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血性脊髓血管病
急性起病,男性多於女性。
(1)脊髓短暫性缺血發作類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起病突然,持續時間短暫,不超過24小時,恢復完全,不遺留任何後遺症。間歇性跛行和下肢遠端發作性無力是本病的典型臨床表現,行走一段距離後單側或雙側下肢沉重、無力甚至癱瘓,休息或使用血管擴張劑後緩解,或僅有自發性下肢遠端發作性無力,反覆發作,可自行緩解,間歇期症狀消失。
(2)脊髓梗死卒中樣起病,脊髓症狀在數分鐘或數小時達高峰,因閉塞的供血動脈不同而分為:①脊髓前動脈綜合徵:以中胸段或下胸段多見,首發症狀常為突然出現病變水平的相應部位根性疼痛或遲緩性癱瘓,脊髓休克期過後轉為痙攣性癱瘓,痛溫覺消失而深感覺存在。尿便障礙較明顯,脊髓休克早期多為尿便瀦留,大便之後逐漸恢復,很少出現大便失禁,尿失禁在後期較為常見。 ②脊髓後動脈綜合徵:脊髓後動脈極少閉塞,即使發生也因側支循環良好而症狀較輕且恢復較快。表現為急性根痛,病變水平以下深感覺消失,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痛覺和肌力保存,無尿便障礙。③中央動脈綜合徵:病變水平相應階段的下運動神經元癱瘓、肌張力減低、肌萎縮、多無感覺障礙和錐體束損害。
(3)脊髓血管栓塞少見,與腦栓塞病因相同,臨床表現為根痛、下肢單癱或截癱、尿便瀦留等。轉移瘤所致的脊髓血管栓塞,由於伴發脊髓和椎管內的廣泛轉移,病程進展較迅速。
2.脊髓出血
很少見,可分為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或髓內出血,均可突然出現劇烈的背痛、截癱、尿便障礙,病變水平以下感覺缺失等急性橫貫性脊髓損傷的表現。
脊髓蛛網膜下腔出血表現為突然背痛、腦膜刺激徵和截癱等;如今為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可能只有背痛而無脊髓受壓的表現。
3.脊髓血管畸形
通常發生於男性,男女比例約為9:1。最常見的發病年齡是30~70歲。疾病的發生常與外傷、運動、懷孕和月經有關。最常見的部位是胸段和腰段的背側和背外側。以突然發病和症狀反覆出現為特點。多數患者以急性疼痛起病,有不同程度的截癱、呈根性或傳導性分佈的感覺障礙及尿便障礙,少數以脊髓蛛網膜下腔出血為首發症狀。動靜脈畸形症狀的週期性加劇與妊娠有關,可能與妊娠期內分泌改變使靜脈壓增高有關。
脊髓血管畸形發展緩慢,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診斷較為困難。
4.脊髓靜脈疾病
脊髓靜脈系統疾病較動脈性疾病少見。表現為突發背痛、下肢單癱或截癱、尿便瀦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