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8 18:1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醫學難題,它是嗜肝HBV病毒引起的一種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傳染病。1992年統計的中國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為9.75%,經過乙肝疫苗計劃免疫,2006年中國CDC調查了31個省市自治區、在160個監測點對1~59歲的81715位病人人群進行了統計,發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已降到7.18%,即有1億人左右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如何預防和治療乙肝病毒感染,是關係到國人健康的重要問題。

  肝臟在人體中所起的作用

  肝臟在右隔肋下面,重量一般為1100~1450g,佔體重的1/40~1/50,長徑、寬徑一般為25×15cm,肝臟血液供應3/4來自門靜脈、1/4來自肝動脈,肝動脈主要供給氧,門靜脈主要供給營養,所以肝臟是否能夠成活,取決於肝動脈和門靜脈的血供。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肝臟是化學加工廠,肝臟是倉庫,貯存糖和維生素,肝臟是過濾器,清除廢物和有毒物質,肝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

  乙肝病毒感染意味著甚麼

  (一)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

  人體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並形成慢性感染後,病毒很難消除,將影響一生。目前對乙肝病毒的治療原則是抑制病毒複製而非消除病毒,但是對丙肝病毒治療是可以根治的。15%~25%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最終將死於與乙肝病毒有關的肝硬化、肝癌,自然結局很嚴峻。我國每年因慢性乙肝(包括肝硬化、肝癌) 經濟損失較大,對個人和家庭而言負擔更是沉重。

  (二)乙肝病毒感染渠道

  主要傳播途徑有三: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性傳播。乙肝不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所以日常接觸如握手、擁抱、一起工作、吃飯等一般不會傳播乙肝,完全沒必要談肝色變。

  (三)乙肝病毒感染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常說的“兩對半”是指表面抗原、表面抗體是一對,E抗原、E抗體是一對,還有一半是指核心抗體,因為核心抗原在外周血液中很難檢測到,成年期感染的急性乙型肝炎有3%―5%會轉變為慢性肝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大三陽”,還是“小三陽”,並不代表病情的輕重,僅僅是乙肝感染的標誌。

  (四)乙肝病毒攜帶者不等於乙肝患者,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健康人

  指南意見:乙肝病毒攜帶者雖然不是乙肝患者,但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健康人,仍應加強隨訪,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慢性乙肝患者都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人群。

  乙肝病毒感染者何時需要治療

  (一)“大三陽”、“小三陽”不是科學稱呼,只是多年來一種對乙肝病毒感染不同狀態的習慣俗稱。對大三陽、小三陽認知有以下不同,錯誤的觀點是:“大三陽”病情重,“小三陽”病情輕;“小三陽”沒有傳染性;自我感覺很好,不可能從“小三陽”就變成“大三陽”;只要是“大三陽”就應該抗病毒治療。正確的觀點是:判斷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是轉氨酶和肝穿刺檢查,而不是乙肝血清標誌物; HBVDNA是乙肝傳染性大小的參數,“小三陽”者若HBVDNA異常,也有傳染性; “大三陽”與自我感覺往往沒太多關聯;“大三陽”者如果轉氨酶、HBVDNA、肝穿刺檢查都正常,暫時不需要抗病毒治療。

  (二)體檢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怎麼辦

  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後,需要複查肝功、B超、HBVDNA定量、血常規、肝纖維化指標等,需要注意的是,轉氨酶正常只是判斷肝臟正常的一個指標而不是絕對指標。建議要定期體檢,把握抗病毒治療的時機,不能完全憑藉自我感受來判斷病情。

  (三)抗病毒治療的一般適應證

  指南推薦:

  1、E抗原陽性的患者,如果病毒複製量大於10的5次方;E抗原陰性的患者,HBVDNA大於10000拷貝/毫升,轉氨酶大於或等於正常值上限的2倍,則需要抗病毒治療。

  2、如果病毒複製量大於10的5次方,但轉氨酶小於正常值上限的2倍,肝穿刺如果提示有中度以上損傷,則也需要抗病毒治療。

  對達不到上述治療標準者,應監測病情變化,如持續HBVDNA陽性,且轉氨酶異常,也應考慮抗病毒治療。另外,對年齡較大(>40歲)的慢性乙肝患者,應該更加密切隨訪,必要時肝活檢明確炎症和纖維化,積極給予抗病毒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要因盲目追求表面抗原轉陰而浪費錢財,HBsAg陽性每年的自然轉陰率為2%左右,少數患者在服某種藥物後發現抗原轉陰很可能是自然轉陰,而非藥物作用。符合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經過藥物治療,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也非常低。所以,無論是乙肝患者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都不應盲目追求表面抗原轉陰。

  婚育、家庭生活和就業

  (一)乙肝病毒感染者能正常婚戀

  戀愛時,一方為乙肝病毒感染者,另一方應注射乙肝疫苗;結婚後,保護好家人最好的措施是乙肝疫苗注射;新生兒出生時做好預防注射。感染者也需要關注自己的健康,堅持隨訪,監測病情。

  (二)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對象有:新生兒、嬰幼兒、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易發生外傷者、有多個性伴侶和靜脈內注射病毒者、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

  在母嬰阻斷中,有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兩種藥物,主要方法是當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一個月後還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對乙肝表現為陽性的女性生育一定要在專科醫院進行母嬰阻斷,這種方法可將新生兒感染率控制在10%以內。對於孕婦的治療有不同的學術觀點,有人主張在妊娠後期進行免疫球蛋白注射,還有人主張在懷孕期間服用一些核苷類的藥物。

  臨床上,有5%的人群注射疫苗後未產生抗體,原因有:疫苗的劑量和純度;免疫方案;免疫力,如艾滋病、免疫性疾病、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者等;隱匿性感染。

  一般來講,表面抗體的滴度下降或測不出(陰性),應加強注射乙肝疫苗,因為機體具有記憶反應,能很快產生有效的抗體。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透析病人、癌症化療病人和骨髓或幹細胞移植病人,有加強免疫的必要。

  (三)乙肝病毒感染者就業事宜

  國家人事部、勞動部和衛生部已經聯合發通知,明確規定就業體檢中不得強制進行乙肝檢查。凡因體檢發現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不能作為不錄取或被辭退的理由。但是為了保護他人,減少感染,相關法律也明確指出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宜從事以下工作:幼托機構的保育工作、接觸血液的醫療工種、軍人、從事理髮或修腳等有潛在皮膚破損的服務業工作。

  堅持隨訪 監測病情

  (一)堅持隨訪的意義

  乙肝病毒的感染情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早期發現肝臟病理改變,防止病情惡化,尋找抗病毒時機,所以,定期隨訪,對自己負責任!

  (二)隨訪的內容及頻率

  1、肝功能檢查主要為丙氨酸轉氨酶和天冬氨酸轉氨酶。丙氨酸轉氨酶主要反映急性幹細胞損傷和判斷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指標,天冬氨酸轉氨酶主要反映肝臟損傷程度。

  2、乙肝DNA的檢測:乙肝DNA是病毒複製的直接指標,可以瞭解乙肝的傳染性,作為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指標,估計疾病的預後,正在抗病毒治療的患者,HBV-DNA檢測可以判斷抗病毒治療的效果以及監測是否發生耐藥,隨訪頻率為3-6個月或1年。

  乙肝DNA不可測是指乙肝病毒基因載量低於300拷貝/毫升,由於實驗室設備和試劑敏感度有差異,有的醫院的參考指標為1000拷貝/毫升或者500拷貝/毫升;進口試劑敏感度高於國產試劑;同一醫院的不同次檢查結果參考意義大於不同醫院的對比結果。

  3、B超的檢查:B超檢查的目的是瞭解肝、脾的形態學變化與門靜脈內徑寬度及有無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肝臟實質性腫瘤、脾腫大等,以決定治療方案。

  B超是一種無創傷性的診斷手段,接受此項檢查恐懼程度比較低,也可以發現較為嚴重併發症,但B超檢查只是有助於病情診斷,隨訪頻率為3-6個月或1年。

  4、CT和核磁共振檢查:如發現肝內小結節,為明確性質,應行電子計算機體層成像(CT)和磁共振檢查。CT的特點是能反映肝臟病理形態表現,如病灶大小、形態、部位、數目及有無病灶內出血、壞死等。核磁共振的特點是顯示假包膜、腫瘤內部結構、肝癌的邊緣和血管的侵犯以及辨別肝癌與肝硬化再生結節優於CT檢查。

  5、肝臟穿刺的活檢:肝臟穿刺又稱肝活組織檢查,主要適用於慢性肝炎的診斷。肝臟穿刺通常是使用一種特製的穿刺細針,穿入肝臟並在肝臟停留約1秒鐘,利用負壓吸引的原理,吸取少許肝組織,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肝組織的病變情況。40歲以上的感染者,必要時應進行肝穿刺活檢,以早期發現肝臟組織學病變。

如何對抗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文章
概述 我們大家對於乙肝這種疾病都不陌生了,同時乙肝可能因為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工作壓力、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造成惡化,導致肝癌的發生,所以出現乙肝後一定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多數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嬰幼兒期、少年時就已經出現,因為這個時期的人抵抗力低下,不能辨別乙肝病毒,就成為了乙肝病毒攜帶者,青年之後的患者多數因為飲食不當造成交叉感染導致。今天,我們講解一下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症狀,希望對大家進行科學
發布於 2023-03-31 03:27
0評論
傳播途徑:1、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乙肝傳播途徑中最常見的一種,比如輸血過程中被感染,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此現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絕。2、醫源性傳播:醫源性傳播也就是說在就醫的過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數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種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注射、接種、紋身等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或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為主要的
發布於 2022-12-08 05:27
0評論
降低孕婦體內HBV載量可減少HBV母嬰傳播,孕婦體內高水平HBV是發生母嬰傳播的高危因素。對HBeAg呈陰性的HBV感染孕婦,無需進行抗病毒治療預防母嬰傳播,也不能將孕婦HBeAg呈陽性進行常規抗病毒治療手段作為減少母嬰傳播的適應證。HBV感染孕婦所分娩新生兒經正規HBV預防後,仍有5%-15%發生慢性HBV感染。文獻報道,孕中、晚期採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療可減少母嬰傳播,但這些研究設計有缺陷
發布於 2022-12-08 05:37
0評論
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1、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HBeAg陽性者的治療指徵為HBVDNA≥104拷貝/ml,HBeAg陰性者為HBVDNA≥103拷貝/ml,ALT正常或升高。治療目標是延緩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償和HCC的發生。因需要較長期治療,最好選用耐藥發生率低的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可選擇: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阿德福韋酯10mg,每日1次口服;恩替卡韋0.5mg(對拉米夫定耐藥患者
發布於 2022-12-07 22:42
0評論
乙型肝炎病毒(HBV)為專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於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的進展,在肝外器官細胞也能檢出HBV-DNA。通過北京鴨乙肝肝病毒試驗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細胞複製的證據。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細胞內複製,有待深入研究。HBV感染者血清經電鏡檢查有3種病毒顆粒:①Dane顆粒(HBV顆粒),外殼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②小球形顆粒
發布於 2024-04-29 17:29
0評論
(1)早期嚴格臥床休息最為重要症狀明顯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原則,治療至症狀消失、隔離期滿、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經1~3個月休息,逐步恢復工作。 (2)飲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宜應含多種維生素,有足夠的熱量及適量的蛋白質,脂肪不宜限制過嚴。 (3)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療就是抗病毒治療另外就是以適當休息和合理營養為主,根據不同病情給予適當的藥物輔助治療,同時避免飲灑、使用肝
發布於 2024-04-29 17:35
0評論
屬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組長約3.2kb,為部分雙鏈環狀DNA。HBV的抵抗力較強,但65℃10h、煮沸10min或高壓蒸氣均可滅活HBV。環氧乙烷、戊二醛、過氧乙酸和碘伏對HBV也有較好的滅活效果。HBV侵入肝細胞後,部分雙鏈環狀HBVDNA在細胞核內以負鏈DNA為模板延長正鏈以修補正鏈中的裂隙區,形成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然後以cccDNA為模板,轉錄成幾種不同長度的mRNA,
發布於 2022-12-07 21:42
0評論
足月新生兒的HBV預防(表2)顯示:孕婦HBsAg呈陰性時,無論HBV相關抗體如何,新生兒按照“0,1,6個月3針疫苗接種方案”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不必使用HBIG治療。只要孕婦HBsAg呈陽性,新生兒須及時注射HBIG治療和全程接種乙型肝炎疫苗(0,1,6個月3針方案)。HBIG需在新生兒出生後12h內(理論上越早越好)肌內注射,其產生的保護性抗-HBs於15~30min即可發揮作用,並可維持4
發布於 2022-12-08 05:22
0評論
澳抗(HBsAg)陽性孕產婦可將HBV傳遞給子代。其主要發生在分娩中和分娩後,而垂直傳播(分娩前宮內感染)感染率<3%<span="">,多見於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呈陽性孕婦。篩查HBV血清學標誌物(俗稱為乙型肝炎兩對半)包括HBsAg、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BeAg、抗-HBe(乙型肝炎e抗體)、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體)。對其篩查的臨
發布於 2022-12-08 05:57
0評論
計劃妊娠的慢性HBV感染者,儘量由感染科或肝病專科醫師評估其肝功能。肝功能始終正常者可正常懷孕;肝功能異常者,經治療後恢復正常,且停藥超過6個月,複查肝功能正常後可妊娠。抗HBV治療時,部分藥物服用期內應採取避孕措施,以免增加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該治療對孕中、晚期孕婦無明顯影響,但孕期用抗病毒藥物必須慎重,應請專科醫師會診並告知患者用藥風險。
發布於 2022-12-08 05:5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