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萎縮的臨床診斷
一病史
對於肌肉萎縮應注意年齡、發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長短等;急性發病,還是慢性發病,是逐漸進展,還是迅速發展。有無感覺障礙、尿便障礙,萎縮是侷限性還是全身性。肌力如何,肌肉無力與肌肉萎縮的關係,有無肌肉跳動和疼痛,活動後是加重還是減輕。既往史應注意有無伴發全身性疾病如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疾病。
二體格檢查
1.注意肌肉體積和外觀:臨床上肌肉萎縮的診斷應兩側對比,即肌肉萎縮的範圍分佈,程度、兩側對稱部位的比較,觀察有無肌束顫動。
2.肌力和肌張力:肌肉萎縮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應注意肌容積與肌力的比較,注意肌肉萎縮部位的肌力,肌張力。檢查時應在溫暖的環境和舒適的體位下進行。應讓患者儘量放鬆。可通過觸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動伸屈患者的肢體時所感知的阻力來判斷。
二、肌肉萎縮的檢查項目
一肌電圖:
它作為一種測定運動系統功能的手段,現已被廣泛用於區別肌肉力弱和肌萎縮,是肌病所致,或神經病所致,還是其他原因所致。通過針極肌電圖,對軀體不同部位肌肉的測定,可以瞭解:⑴肌肉病變是屬於神經源性損害,還是肌源性損害; ⑵神經源性損害的部位前角細胞或神經根、神經叢、幹、末梢; ⑶病變是活動性還是慢性; ⑷神經的再生能力;⑸提供肌強直及其分類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依據。應用於不明原因的肌肉萎縮、麻木、無力、肢體活動障礙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診斷,還可作為神經損傷手術後或治療後的監測手段,以及提供康復、傷殘、法醫鑑定的客觀指標。
二神經傳導速度: 是評定周圍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傳導功能的一項診斷技術。主要用於周圍神經病的診斷如多發性神經病、遺傳性周圍神經病、格林-巴利綜合徵、腕管綜合徵、周圍神經外傷等,結合肌電圖可鑑別前角細胞、神經根、周圍神經及肌原性疾病等。
三視覺誘發電位: 它主要檢測視覺通路的病損,在眼科廣泛應用於視神經炎、球后神經炎、視神經萎縮、視神經壓迫病變、多發性硬化、視覺皮層病變、眼外傷、癔病等疾病;在內科主要用於糖尿病等引起的視覺通路的病損,它對早期診斷、定位診斷、估計預後、評定療效有重要作用。
四腦幹聽覺誘發電: 主要檢查聽神經損傷、發作性眩暈、聽神經瘤、多發神經硬化、耳毒饕及外周損傷後的聽力學檢查;可客觀評價聽覺檢查不合作者、嬰幼兒和歇斯底里病人有無聽覺功能障礙。
五體感誘發電位: 主要用於檢測周圍神經、神經根、脊髓、腦幹、丘腦及大腦的功能狀態。應用於格林-巴利綜合徵、頸椎病、後側索硬化綜合徵、多發性硬化、腦血管病、神經性膀胱、性功能障礙等。
六事件相關電位: 臨床可用於痴呆病、腦損傷、慢性腦病如肝性腦病、精神疾病等的診斷和療效判斷以及評價兒童大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