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8-31 04:24

  1、體液免疫急性及早期血吸蟲病患者有可溶性蟲卵抗原的lgE及lgM抗體,急、慢性期有血吸蟲特異性抗可溶性蟲卵抗原的IgG;抗體。慢性和晚期血吸蟲病患者血清IgG、lgM均可明顯增高,尤以晚期患者為景。循環免疫複合物也可增加,因此病情常遷延不愈,治療後可恢復正常。腎小球基底膜有IgG、lgA、lgM及IgE沉積者,同時可見補體C3及纖維蛋白,即免疫複合物性腎病,可引起蛋白尿、腎炎,補體C3的減低是免疫複合物消耗補體所致。此外,還有抗核抗體及抗補體抗體陽性,兩者各佔1/3。

  2、細胞免疫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和花環形成率在晚期血吸蟲病均降低,皮膚超敏試驗亦有2/3陰性,細胞免疫功能水平與病情平行。更有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 (3H-TdR)和14C尿嘧啶核苷摻入試驗,發現晚期血吸蟲病患者DNA及RNA合成能力減退。我們還見嚴重血吸蟲感染可以發生與慢性肉芽腫免疫缺陷綜合徵相似之細胞免疫及粒細胞吞噬功能低下,輕微感染即引起持續高熱(39℃--40℃),常因感染死亡。

  以上免疫功能改變顯然是免疫調節紊亂所致,抑制性了細胞功能低下,B細胞機能活躍,免疫球蛋白增高,免疫複合物及自身免疫現象出現,補體減低,隨疾病進入慢性期及晚期,細胞免疫功能更趨低下。

  在對血吸蟲性肝病發病機制認識後,治療血吸蟲性肝病的時候,需要根據患者病因、症狀、表現進行,這樣使得疾病可以得到很好控制,治療血吸蟲性肝病時間比較長,因此治療的時候患者也是要耐心進行,這點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血吸蟲性肝病發病機制相關文章
個體防護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將健康教育放在血防工作的重點位置。通過開展健康教育使人們瞭解有關預防血吸蟲病方面的知識,以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減少和避免接觸疫水,提高防護技能及主動接受血吸蟲病的檢查治療。對於中小學生要教育其不到有螺洲灘打湖草、捕魚蝦、放牧;不到有螺的江、河、溝、塘水中游泳、戲水,必須接觸疫水時要要帶防護手套,穿長統膠鞋或塗擦血防專用防護藥膏並做好家長、鄰居的宣傳教育和監督工作
發布於 2024-08-31 04:37
0評論
1、急性期表現病人大多系初染。 (1)發熱:見於全部病人,是急性感染的基本症狀。 (2)全身症狀:食慾缺乏、便秘、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全身乏力、消瘦等。 (3)變態反應蕁麻疹、嗜酸細胞增高和結腸、直腸黏膜水腫等。 (4)其他症狀:一過性腹水、咳嗽、肝脾輕度大、胸痛等。 2、慢性期表現蟲卵所引起的組織變化主要在肝和腸道,血吸蟲性肝病的症狀在肝,蟲卵沿門脈小分支散佈,在其周圍最多,肝實質細胞由於
發布於 2024-08-31 04:31
0評論
藥物性皮炎又稱藥疹,發病機制很複雜,大體可分為免疫性(變態反應性)和非免疫性(非變態反應性)兩類,前者為主導。還與很多其他影響因素有關。 1、免疫性反應機制 某些藥物如血清、疫苗及其它一些生物製品等,其本身即可作為完全抗原。但更多的藥物本身無抗原性(免疫原性),這些小分子物質在體內與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等以共價鍵結合後,成為完全抗原,從而引起變態反應。 變態反應性藥疹有以下特點:①正常用藥情況下,
發布於 2023-10-22 19:56
0評論
1、新生兒腸道內β-GD極豐富,主要來源為母乳(新生兒自身也可產生,正常腸道菌群建立後也可產生,但產生較少),β-GD分解結合膽紅素,還原為未結合膽紅素,經小腸再吸收進入肝腸循環,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引起黃疸。 2、新生兒小腸中β-GD活性高,為成人10倍。 3、新生兒攝入不足,腸內蠕動減少或開奶延遲,腸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轉化膽紅素的菌群,可使結合膽紅素排洩減少。 4、有人發現母乳中有特殊的
發布於 2023-03-24 12:20
0評論
外界因素(30%): 1、暴飲暴食後近端腸內容物驟然增多,不能順利通過已狹窄的腸腔,形成相對的梗阻。 2、粘連部位發生炎症或粘連水腫,以及食物殘渣,異物的堵塞,都能導致腸腔狹窄。 內部因素(30%): 一組腸袢彼此緊密粘連成一團。並固定於腹壁切口疤痕下,因為腸腔狹小,腸蠕動受到影響,腸管不能擴張,容易發生梗阻。一段腸袢粘連並固定於自身折迭的位置,使曲折處的腸腔狹小,容易發生梗阻。 一段腸袢粘連於
發布於 2023-09-30 04:23
0評論
關節內存在微生物或其成分 目前的研究已經證實反應性關節炎病人的滑膜組織、滑膜液及其沉澱物中存在致病微生物,如衣原體,及其他菌體成分如DNA或其他抗原部分。目前,用電鏡可以看到滑膜組織中的整個衣原體結構、衣原體RNA。後者強烈提示衣原體在最近是活的,因RNA酶會破壞舊的RNA。Schumacher在原位雜交的研究中,發現最多的衣原體RNA存在於滑膜組織的深部血管周圍細胞。Granlors等採用對病
發布於 2024-01-30 11:58
0評論
蛔蚴移行至肺時可引起局部出血、水腫、嗜酸粒細胞浸潤、上皮脫落與漿液滲出。蛔蚴尚可刺激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產生,免疫球蛋白E與局部肥大細胞受體結合,當蛔蟲抗原與免疫球蛋白E結合後,肥大細胞即脫顆粒而釋放組胺等活性物質,誘使局部嗜酸粒細胞集聚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蛔蚴移行過程中還可在胸膜、眼、腦、腦膜等處發生異位損害,同時亦可引起全身變態反應。 成蟲的致病作用 蛔蟲以小腸乳
發布於 2022-12-12 02:29
0評論
概述 紅斑狼瘡是一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能夠比較經常見到或者是瞭解到的疾病類型之一,同時本病也是一種好發於15到40歲的女性身上、能夠給患者造成比較大的苦惱的疾病之一,其症狀表現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均能造成一定的困擾的。接下來呢就讓我們來一起具體的瞭解一下關於紅斑狼瘡這種疾病究竟患者的發病機制是怎樣的呢。 步驟/方法: 1、 對於紅斑狼瘡的發病機制這個問題呢,實際上
發布於 2023-11-02 17:02
0評論
(一)病毒感染過程 1.原發感染 HIV需藉助於易感細胞表面的受體進入細胞,包括第一受體和第二受體。HIV進入人體後,在24—48小時內到達局部淋巴結,約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檢測到病毒成份。繼而產生病毒血症,導致急性感染。 2.HIV在人體細胞內的感染過程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體後,選擇性的吸附於靶細胞的CD4受體上,在輔助受體的幫助下進入宿主細胞。經環化及整合、轉錄及翻譯、裝配、成熟
發布於 2024-02-06 14:51
0評論
青春期的發育與HPG軸功能的啟動相關。各種環境因素,如環境內分泌干擾物、雌激素對食物、水源等的汙染;生活方式的改變;跨國收養兒童及營養過剩所致肥胖症的增加等等,都通過對HPG軸的影響甚或通過對基因的影響而導致性早熟發生。乳房發育的時間提前,而月經初潮的時間沒有明顯提前,即從乳房發育到月經初潮的時間延長,說明乳房發育是由於外源性雌激素的影響,而不是HPG軸的啟動。此更說明環境因素在促進性早熟發病率
發布於 2022-09-25 07:1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