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湯出自《金匱要略》,張仲景以灶心土與甘草、乾地黃、白朮、附子(炮)、阿膠、黃芩同用,取名黃土湯,用治脾氣虛寒之大便下血、吐血、衄血、崩漏等病症。
在黃土湯方中,以灶心土溫中止血為君;白朮、附子溫脾陽而補中氣,助君藥以復統攝之權為臣;出血量多,陰血虧耗,而辛溫之白朮、附子又易耗血動血,故用生地、阿膠滋陰養血,黃芩清熱止血為佐;甘草調藥和中為使。諸藥配合,寒熱並用,標本兼治,剛柔相濟,溫陽而不傷陰,滋陰而不礙陽,則其病可治。
患者大便下血,排便無力,精神疲倦,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遲。從其脈症來看,診斷為脾胃虛寒,治以溫補脾胃、養血攝血,方用黃土湯加減。(提示:藥方必須在中醫師的診斷指導下使用)
藥用灶心土100克,阿膠20克,熟地、白朮、白芨各15克,炙甘草、炮附子、黃芩各6克,三七粉(沖服)3克。3劑,每日1劑,水煎服。藥後發現,病人黑便日漸減少。遂效不更方,在繼用黃土湯加減治療的同時逐漸停用西藥,在一週後病人痊癒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