接下來給大家介紹。 步驟/
發布於 2023-04-06 22:48
0評論
概述 懷孕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在這段時間日常行為都要為肚子裡的寶寶來進行考慮,特別是對於一些藥物,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及時毒素非常的低也都會給肚子裡的寶寶帶來傷害,在飲食上更需要注意,稍微吃錯一點東西都可能造成流產的發生,但是在孕期的女性不僅僅從生理和心理上在此時都非常的重要,所以家屬們一定要細心的照料,那麼哪些食物容易流產呢? 步驟/方法: 1、 寒性食物這類食物會導致早期妊
發布於 2023-11-19 04:2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