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15 07:49

  心衰病情不易穩定的原因在於,器質性改變發生的心臟病本身不易消除,如果再有誘發因素存在,就會趁機殺“回馬槍‘----引起心衰復發。為此,處於心衰恢復期病人應注意:

  a情緒:情緒緊張,激動,大喜,大悲等將給病人蒙上一層陰影。因上述情況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大量分泌,結果使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心衰就易”捲土重來“。對待疾病最佳態度應是”既來之,則安之“,保持情緒穩定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心血管內科趙玉英

  b飲食:暴飲暴食也是恢復期病人大敵。因胃部飽脹,可使膈肌升高,影響心肺功能,易促使心衰再次發作。心衰恢復期病人的飲食原則應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質或軟食為主,並少食多餐,適當限制鈉鹽。

  c休息:少數冠心病病人在恢復期,自以為“心衰已過”,不會再有問題,盲目加大活動量。因勞累過度,使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誘發和加重心力衰竭的例子不乏其人。其實,恢復期病人雖不可長期與病床為伴,但也應注意充分休息,根據具體情況,”動靜結合“----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待心功能確實恢復穩定後,再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d感染:罹患病毒或細菌感染,均可損害心肌收縮力,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為最常見。如風溼活動為誘發風溼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主要誘因,也與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心臟病人注意保護自己,預防各種感染至關重要,一旦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等應及時徹底治療。

  e服藥:恢復期病人心臟代償功能雖有所恢復,但並非就可以”高枕無憂“仍需遵循醫囑使用藥物維持,如強心劑,利尿藥等。個別患者自以為”久病成良醫“,隨心所欲地用藥,以至過量,不足或過早停藥,心力衰竭也許會找上門來.

心力衰竭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慢性心衰(chf)的治療已從利尿、強心、擴血管等短期血流動力學/藥理學措施,轉為以神經內分泌抑制劑為主的長期的、修復性的策略,目的是改變衰竭心臟的生物學性質。 1.病因治療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調脂藥物進行冠心病二級預防; 2.改善症狀 根據病情調整利尿劑、硝酸酯和強心劑的用法用量; 3.正確使用神經內分泌抑制劑 從小劑量增至目標劑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劑量。 4
發布於 2023-01-14 01:52
0評論
1、輕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體力活動。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臥床休息為主;心功能改善後,應適當下床活動,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2、減輕胃腸道負擔,宜少量多餐,適當控制每日進食總量。宜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不宜超過5克(1錢);忌食鹽醃製食品及含鹽炒貨。3、嚴禁菸、酒,不喝濃茶或咖啡。4、嚴格按醫囑服藥,不得隨便改變藥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別在服用利尿劑和地高辛時更應如此,以免發生不良後果。5、感冒、腹
發布於 2023-03-15 07:36
0評論
1.每日嚴格記錄出入量,入量包括:食物、飲水量、水果、蔬菜,出量包括:24小時尿量、大便量、嘔吐量、胸水及腹水抽出量。 2.應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清談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製品、魚類,少吃煎炸、動物脂肪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多吃蔬菜,尤其是綠色蔬菜。 3.飲食不易過飽,忌暴飲暴食,少飲咖啡及濃茶。 4.限制鈉的攝入,是控制心衰的最適當的方法。正常人每日需鹽量10克左右,輕度心衰患者可控
發布於 2023-10-28 21:52
0評論
1、增強利鈉肽系統利鈉肽,靜脈輸注BNP具有較強的排鈉、利尿、擴張血管,抗有絲分裂、抗去甲腎上腺素NE、腎素、醛固酮的效應,並能在心肌舒張過程中起鬆弛作用。血漿BNP水平的高低可作為左室收縮舒張功能不全病人診斷、治療評估及預後估測的指標。重組人腦利鈉肽recombinanthumanBNP,rhBNP為一合成肽,作用與內源性BNP相似,用於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短期住院治療,安全性較好,其特點是
發布於 2023-10-30 02:09
0評論
左心衰竭肺淤血時,有些巨噬細胞吞噬了紅細胞並將其分解,胞漿內形成含鐵血黃素,此時這種細胞稱為心力衰竭細胞。又稱心衰細胞。 如慢性肺淤血時,肺泡腔中可見肺泡巨噬細胞吞噬紅細胞形成的心衰細胞。但並不是所有肺淤血都能見心衰細胞,只有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才能見到。 左心衰竭時,左心腔內壓力升高,阻礙肺靜脈迴流,造成肺淤血。肺淤血患者臨床上表現為明顯氣促、缺氧、發紺,可出多量漿液性白色或淡粉紅色泡沫痰等症狀
發布於 2024-11-27 22:39
0評論
1、心力衰竭飲食的注意事項 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少刺激。禁用濃茶、咖啡或辣椒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要少量多餐,不宜過飽,以免加重心臟負擔,要控制每天的食鹽量(每天不超過5g),水分也不宜過多(大約500-1000ml左右),心力衰竭時,病人出現水腫的原因是靜脈和微血管淤血,細胞外液增加和鈉鹽瀦留,因此,適當控制鈉鹽攝入極為重要。 2、心力衰竭服藥的注意事項 第一,服用洋地黃類藥物時,應
發布於 2024-04-23 15:16
0評論
1、適當控制水的攝入: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專家說: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瀦留主要繼發於納的瀦留。身體內瀦留7克氯化鈉的同時,必須瀦留1升水,才能維持體內滲透壓的平衡,故在採取低鈉飲食時,可不必嚴格限量進水量。事實上,攝入液體反可促進排尿而使皮下水腫減輕。對於嚴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腎功能減退的患者,由於排水能力減低,故在採取低鈉飲食的同時,必須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否則可能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癥,這為頑固性
發布於 2024-04-23 15:10
0評論
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和液體瀦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腫)。 1.急性心力衰竭 (1)早期表現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徵兆為心功能正常者出現疲乏、運動耐力明顯減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繼而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高枕睡眠等;檢查可見左心室增大、舒張早期或中期奔馬律、兩肺底部有溼囉音、幹囉音和哮鳴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礙。 (2)急性肺水腫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發展至危重狀態。突發
發布於 2024-04-23 14:56
0評論
一、原發性心肌損害 1、缺血性心肌損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種類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導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最為常見。 3、心肌代謝障礙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為常見,其他如繼發於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低的心肌病,心肌澱粉樣變性等。 二、心臟負荷過重 1、壓力負荷(後負荷)過重:見於高血壓、主動脈瓣狹窄、肺
發布於 2024-04-23 15:03
0評論
1.急性心力衰竭 是指急性發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異常所致的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臟負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驟降、肺循環壓力升高、周圍循環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環充血而出現急性肺淤血、肺水腫並可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綜合徵,以左心衰竭最為常見。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礎上急性加重或突然起病,發病前患者多數合併有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可表現為收縮性心衰,也可以表現為舒張性心衰。急性心衰常危及
發布於 2024-08-07 11:2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