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16 21:12

  調理痛經、活血祛瘀的泡腳藥方:丹參、赤芍、澤蘭、王不留行、當歸、大黃、牛膝、川芎。

  改善風溼疼痛的泡腳藥方:老薑、肉桂、牛膝、秦艽、澤蘭、桑枝、獨活、赤芍、徐長卿、防己。

  改善腎虛的泡腳藥方:陽起石、菟絲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芡實。

  改善亞健康的泡腳藥方:黨參、北芪、茯苓、白朮、川芎、陳皮、石菖蒲。

  改善睡眠的泡腳藥方:五味子、川芎、石菖蒲、香附、夜交藤、鬱金、茯苓、柴胡。

  改善腳氣的藥方:苦參、黃柏、大黃、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膚子、石菖蒲、蒲公英。

中藥泡腳有哪些藥方相關文章
泡腳中藥方推薦僅供參考,不做處方)1,主治:腰痛、腎虛腰痛、腿漆無力、遇勞更甚者用藥:肉桂50g,吳茱萸100g,生薑150g,蔥頭50g,花椒80g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鐘,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鐘,每日一次。 2,主治:失眠用藥:吳茱萸40g米醋(白醋)適量用法: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3,主治:神經衰弱用藥:夜
發布於 2023-06-13 09:42
0評論
1、枸杞子每日30克,沖茶服,早晚各1次,連用7周,用藥無禁忌,一般1個月後體重可下降2.6千克。 2、馬尾連、茯苓、白朮、忍冬藤、大腹皮、生大黃。此方適用於肥胖者溼熱互結在腸胃,以化濁利溼通便。 3、幹荷葉100克,山楂250克,浙貝母100克,皂夾(火制)圖克,生大黃50克,陳皮50克,上藥研細末為1療程劑量。每日取幹藥50克,用開水浸泡,取汁300毫升,每日分2次服,1個月1療程。 4、茵
發布於 2024-10-24 01:44
0評論
睡覺前泡熱水腳20分鐘,或熱水裡加生薑片泡腳,睡前也可以喝杯熱牛奶,如果是女性,平時可以吃點紅棗,紅參,桂圓之類的補血食物,這些都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使腳暖和. 睡覺時腳冷大多是因為下肢的血液循環不好引起的,大多數人是因為靜脈血液迴流不暢,影響動脈供血,動脈供血不足,營養物質運輸不過去,不能進行有機物質氧化供能,產生熱量,所以腳冷。中醫一般認為屬於下焦虛寒。
發布於 2024-08-01 21:49
0評論
“熱水泡腳,加點中藥”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理療保健方法。中藥泡腳不僅可以通暢血脈,禦寒保健,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減肥。 中藥泡腳秘方: 秘方一:冬瓜皮+中藥泡腳減肥秘方 配方: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 做法:水煮去渣後,混入足浴盆內浸泡雙足每次30-40分鐘,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為一療程。 秘方二:紅花、蘇木、牛膝泡腳減肥秘方 配方:紅花、蘇木、牛膝,每種各100g 功
發布於 2023-10-10 23:25
0評論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特殊人群泡腳時間長致暈厥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因為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後,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
發布於 2024-12-16 21:19
0評論
概述 在冬天很多人都會喜歡泡腳,泡腳有利於身體的健康,實際上在夏天泡腳也是有很多的好處,很多人在泡腳的時候會選擇一些中藥,中藥泡腳需要根據不同的中藥性質達到不同的效果,那麼,夏天中藥泡腳可以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步驟/方法: 1、 夏天也可以選擇一些中藥泡腳,因為在夏天的時候,我們體內的溼氣也較重,可以選擇一些祛溼的中藥進行泡腳,能夠有效的祛風除溼,我們腳底有很多的穴位,經常泡腳也有效的緩
發布於 2022-11-19 17:06
0評論
概述 風溼性疾病的患者會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的症狀,可以選擇使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進行調理,有效的避免出現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的現象,對風溼性疾病的輔助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風去溼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其實很多中藥具有一定的養生保健的作用,但是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之後,由醫生進行合理的調整,不要擅自使用藥品。 步驟/方法: 1、 有的患者如果出現了明顯的身體不適和關節疼痛的現象,
發布於 2022-11-23 10:32
0評論
一、用甚麼泡腳治失眠? 睡眠煩惱是很痛苦的事情,不僅白天無精打采,還會導致身體狀況下降。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在冬季堅持泡腳和足部按摩,對治療失眠效果很好。自己在家泡泡腳,不僅可以節省去“洗腳城”的時間,我們瞭解到自己身體的情況,都能夠自己結合醫師的建議配好中藥方,然後“對症下藥”地泡腳。 1、醋泡腳 提起米醋,大家都知道它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用它能做出各種味美可口的飯菜,但對於它的保健功
發布於 2025-01-03 07:52
0評論
①治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遣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默冷,若自汗出者: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熱,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白虎湯) ②治溫病初得,其脈浮而有力,身體壯熱,並治感冒初起,身不惡寒而心中發熱者:生石膏二兩(軋細),生粳米二兩半。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爛熱,約可得清汁兩大碗,乘熱
發布於 2023-10-07 22:24
0評論
概述 表弟今年槓桿16歲,正式出青春歲月大好時期,但是前不久這孩子生病了,我們都很擔心,開始的時候是有一些關節炎關節腫痛的症狀,後來還出現了環形的紅斑,遍及四肢,於是趕緊帶他去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後說這是風溼熱,是需要及時的治療的,我們一直好事比較相信中醫的,所以在這裡需要一些幫助和建議,請問一下風溼熱中藥藥方有甚麼 步驟/方法: 1、 風溼熱呢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全身性結締組織的非化膿性疾病,
發布於 2024-05-27 22:4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