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5 01:44

  臨床給小兒口服小兒麻痺滅毒活疫苗,即小兒麻痺糖丸是預防小兒麻痺症最好的方法。臨床服用這種疫苗安全、方便、免疫力強而且維持時間長,極少有不良反應,深受廣大父母的歡迎。我們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按計劃的服用就能使小孩產生良好的免疫力。預防小兒麻痺症另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應該注意小兒平時的飲食衛生,日常生活中要培養小孩飯前便後洗手、不吃不潔食物的良好習慣,平時應注意小兒的衣物、床單、玩具、用品及餐具的消毒(煮沸15分鐘或日光曝曬兩小時)。另外,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蒼蠅也是切斷傳染源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合理安排小兒的休息和營養,避免過度勞累和受涼,可以增強小兒對疾病的抵抗力。至於有密切接觸史的易感兒,臨床可注射丙種球蛋白加以預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3-0.5毫升,注射後一週內可以使發病者的症狀有所減輕,如果被感染2-5周後仍未發病者,說明被動免疫是成功的,小兒已經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如何預防脊髓灰質炎相關文章
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大多正常。 2.腦脊液檢查癱瘓前期及癱瘓早期可見細胞數增多(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增加不明顯,呈細胞蛋白分離現象,對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癱瘓第3周,細胞數多已恢復正常,而蛋白質仍繼續增高,4~6周後方可恢復正常。 3.病毒分離病毒分離是本病最重要的確診性試驗。起病一週內可從咽部及糞便內分離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肛門拭子採集標本:間隔24~48h收集雙份標本
發布於 2023-09-25 19:54
0評論
脊髓灰質炎是由一組親神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損害脊髓前角細胞,導致運動神經纖維變,使支配的肌肉產生弛緩性癱瘓。脊髓損害以腰段頸椎為主。腦幹或大腦也可被侵襲。神經原受毀壞,癱瘓不能恢復;如充血水腫擠壓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復。癱瘓特點是弛緩性、雙側不對稱,不按周圍神經幹支配區分佈,不伴感覺障礙非均衡性。本病好發5歲以下兒童,故稱“小兒麻痺症”脊髓灰質炎在世界各國都有,我國農村多於城市,人群中感染
發布於 2024-01-01 09:32
0評論
1.針灸治療:適用於年齡小,病程短,肢體萎縮不明顯者。可根據癱瘓部位取穴,上肢常取頸部夾脊穴、肩貞、大椎、手三里、少海、內關、合谷、後溪,每次選2~3穴。下肢常選腰脊旁開1寸處,環跳、秩邊、跳躍、玉樞、髀關、陰廉、四強、伏兔、承扶、殷門、季中、陽陵泉、足三里、解溪、太溪、絕骨、風市、承山、落地等,根據癱瘓肢體所涉及的主要肌群,選有關穴位3~4個,每次可更換輪流進行,每天1次,10~15次為一療程
發布於 2024-10-13 13:24
0評論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環系統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多為一至六歲兒童,主要症狀是發熱,全身不適,嚴重時肢體疼痛,發生癱瘓。脊髓灰質炎病毒潛伏期為3~35天,一般為7~14天。臨床上可分為無症狀型、頓挫型、無癱瘓型及癱瘓型等四型。 1.無症狀型(即隱性感染):佔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後無症狀出現,但從咽部和糞便中可分離出病毒,相隔2~4周的雙份血清中可檢出特異性中和抗體
發布於 2024-11-25 09:29
0評論
1、必須普遍接種疫苗,常用的有以下2種: (1)滅活疫苗(IPV)優點是安全,一般用於免疫功能缺陷者及其家庭成員,也可用於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缺點是價格較昂貴,免疫維持時間較短,且需重複注射,腸道不能產生局部免疫能力。 (2)減毒活疫苗(OPV)優點是使用方便,95%以上的接種者產生長期免疫,並可在腸道內產生特異性抗體,使接觸者亦可獲得免疫效果;但由於是活病毒,故如用於免疫功能缺陷者或免疫抑制
發布於 2024-11-25 09:56
0評論
據naturebiotechnology2000;930-931,964-969載: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caseyd.morrow博士報道,他們在改造有毒的脊髓灰質炎病毒,並利用它對脊髓損傷和多發性硬化等疾病進行基因治療方面前進了一步。 基因治療通常利用去毒的病毒將基因遞送到細胞中,但是一個主要障礙是需要研究一條途徑,將基因遞送到靶細胞中,而避免病毒把基因擴散到機體其他細胞。 脊髓損傷的基因治療中
發布於 2024-01-01 09:26
0評論
脊髓灰質炎病毒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於病毒可快速傳播,當家裡第一個病人被確診時,所有血液中沒有特異抗體的家庭成員就已經受到了感染。在脊髓灰質炎病人的家庭中,15歲以下的易感者100%會發病;而與脊髓灰質炎病人有日常接觸的易感者中有87%會發病。居住環境擁擠和衛生條件差可加速病毒的傳播。 據目前所知,人類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脊髓灰質炎病毒主要經糞-口傳播的方式傳染給其他人,但也可經
發布於 2024-01-01 09:39
0評論
1.邪犯肺胃: 症狀:身熱不揚,頭痛身倦,咳嗽,嘔惡,苔黃膩,脈濡數。(屬前驅期,體溫38~39℃,以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狀為主。) 治則:疏洩肺胃溼熱 方藥:葛根芩連湯、三仁湯加減。 葛根10克,黃芩12克,杏仁10克,薏苡仁15克,杏仁10克,銀花20克,連翹15克,滑石15克。 溼重者加蒼朮10克,高熱者加生石膏30克。 水煎服,1日1劑。 2.溼熱鬱蒸氣分: 症狀:發熱多汗,頭痛身疼,煩躁
發布於 2024-10-13 13:31
0評論
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俗稱為小兒麻痺)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影響年幼的兒童。病毒通過受汙染的食物和水傳播,經口腔進入體內並在腸道內繁殖。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沒有症狀,但他們排洩的糞便帶有病毒,因此傳染給他人。少數感染者出現發熱、疲乏、頭痛、嘔吐、頸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狀。僅有極少數感染者,由於病毒侵襲神經系統導致不可逆轉的癱瘓。在癱瘓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痺而死亡。
發布於 2024-10-13 13:17
0評論
1、瓜蔞根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適於肺熱津傷者。 2、鮮百合、粳米各50克,白糖適量。米煮粥至半熟加入百合同煮至熟,調入白糖即成。適於肺熱傷津者。 3、山藥、薏苡米各60克,柿霜餅24克,山藥、薏米煮熬至熟,再將柿霜餅顧碎入粥中,熬至熟爛即成。適於肺熱傷津者。 4、赤小豆50克,粳米200克煮成粥,放入適量食鹽、少許味精即成。適於溼熱浸淫者。 5、冬瓜200克,去皮煮湯。適於溼熱浸淫者
發布於 2024-10-13 13:4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