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治療
明確膀胱癌之後,不用懷疑,治療方式一定選擇手術治療。一般來說,膀胱癌的治療可以通過尿道插入操作鏡,鏡子進入後,對腫瘤用電流進行切割,手術全程痛苦小,患者身上無任何傷口瘢痕,術後將切除的腫瘤進行病理檢查,根據情況進行後續治療。
膀胱與其他臟器相比,有個最大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是人體重要液體——尿液的排出中轉站,腎臟產生尿液後,必須要經過輸尿管,進入膀胱,才能傳到尿道,進而流出體外。而對於膀胱癌的患者來說,隨著病情的進展,基本都要發展到切除膀胱這一步,甚至一些患者一發現膀胱癌,就是病情非常晚期,很快就要進行膀胱切除手術。膀胱切除後,輸尿管與膀胱的通道被切斷了,尿液就不能順利流入尿道了,因此,絕大多數的情況,醫生會將輸尿管提至皮膚外,讓尿液直接改道,流出體外。
一般來說,拒絕接受膀胱全切除的病人,即使採用了最優化最合理的其他輔助治療方案(包括多次電切手術、放療、化療),一般也均會在2-3年左右發生局部或全身多發轉移,5年生存率只能維持在40%-50%左右,很少可以達到10年生存;而如果接受了膀胱全切除,則5年生存率可迅速升高至70%-80%左右,幾乎翻了一番,10年生存率也可以超過50%。
膀胱癌的預防
1、保持合理的膳食結構
平時要注意適當多攝食蔬菜、水果,保證機體足夠的維生素與微量元素,以利分解體內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同時也應儘量少吃肉類食品,大量攝入脂肪、膽固醇、油煎食物和紅肉可能增加膀胱癌的風險,因肉類食品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可產生類似苯胺和聯苯胺結構的物質。實驗證明,這些物質均易誘發膀胱癌。有研究顯示,攝入較多的豆類食品、蘇打水可能增加膀胱癌的風險。
2、戒菸、限酒
吸菸是目前最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險因素,有30%~50%的膀胱癌由吸菸引起,吸菸可使膀胱癌的危險率增加2~4倍。香菸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種特異性亞硝胺類毒性致癌物,甚易誘發膀胱癌。持續吸菸者尿中致癌物色氨酸代謝增加,而吸菸一旦停止,則色氨酸水平回覆至正常。大量吸菸者,其尿中致癌物的濃度較高。當然,被動吸菸者也會深受其害。不吸菸者更不要去學吸菸。所以僅從預防膀胱癌的角度,也要下決心戒菸。另外,雖然有關酒精和膀胱癌關係尚不明確,但是有研究顯示,飲酒者的膀胱癌的發病率是不飲酒者的2.53倍。
3、加強職業防護
膀胱癌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險因素為長期接觸工業化學產品,約20%的膀胱是由職業因素引起的。醫生髮現,長期接觸芳香胺類物質,如橡膠、塑料和化學藥品的人群,易患膀胱癌,其發病危險與接觸芳香胺類物質時間長短、劑量大小與密切程度成正比。職業性致癌物進入機體後,經代謝分解,某些致癌成分作為廢棄物隨尿液貯入膀胱,由於尿在膀胱內停留時間較長,久而久之,膀胱黏膜受致癌因子的長期、反覆刺激,容易惡變。因此,應加強職業防護,改善勞動保護設施,儘量防止致癌物經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
4、消除局部炎症等促癌因素
及早治療慢性膀胱炎、膀胱結石、結核和異物等疾病,或消除局部刺激因子,可有效預防膀胱惡變。膀胱內的物理、化學或生物不良因子,若長期刺激膀胱黏膜,會導致細胞異型增生、單層扁平上皮組織轉化、囊性組織轉化或腺性組織轉化等,最終惡變為膀胱癌。還有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病等,久治未愈,也可引起膀胱癌。
5、多飲水,勤排尿
平時應養成多飲水、多飲茶、勤排尿的習慣。一般應每1~2小時排尿一次。尿量多能降低膀胱內尿液中致癌物的濃度,減少對膀胱黏膜造成傷害。另外,飲水越少,排尿間隔時間必然延長,這就會給某些細菌,如大腸桿菌等,在膀胱內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尿中細菌濃度的增加,不僅可誘發膀胱炎,也會對膀胱黏膜持續產生刺激作用,進一步加重對膀胱壁的損害,導致膀胱癌。資料已表明,膀胱癌患者大多是平時少飲水、少喝茶的人。因此,不僅要多飲水喝茶,而且要勤排尿,千萬不能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