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輸液反應的範圍
輸液反應實際應該包括藥物過敏反應、熱原反應、菌汙染反應。
藥物過敏反應
也稱藥物變態反應,是指機體再次接觸某一藥物相同抗原或半抗原時,發生的一種以機體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損傷為主的特異性免疫應答。
熱原反應
是指由致熱原引起的反應。
菌汙染反應
是指由於液體或輸液器具被細菌汙染引起的不良反應。
臨床常見的輸液反應以熱原反應和藥物過敏反應最為常見,且二者有相似的臨床症狀,都可以出現寒戰、發熱、頭痛、噁心、嘔吐、心悸、胸悶、低血壓休克等,因此本文重點討論熱原反應和藥物過敏反應,其鑑別要點見上表。
2、熱原反應和過敏反應
熱原反應
引起熱原反應的原因:
熱原反應是指輸液過程中由於致熱原進入人體後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而引起的發熱反應,致熱原的存在而引起的反應,主要致熱原是細菌代謝物(內毒素),具有耐熱性、不揮發性、水溶性、濾過性和吸附性的特點,可被強酸、強鹼、強氧化劑、超聲波等破壞。
熱原反應臨床表現:
熱原反應的主要表現為輸液過程中或輸液後,患者突然出現發冷、寒戰、面色蒼白、四肢冰冷,繼之出現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嚴重時可伴有噁心嘔吐、頭痛、四肢關節痛、皮膚灰白色、血壓下降、休克甚至死亡。一般發生在輸液後20分鐘左右,也有發生在2~4小時內,一般持續約0.5~1小時。
液體中出現致熱原的原因:
①藥物原料本身含有熱原,或在配製過程中汙染,儲存期間產生熱原或發黴變質。
②輸液器及各種用具被致熱原汙染。
③輸液前液體配製及輸液時的操作不規範,引起液體汙染。
熱原反應的處置:
一旦出現熱原反應立即停止輸液,但不能撤除輸液針或導管,要立即更換輸液器,予地塞米松5~10mg(小兒0.25~0.3 mg·kg-1)靜滴注或靜注,或應用氫化可的松100~200 mg靜滴,或予苯海拉明、撲爾敏肌注。伴有呼吸困難者應予吸氧,煩躁不安者可給予鎮靜劑,寒戰者予保溫,高熱者予物理降溫或退熱劑治療[2] 。山莨菪鹼(654-2)是有效的治療藥物,靜脈應用20~30 mg(小兒每次0.3 mg·kg-1)可迅速緩解熱原反應,其治療機制為改善微循環,緩解組織缺氧,同時也有利於熱原的清除。
對輸液器具及所輸注液體的處理:
應將輸液器具及所輸注的液體儘快送檢驗科進行熱原檢測及細菌學培養。
3、藥物過敏反應
藥物過敏反應的主要臨床表現
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表現複雜多樣,不同的藥物可以引起不同的反應,相同的藥物作用於不同的個體也可以產生不同的表現。Ⅰ型變態反應典型的表現是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血管性水腫、過敏性休克,其中過敏性休克是最危險的過敏反應,發作迅速,50%發生於給藥後5分鐘以內,搶救不及時可有生命危險,患者可同時出現呼吸道梗阻,表現如喉頭水腫和支氣管痙攣;循環衰竭表現如四肢冰冷、血壓不升;中樞神經系統缺氧表現如頭痛、煩躁、甚至意識障礙等。Ⅱ型變態反應常見表現為溶血反應。Ⅲ型變態反應多表現為血清病樣反應,出現淋巴結腫大、關節水腫、支氣管痙攣等。Ⅳ型變態反應一般表現為炎性反應,如接觸性皮炎、變應性腦炎、異體組織排異及皮疹等。
藥物過敏反應的治療:
輕症病例應用抗組織胺藥物或激素治療後能迅速好轉。對於嚴重過敏尤其是過敏性休克者應立即搶救,搶救措施為:
① 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
②立即給予1:1000腎上腺素0.5ml肌內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10倍緩慢靜脈注射,若未緩解,可於15~30分鐘後重復給藥,至病情緩解。
③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如予氫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 ml靜脈注射,必要時,1~3小時後重複注射。
④擴容、給予血管活性藥:間羥胺50~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必要時可與多巴胺合用。
⑤抗組織胺藥物:非那根25~50 mg肌內注射。
⑥10%葡萄糖酸鈣10~20 ml緩慢靜脈注射。
⑦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必要時需行氣管插管作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