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形成的決定因素
肝腹水病因1、功能性腎臟異常
晚期肝硬化病人的功能性腎臟異常以水鈉瀦留和腎血管緊張為特徵。
肝腹水病因2、循環異常
肝硬化患者全身處於高動力循環狀態,心每搏輸出量明顯增加,末梢血管阻力和動脈壓力降低。最初血管阻力增加的場所是脾臟循環,此時在其他血管床有否動脈擴張尚有爭論。一般認為與動靜脈瘦的開放、對血管收縮劑敏感性降低以及循環中血管舒張因子的水平增加有關。在肝硬化動物模型或患者的血漿中高血糖素、血管活性小腸多肽、前列腺素f物質、降鈣素基因相關多肽或血小板激活因子均增加。
此外,肝硬化病人外周血NO濃度遠高於正常人,門靜脈血中NO水平亦高於外周靜脈,提示脾臟循環中NO產生明顯增加。若給患者輸注NO合成抑制因子可使受損的對血管緊張素的反應性恢復,提示肝硬化時NO合成增加在動脈擴張中起重要作用。循環異常使有效動脈血管容量(EABV)不足,引起水納儲留。
肝腹水病因3、門脈高壓
門脈高壓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失代償的重要標誌。通過檢測,發現腹水通過治療減少後,門靜脈血流量增加。當門靜脈壓力<12mmHg時很少形成腹水。回顧性研究表明,斷流術與門體分流術相比。前者腹水發生幾率遠較後者為高。
門脈高壓時,在一些血管活性介質(如NO)作用下,可使脾臟小動脈廣泛擴張,後者又促使fi靜脈流人量增加,因而即使建立了側支循環,門脈壓力仍可明顯增加。此外,慢性門脈壓增高引起小腸毛細血管壓力大和淋巴流量增加也是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
門脈高壓與腎功能異常和腹水形成的關係至少從以下三方面得到肯定:①門脈高壓引起脾臟和全身循環改變導致血管緊張素和抗鈉利尿系統激活,引起腎性鈉水儲留。②肝臟壓力增加引起肝腎反射導致鈉水儲留。③通過門體分流繞過脾臟區域的物質可在腎臟產生鈉瀦留效應。
肝腹水病因4、低清蛋白血癥
肝臟是合成清蛋白的場所。肝硬化時,由於肝功能的慢性、持續損傷,肝實質減少和肝細胞代謝障礙,清蛋白合成明顯減少,可出現血漿低清蛋白血癥,使液體易從血漿中漏人腹腔,形成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