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7 14:29

  以往我們提到,丙型感染有四個特點(四多):症狀不明顯或不典型的多;轉氨酶正常或輕度異常的多;感染後發展成慢性的多;發生肝硬化及肝癌的多。其實,丙肝還有一個臨床特點,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好,最新資料顯示:至少一半以上的丙肝可以達到臨床治癒。所以,早期發現丙肝顯得尤其重要。
  實際上,早期發現丙肝即容易也困難。容易的是,丙肝診斷十分簡單,到醫院抽點血一化驗便知,困難的是丙肝感染,尤其早期階段幾乎沒有甚麼異常表現,大多數人根本想不到要查丙肝。據最近的一篇報道,德國估計有90%以上感染丙肝的人尚未診斷,而同樣處於歐洲的波蘭,這個數字甚至接近98%。我們國家沒有這方面的具體數字,但有一組數據可以看到,隨著公眾對丙肝瞭解的增加,全國發現並報告的病例數確實逐年增多:2003年我國報告丙肝新發病例21 100多例,2004年37 700多例,2005年增加到52 000多例,2006年已經超過7萬例。以上說明我們周圍的丙肝感染者並不少見,只是多數沒有發現而已。
  那麼,如何才能早期發現丙肝哪?歸納起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就是要提高公眾對丙肝防範的意識。專家指出,增強公眾對丙肝的防治意識將會對丙肝防治工作產生積極影響。法國就是一個證明,由於政府倡導的各項運動,法國國民的肝炎意識已明顯增強。目前,有56%感染者已經知道自己感染了肝炎病毒,而1994年這一比例僅為24%。
  我們需要知道,丙肝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我們生活周圍時刻會碰到丙肝的患者,單靠個人講究衛生習慣是不夠的,例如我們不可能保證一生中不注射、不手術、不輸液輸血。丙肝是有其特殊傳播途徑及傳播規律的,有些情況特別要注意,例如努力避免接受消毒不嚴的修腳、補牙、紋身手術,而有的情況則並無大礙,例如一起吃飯、就餐、旅遊等等。丙肝診斷是容易的,早期診斷治療效果多數很好,而晚期則後果嚴重。及時發現丙肝並採取一些措施,不僅會保護我們
  自己,還有助於保護家人及社會上其他的人。丙肝的宣傳不僅需要政府的主導,更需要新聞媒體、學術組織、醫務人員等的努力,更要得到我們廣大群眾的參與。
  第二,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時化驗檢查。這些高危人群包括輸過血及血液製品的人,靜脈毒癮者,家庭成員中有丙肝而且還與其密切接觸的人,丙肝陽性的媽媽所生所養的嬰幼兒,同性戀及不潔性行為者,接受臟器移植者,長期血液透析者,有在消毒不嚴的場所進行過牙科手術、肌肉或經脈注射、針灸、修腳、紋身、耳朵打孔美容等的人,以及艾滋病病毒陽性者。我們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或家人是否屬於上面的情況,如果是,一定要到醫院進行丙肝化驗檢查。
  第三,出現原因不明且持續的乏力、胃口下降、噁心、面色發暗、右上腹不適、轉氨酶異常、肝脾腫大、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要注意檢查丙肝。雖然早期丙肝常沒有典型症狀,但一部分患者還是會出現異常表現的,尤其病情活動的時候。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我國乙肝、酒精性肝病等相當常見,所以許多人一旦有症狀或肝功異常,首先想到是乙肝或飲酒引起,而忽視了丙肝的因素。恰恰乙肝陽性的人也是丙肝的高危人群,兩者有類似的傳播途徑。
  第四,就是完善丙肝的檢測方法。丙型肝炎的主要檢查方法包括:血清生化學檢測、丙肝抗體檢測、丙肝病毒RNA檢測、超聲及肝臟病理學檢查。丙肝抗體檢測是用於診斷丙肝的最重要手段,適用於高危人群的篩查,也可以用於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篩查。如果檢測結果是丙肝抗體陽性而丙肝病毒RNA陰性,說明曾經感染過丙肝,機體已經清除了病毒或者病毒滴度低,不需要特殊抗病毒治療,只要定期隨訪觀察即可。如果丙肝抗體和丙肝病毒RNA檢測均為陽性,則可明確是丙肝患者,需要積極進行治療。B超檢查有助於排除肝膽胰腺等其他疾病。個別患者為了明確肝臟病變程度,才需要進行肝臟病理檢查。
  丙肝危害如此之大,但很多群眾甚至患者卻對此一無所知。這是因為丙肝的表現症狀不明顯,入職、入學及日常身體體檢又極少包含這項檢查,而且沒有相關的疫苗接種。目前,只有通過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讓丙肝處於可控範範。

如何早期發現丙型肝炎相關文章
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如近期飲酒,勞累,長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藥物等,可促進病情的發展,因此有所避免和注意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瞭解下丙肝早期的症狀: 丙肝早期症狀不典型,易被忽視,早期患者常常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異常的症狀,疲倦、渾身無力等症狀。患者的皮膚表現有臉黃、皮膚黃等症狀。患者容易出現發燒、右上腹功能不適、尿液發黃等症狀
發布於 2024-02-15 21:37
0評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全球HCV感染約為1、6億,每年導致25萬人死亡。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約有4000萬名丙型肝炎患者,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率高達3、2%,每年新發病人超過10萬。由於丙型肝炎大多發病隱匿,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樣“備受關注
發布於 2022-09-25 01:11
0評論
丙型肝炎,簡稱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2.8%,全球約1.85億感染者,每年新發丙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超過50的感染者轉化為慢性化,也就是慢性丙型肝炎(HCH),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未來20年內與HCV感染相關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
發布於 2022-12-07 20:07
0評論
一、丙型肝炎主要經血液傳播 1、經輸血和血製品傳播。我國自1993年對獻血員篩查抗-丙型肝炎後,該途徑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於抗-丙型肝炎存在窗口期、抗-hcv檢測試劑的質量不穩定及少數感染者不產生抗丙型肝炎,因此,無法完全篩出丙型肝炎陽性者,大量輸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丙型肝炎。 2、經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這是目前最主要的丙型肝炎傳播途徑,在某些地區,因靜脈注射毒品導致丙型肝炎傳播佔60%~
發布於 2024-05-23 03:42
0評論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臟炎症性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之一,至今尚無預防性疫苗問世,且丙型肝炎自然轉陰率低,患者可能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和表現,往往容易被忽視,但HCV可以對肝臟進行持續性的破壞,使疾病在不知不覺中進展為肝硬化、肝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人口中約有3%的人感染了HCV,中國的平均感染率為3.2%,略微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肝炎防治
發布於 2022-09-30 11:19
0評論
中國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為1.6%,中國大陸丙型肝炎年發病率為6.01/10萬人,HCV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遞增。基因型:中國大陸人群感染的HCV基因型以1b和2型最常見;併發症:HCV1b基因型與肝細胞癌(HCC)的發病率相關,是HCC的高危險因子;其它相關併發症有肝硬化、高血脂、腹水和門脈高壓;伴肝硬化的HCV5年生存率為73.8%;HCV伴HCC肝移植後5年生存率為39.6%,
發布於 2022-12-08 13:47
0評論
型肝炎是可以傳染的.它的傳播方式與乙型肝型類似.同時丙型肝炎臨床表現與也乙型肝炎相似,而且它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不亞於乙型肝炎.丙肝分佈較廣,更容易演變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較多見於西方國家,而我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以乙型肝炎為主.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它傳播的途徑為腸胃道外傳播,而最主要傳播途徑是受汙染的血液.施打藥物或毒品習慣的人(如共用針頭)通常是得到丙肝的高危險群,大
發布於 2024-05-23 03:55
0評論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過輸血或血製品、血透析、單採血漿還輸血球、腎移植、靜脈注射毒品、性傳播、母嬰傳播等傳染引起的。丙肝分佈較廣,更容易演變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在預防丙肝的措施上,篩選獻血員是重要一環,凡血中抗-HCV陽性或HCVRNA陽性均不能作為獻血員。 臨床表現:急性丙型肝炎消化道症狀輕,發生黃疸型的比例低,ALT和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低於急性乙型肝炎。 檢查:丙型肝炎
發布於 2024-02-15 21:43
0評論
如何判斷急性與慢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臨床符合急性肝炎表現。輸血後急性丙型肝炎潛伏期2~16周,平均7.4周,潛伏期長短與輸入的病毒量有關,一般多次輸入或一次大量輸入者則潛伏期較短。ALT多呈輕至中度升高,達正常值的3~5倍,伴有其他肝功能不同程度的異常。血清HCVRNA和/或抗-HCV陽性。慢性丙型肝炎:臨床符合慢性肝炎,除外其它型肝炎,由於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不適不明顯,很容易被患者忽
發布於 2022-12-07 18:59
0評論
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類似乙型肝炎,但由於體液中HCV含量較少,且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較低,其傳播方式較乙型肝炎侷限,傳染力也較乙肝病毒為弱。 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腸道外途徑傳播。 (1)輸血及血製品傳播:曾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中期,輸血後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隨著篩查方法的改善,此傳播方式已得到明顯控制,但抗HCV陰性的HCV攜帶供血員尚不能篩除,輸血仍有傳播丙
發布於 2024-02-10 03: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