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0-03 08:17

  (1)姿勢和步態改變:蚓部病變引起軀幹共濟失調,站立不穩,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腳遠離分開,搖晃不定,嚴重者甚至難以坐穩,上蚓部受損向前傾倒,下蚓部受損向後傾倒,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小腦半球病變行走時向患側偏斜或傾倒。

  (2)隨意運動協調障礙(incoordination):小腦半球損害導致同側肢體的共濟失調。表現辨距不良(dysmetria)和意向性震顫(intentional tremor),上肢較重,動作愈接近目標時震顫愈明顯。眼球向病灶側注視可見粗大的眼震。上肢和手共濟失調最重,不能完成協調精細動作,表現協同不能(asynergy),快復及輪替運動異常。字跡愈寫愈大(大寫症)。

  (3)言語障礙:由於發音器官唇、舌、喉等發音肌共濟失調,使說話緩慢,含糊不清,聲音呈斷續、頓挫或爆發式,表現吟詩樣或暴發性語言。

  (4)眼運動障礙:眼球運動肌共濟失調出現粗大的共濟失調性眼震,尤其與前庭聯繫受累時出現雙眼來回擺動,偶可見下跳性(down-beat)眼震、反彈性眼震等。

  (5)肌張力減低:可見鐘擺樣腱反射,見於急性小腦病變。患者前臂抵抗阻力收縮時,如突然撤去外力不能立即停止收縮,可能打擊自己的胸前(回彈現象)。

神經性共濟失調臨床表現有哪些相關文章
1、小腦性共濟失調 表現隨意運動的速度、節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規則,即協調運動障礙,還可伴有肌張力減低、眼球運動障礙及言語障礙。 姿勢和步態改變:蚓部病變引起軀幹共濟失調,站立不穩,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腳遠離分開,搖晃不定,嚴重者甚至難以坐穩,上蚓部受損向前傾倒,下蚓部受損向後傾倒,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小腦半球病變行走時向患側偏斜或傾倒。 隨意運動協調障礙:小腦半球損害導致同側肢體的共濟失調。表現辨
發布於 2024-12-07 03:46
0評論
1、小腦性共濟失調 表現隨意運動的速度、節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規則,即協調運動障礙,還可伴有肌張力減低、眼球運動障礙及言語障礙。 姿勢和步態改變:蚓部病變引起軀幹共濟失調,站立不穩,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腳遠離分開,搖晃不定,嚴重者甚至難以坐穩,上蚓部受損向前傾倒,下蚓部受損向後傾倒,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小腦半球病變行走時向患側偏斜或傾倒。 隨意運動協調障礙:小腦半球損害導致同側肢體的共濟失調。表現辨
發布於 2024-12-31 18:11
0評論
共濟失調型腦癱多見於腦積水、顱腦外傷、腦炎或小腦腫瘤等疾病後遺症。單純性共濟失調型腦癱很少見。 共濟失調型腦癱佔腦癱總數的5%左右。由於運動感覺及平衡感覺的障礙造成不協調性運動,共濟失調型腦癱的症狀表現為肌肉收縮能力低下,肌肉收縮速度較慢,定向和定距能力低下。而且肌肉收縮也不準確,從而不能正確的動作。共濟失調型腦癱患者行走步基寬,腳的著力點往往放在腳跟上,腰椎也常過度前彎,軀幹與四肢不協調,左右
發布於 2024-12-18 19:04
0評論
1.小腦性共濟失調(cerebellar:ataxia):表現隨意運動的速度,節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規則,即協調運動障礙,還可伴有肌張力減低,眼球運動障礙及言語障礙。 (1)姿勢和步態改變:蚓部病變引起軀幹共濟失調,站立不穩,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腳遠離分開,搖晃不定,嚴重者甚至難以坐穩,上蚓部受損向前傾倒,下蚓部受損向後傾倒,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小腦半球病變行走時向患側偏斜或傾倒。 (2)隨意運動協
發布於 2024-12-01 19:34
0評論
(一)病因與因素 1、周圍神經病變:如各種病因所致的周圍神經炎。 2、)脊髓後索性病變:如脊髓癆,亞急性聯合變性等。 3、前庭迷路性病變如前庭迷路炎症。 4、小腦病變:如小腦出血,小腦梗死,小腦腫瘤,小腦炎症等。 5、大腦額葉,顳葉,頂葉,枕葉,胼胝體等部位病變如出血,缺血,炎症,腫瘤等。 6、藥物及中毒。 7、有幾種常見的遺傳性疾病,如弗裡德希共濟失調及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也可損害小腦。
發布於 2024-10-03 08:30
0評論
共濟失調是由神經系統各個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個簡單的運動必須有主動肌、對抗肌、協同肌和固定肌四組肌肉的參與才能完成,並有賴於神經系統的協調和平衡。 1.開始時訓練患者作小範圍的平穩而又流暢的運動。範圍隨著患者的控制改善而逐漸加大 2.治療應集中在訓練患者在正常支持基底上(即站立時兩足距離正常而不是患者由於害怕不穩定而使兩足的距離加大)和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訓練平衡
發布於 2024-02-03 09:45
0評論
腦幹、腦幹和脊髓萎縮變小,脊髓後索變性和脫髓鞘,並累及延髓和小腦下腳。小腦浦肯野細胞消失,齒狀核變性及輕度膠質細胞增生,上橄欖核、舌下神經核以及Clarke柱細胞脫失,脊髓小腦束、後索以及錐體束有脫髓鞘改變,脊髓前角細胞減少。腦橋核及橫行纖維很少有改變。 臨床表現起病潛隱,病程緩慢,呈進行性加重,首發症狀通常為下肢無力,走路易跌倒,步基寬大,步態不穩,可呈蹣跚步態或蹣跚步態合併痙攣步態。逐漸出現
發布於 2023-11-25 07:26
0評論
起病潛隱,病程緩慢,呈進行性加重,首發症狀通常為下肢無力,走路易跌倒,步基寬大,步態不穩,可呈蹣跚步態或蹣跚步態合併痙攣步態。逐漸出現兩手笨拙及有意向性震顫以至不能完成精細動作,構音障礙,講話含糊或有吟誦狀語言。下肢出現明顯的錐體束徵,如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其中不少患者如SCA7有視網膜變性,色盲,眼外肌活動障礙,垂瞼。SCA2雖沒有眼球震顫,但表現明顯的慢眼動,可有發音困難,吞嚥困難,腱反
發布於 2024-06-29 09:23
0評論
現在有些人的生活沒有規律,因此就有的人會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是一個比較容易治癒的問題,但是有的人卻患上了共濟失調,而且共濟失調比內分泌失調嚴重,危害性大,那麼當人們患上共濟失調之後,身體會有哪些症狀出現呢? 共濟失調症狀: 1、小腦性共濟失調:小腦及其傳入傳出纖維病變都可引起共濟失調,特點是既有軀幹的平衡障礙而致站立不穩,也有肢體的共濟失調而辨距不良、輪替運動障礙、協調不能、運動起始及終止延遲
發布於 2025-01-03 11:39
0評論
1、供給充足的必需脂肪酸,身體必需脂肪酸是大腦維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如核桃、魚油、紅花油,月見草油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較多。 2、共濟失調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注意補充海產品、食用菌、豆類及其製品、魚類、乳類、芝麻醬、各種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便可以使機體獲得足量的礦物質。 3、膳食中應注意補充含維生素,如E、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豐富的食品、如麥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這些物質具有
發布於 2024-10-03 08:4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