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9-20 00:48

  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較複雜,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機制也不盡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別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經口進入體內後,經腸道進入血流併到達肝臟,隨後通過膽汁排入腸道並出現糞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臟。HAV引起肝細胞損傷的機制尚未明確,一般認為HAV不直接引起肝細胞病變,肝臟損害是HAV感染肝細胞的免疫病理反應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臟的炎症主要有HEV直接致細胞病變,而在病毒清除期肝細胞的病變主要由HEV誘導的免疫反應引起。[1]

  乙肝病毒對肝臟的損害機制較複雜,多數學者認為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免疫應答介導肝細胞壞死及炎症,其中細胞毒性T細胞(CTL)通過溶細胞機制及非溶細胞機制造成肝臟的病變;其實CTL直接造成肝細胞損傷僅佔肝細胞病變的一小部分,而細胞因子如TNF-α及細胞凋亡信號Fas/FasL的激活起很大作用。 TNF-α及INF-γ在免疫清除病毒中起重要作用。另外NK細胞及NKT細胞的溶細胞機制也起協同作用。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制複雜,其發生、發展及轉歸取決於病毒和機體免疫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其中HCV抗原特異性CTL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細胞凋亡是丙肝肝細胞損傷的機制之一,此外,調節性T細胞也參與整個疾病過程。

肝炎的發病機制相關文章
肝炎的發病機理頗為複雜,過去認為HAV對肝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很少通過免疫機理引起肝細胞病變;但近期文獻報道HAV侵入人體後,感染初期為原發的非細胞病變階段,此時HAV在肝細胞內大量複製和釋放;至疾病恢復期,病毒產生減少,肝細胞內可見匯管區有大量單核細胞浸潤,並伴肝細胞輕度壞死和小葉中淤膽,在肝外組織如腹腔內淋巴結,脾臟和腎臟中可檢出HAV,在腎小球血管基底膜上有免疫複合物沉積,以上現象提示甲型
發布於 2023-12-20 01:03
0評論
1、肺氣腫的病理改變 肺氣腫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肺泡和肺泡管異常擴大和肺泡壁破壞,使肺內殘氣量增多,根據其受累肺泡的範圍分為小葉中心型肺氣腫(常位於肺尖部)、全小葉型肺氣腫(常在肺基底部)和遠端小葉型肺氣腫。全小葉型和小葉中心型肺氣腫與吸菸有關,這兩種類型的肺氣腫常合併存在,均勻分佈在肺臟的上葉或下葉。當肺氣腫嚴重時,氣管梗阻亦有所發展。反覆發作的細支氣管的炎症造成氣管梗阻、肺間質破壞,引起氣管的
發布於 2022-12-31 06:02
0評論
鼻病毒主要是感冒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汙染後造成的接觸性傳播(手-眼、手-鼻),也存在經飛沫傳播途徑,後者在急性鼻咽炎遠不及流感重要。鼻病毒感染後病毒複製在48h達到高峰濃度,傳播期則持續達3周。個體易感性與營養健康狀況和上呼吸道異常(如扁桃腺腫大)及吸菸等因素有關。寒冷本身並不會引起感冒。寒冷季節感冒多見的部分原因與病毒類型有關,也可能與寒冷導致室內家庭成員或人群聚集增加與擁擠有關。感染症狀受宿主
發布於 2023-01-03 22:26
0評論
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尿崩症和繼發性尿崩症;根據病情輕重可分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暫時性尿崩症和永久性尿崩症。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青年多見,男女之比約2:1。疾病概述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是由於腦下垂體後葉激素之一的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所引起的腎臟排出水分增加的現象。原因是腎細尿管的再吸收受到影響。多尿症意味著尿量的增加,它和糖尿並無關係。發病機理1
發布於 2023-01-15 23:46
0評論
目前認為在炎症、組織壞死、缺血、缺氧等情況下,組織可釋放一些激素或體液物質來激活痛覺受體,引起疼痛。這些物質包括乙酰膽鹼、5-羥色胺、組胺、緩激肽及其同類的多肽類、前列腺素、鉀離子、氫離子以及組織損傷時產生的酸性產物等,其中緩激肽是疼痛的強刺激物。此外,這些化學物質還可能激發局部平滑肌的收縮而引起疼痛。 1.痛覺受體是遊離的神經末梢,分佈於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腹腔內與痛覺有關的受體包括: (1)
發布於 2022-12-02 22:13
0評論
骨瘤(osteoma)是一種良性病損,多見於顱、面各骨,由生骨性纖維組織、成骨細胞及其所產生的新生骨所構成,含有分化良好的成熟骨組織,並有明顯的板層結構,骨瘤伴隨人體的發育而逐漸生長,當人體發育成熟以後,大部分腫瘤亦停止生長。多發性骨瘤稱Gardner綜合徵,同時有腸息肉和軟組織病損。 腫瘤骨呈黃白色,骨樣硬度,表面凹凸不平,覆以假包膜。顯微鏡下由纖維組織與新生骨構成,骨細胞肥大,基質染色不勻。
發布於 2024-01-16 04:30
0評論
1.直接擴散癌腫不斷增長,可阻塞支氣管管腔,同時還向支氣管外的肺組織內擴展。靠近肺外圍的腫瘤可侵犯胸膜和胸壁,中央型或靠近縱隔的腫瘤更可侵犯其他器官。巨大的腫瘤可發生中心部分缺血性壞死,形成癌性空洞。 2.血行轉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現,癌細胞隨肺靜脈迴流到左心後,可轉移到體內任何部位,常見轉移部位為肝、腦、肺、骨酷系統、腎上腺、腎和胰。 3.支氣管內播散肺泡細胞癌病例,細支氣管和肺泡壁上的癌細胞很容
發布於 2024-08-23 13:34
0評論
蛔蚴移行至肺時可引起局部出血、水腫、嗜酸粒細胞浸潤、上皮脫落與漿液滲出。蛔蚴尚可刺激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產生,免疫球蛋白E與局部肥大細胞受體結合,當蛔蟲抗原與免疫球蛋白E結合後,肥大細胞即脫顆粒而釋放組胺等活性物質,誘使局部嗜酸粒細胞集聚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蛔蚴移行過程中還可在胸膜、眼、腦、腦膜等處發生異位損害,同時亦可引起全身變態反應。 成蟲的致病作用 蛔蟲以小腸乳
發布於 2022-12-12 02:29
0評論
概述 紅斑狼瘡是一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能夠比較經常見到或者是瞭解到的疾病類型之一,同時本病也是一種好發於15到40歲的女性身上、能夠給患者造成比較大的苦惱的疾病之一,其症狀表現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均能造成一定的困擾的。接下來呢就讓我們來一起具體的瞭解一下關於紅斑狼瘡這種疾病究竟患者的發病機制是怎樣的呢。 步驟/方法: 1、 對於紅斑狼瘡的發病機制這個問題呢,實際上
發布於 2023-11-02 17:02
0評論
(一)病毒感染過程 1.原發感染 HIV需藉助於易感細胞表面的受體進入細胞,包括第一受體和第二受體。HIV進入人體後,在24—48小時內到達局部淋巴結,約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檢測到病毒成份。繼而產生病毒血症,導致急性感染。 2.HIV在人體細胞內的感染過程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體後,選擇性的吸附於靶細胞的CD4受體上,在輔助受體的幫助下進入宿主細胞。經環化及整合、轉錄及翻譯、裝配、成熟
發布於 2024-02-06 14: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