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20 14:15

  幫助孩子打嗝

  試著讓寶寶在吃奶的間隙,比如吃了一半的時候停下來,給他拍拍嗝。讓寶寶豎直後背地坐在你腿上,輕輕地拍他的背,直到他打了嗝。還有一些拍嗝的姿勢,不是很常用,不過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將寶寶略微傾斜地擱置在你的前臂上,讓寶寶的臉揹著你,從而使他的的雙腿騎跨在你的胳膊肘的同時,下巴被託放在你的手上。

  還有一個可供選擇的方式是:讓孩子仰臥在床,幫助他輕緩地蹬腿,就像蹬踏自行車的模樣,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必須要等到餵奶之後至少一個半小時,才能嘗試這種方法。

小兒腹脹如何消氣相關文章
按摩方法一 (1)患兒仰臥位,家長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後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陰陽30次。 (2)患兒仰臥,摩中脘5分鐘,點揉水分穴1分鐘。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鐘。 按摩方法二 (1)患兒仰臥,家長用拇指運內八卦100次,推板門200次。 (2)患兒仰臥,家長用大魚際;順時針摩中脘5分鐘,然後分腹陰陽50次。 (3)按揉天樞、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鐘。
發布於 2024-12-20 14:08
0評論
1、儘量避免進食一些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在母親節制飲食期間,孩子的症狀仍然時好時壞的話,便說明母乳不是引起孩子脹氣的原因。但如果母親通過節制飲食後,孩子的脹氣有所減輕,那麼,媽媽就應該遠離那些脹氣食物。 2、如果孩子是用配方奶粉餵養,可以嘗試換一下其他牌子的奶粉。如果孩子對乳糖不吸收,那麼,在選擇奶粉時要特別注意一下外包裝上奶粉的營養配方,儘量選擇那種不含乳糖、豆質的或低
發布於 2023-04-21 09:35
0評論
如是母乳餵養的話,媽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進食。是不是你今天午飯吃了玉米或者是辛辣的涼麵?也許它們正是下午讓你寶寶肚子難受的罪魁禍首!如果你懷疑自己的進食可能正是罪魁禍首的話,那麼,哺乳的媽媽們就應該將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類、花菜以及辛辣食物從你日常的飲食中剔除掉,然後隨時觀察孩子的症狀是否有所改善。專家指出:“如果在母親節制飲食期間,孩子的症狀仍然是時好時壞的狀況,便說明母乳不是孩子脹氣的原因。
發布於 2023-04-21 09:15
0評論
1、適度補充高纖維食物。高纖維食物並非只會導致“腹脹”,有時恰恰相反,反而有減輕“腹脹”之效,特別是在攝入高脂食物後。這是因為,高脂食物難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腸胃裡逗留時間也往往較長,而一旦有纖維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統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2、可使用金桔、山楂等理氣、解鬱的食物。 3、應避免進食含氣的食物,例如蛋奶類,打起泡沫的奶油、打起泡沫的加糖蛋白,還有汽水。有些人認為喝汽水能助人打嗝,其
發布於 2024-12-20 14:01
0評論
一、小兒腹脹食療方 1、蘿蔔酸梅湯 鮮蘿蔔250克左右,切薄片;酸梅二粒。加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取汁加少許食鹽調味飲用。有寬中行氣,化積滯,下氣生津,清熱化痰作用。適用於飲食積滯或進食過飽引起的胸悶,燒心,腹脹,脅痛,煩躁,氣逆等症。 2、治腹脹、厭食 取冬瓜皮100克,鯽魚1條共煮,燉爛服食,隔日1次,連用3~5次。 3、鵪鶉粥 鵪鶉1只去毛及腸雜,切小塊,大米100克,同煮粥,用適量油鹽
發布於 2023-04-21 09:28
0評論
1.少食易在腸胃部製造氣體的食物如土豆麵食、糖等,都易在腸胃部製造氣體,最後導致腹脹。 2.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硬煎餅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腸裡滯留的時間也較長,可能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 3.良好進食習慣改變狼吞虎嚥的習慣因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容易帶吞進不少空氣;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 4.防止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鬱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
發布於 2023-04-21 09:21
0評論
一、臨床表現 患兒多有急或慢性病容,腹部隆起高出於胸部,嚴重的腹脹可影響呼吸,不能平臥。 氣脹也有兩種情況,一般是胃腸脹氣,但也有少數是氣腹,這兩種情況,除通過立位X線檢查膈下積氣外,臨床上腹部輕淺的拍診可感到氣腹較空軟,而腸內脹氣可摸到腸形。 二、相關檢查 1、腹部檢查 輕叩腹部,鼓音為氣,實音為實性腫物,實音同時有傳導性震顫為積液,腹部聽診機械性腸梗阻時腸鳴音亢進,麻痺性腸梗阻則腸鳴音減弱或
發布於 2024-01-21 08:26
0評論
小兒腹脹西醫治療 一、機械性腸梗阻引起的腹脹: 凡疑有腸梗阻的患者都應住院治療,急性腸梗阻的治療和診斷必須同時進行。治療應根據這樣一個事實,手術對明確絞窄性梗阻的診斷是必需的。 二、功能性腸淤脹: 1、病因治療 使用抗菌藥、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 2、對症治療 (1)禁食,胃十二指腸減壓: 減少吞嚥氣體的積存,吸出消化道內滯留的氣體和液體,減低腸道內壓力,使腸肌得以休息,等待恢復功能。 (2)
發布於 2024-12-20 13:47
0評論
腹脹是一種臨床症狀,在正常情況下,2歲以上小兒與成人一樣,除胃與結腸外,小腸內均無氣體,新生兒小腸內正常均應充氣,無積氣則多為病理現象。特別是飽食後全腹膨脹,常高出劍突,飢餓時則腹部空癟,如果持續膨脹不癟,並有張力則可認為是腹脹。 患兒多有急或慢性病容,腹部隆起高出於胸部,嚴重的腹脹可影響呼吸,不能平臥。腹部檢查:輕叩腹部,鼓音為氣,實音為實性腫物,實音同時有傳導性震顫為積液,腹部聽診機械性腸梗
發布於 2024-12-20 13:54
0評論
一、發病原因 一般腸道內氣體主要來源於嚥下的氣體及消化道內產生的氣體(特別是細菌發酵產氣),腸道內液體的來源有唾液、胃液、膽汁、胰液、小腸液等。健康人這些液體和氣體經過正常消化過程均能重吸收或部分排出。 發生腸內積氣積液,主要有3種情況:機械性腸梗阻、功能性腸淤張(麻痺性腸梗阻)、腹腔積液。引起腹脹的病因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1、胃腸道疾病 (1)胃部疾病:常見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擴張
發布於 2024-01-21 08:1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