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狹窄一般分先天性(原發性)和後天性(繼發性)。按部位分為頸椎管狹窄、腰椎管狹窄、胸椎管狹窄。按解剖部位分可分為中央型狹窄、側隱窩狹窄、神經根孔狹窄。先天性椎管狹窄是由於在脊柱的生長形成中,包括營養外傷等因素造成椎管發育的先天性狹窄致病。後天性椎管狹窄是由於頸椎間盤突出症、椎體增生、椎體滑脫以及後縱韌帶、黃韌帶增生肥厚、鈣化或骨化等刺激脊髓神經及周圍血管,造成神經血管發生炎症粘連、充血、水腫,從而導致椎管狹窄的發生。
一般情況下,專家並不建議椎管狹窄患者採用椎管狹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一般對於骨性嚴重卡壓脊髓或神經出現如束腹感、下肢癱瘓等病人多采用手術治療,但手術並非這類疾病的一個常規治療,對於許多後天繼發性椎管狹窄可以應用非手術保守療法的,一般均不主張手術治療(牽引、重手法按摩、推拿復位等屬禁忌)。
除了椎管狹窄手術治療方法之外,藥物治療適應範圍廣泛,不受手術禁忌症影響、療效確切、費用相對較低,而且可以避免此類手術常常帶來的神經根刺激症狀加重、器械性脊髓損傷、再狹窄等後遺症,易於被廣大患者接受,因而藥物治療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了脊柱病專家的推崇。
近年來,隨著高分辨率內鏡的出現,脊柱微創手術得到很大發展。可以通過後路椎間盤鏡進行椎管減壓,同時可進行小關節切除和神經根管切開減壓並進行椎弓根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脊柱後路顯微內鏡手術具有時間短、出血量少、恢復快的優點,近期療效滿意,遠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