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25 21:25

  對易感性的預測雖做了大量的探索,但尚未發現較理想的方法。筆者認為低氧通氣反應、肺阻抗微分波、肺彌散能力、最大運動後的氧飽和度的變化等,對預測高原病有一定價值。進入高山前應對心理和體質進行適應性鍛鍊,如有條件者最好在低壓艙內進行間斷性低氧刺激與習服鍛鍊,以使機體能夠對於由平原轉到高原缺氧環境有某種程度的生理調整。目前認為除了對低氧特別易感者外,階梯式上山是預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穩妥、最安全的方法。筆者建議,初入高山者如需進4000m以上高原時,一般應在2500~3000m處停留2~3天,然後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過600~900m。到達高原後,頭兩天避免飲酒和服用鎮靜催眠藥,不要作重體力活動,但輕度活動可促使習服。避免寒冷,注意保溫,主張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複方黨參,舒必利等藥對預防和減輕急性高原病的症狀可能有效。

高原腦水腫的預防護理相關文章
(1)吸氧:採取持續加壓給氧,氧流量為2-4升/分,嚴重病人可間斷加大到4-6升/分,直到病人清醒。若昏迷嚴重並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可給予人工呼吸機正壓給氧和輔助呼吸。 (2)低溫療法:用冰水袋放置在病人的頭頸、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使體溫降低正常以下,這樣可以降低機體的耗氧量,對缺氧的腦組織有保護作用。 (3)脫水劑的應用:脫水劑可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改善腦循環。 常用的藥物:①地塞米松
發布於 2024-12-25 21:46
0評論
預防高原腦水腫具體措施如下: (1)乘車進入高原者,最好是進行階梯式進入。 (2)在行進至高原途中,應注意保暖,防寒。 (3)剛進入高原環境,應加緊休息,不宜進行中等強度以上的體力勞動及劇烈運動,以免增加機體的耗氧量。 (4)加強衛生宣傳教育,使進入高原人增加對該病的防治知識,消除緊張、恐慌的心理。
發布於 2024-12-25 21:32
0評論
高原腦水腫的發病率與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時間以及體質等有關。一般來講,平原人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時約50%~75%的人出現急性高原病,但經3~10天的習服後症狀逐漸消失。多數醫者認為,該病的發生老年人低於青年人,女性低於男性;急性高原病的發生率與男性的體重指數(體重/身高2)呈正相關(p<0.05),與女性的體重指數無關,說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治療 該病多半發生在特高海拔地
發布於 2024-12-25 21:39
0評論
⒈症狀 高原腦水腫的病理實質是腦水腫,臨床表現為一系列神經精神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頭痛,嘔吐,嗜睡或虛弱,共濟失調和昏迷。根據該症的發生與發展,有人把高原腦水腫分為昏迷前期(輕型腦水腫)和昏迷期(重型腦水腫)。 昏迷前期表現:多數病人於昏迷前有嚴重的急性高原病症狀,如劇烈頭痛,進行性加重,頻繁嘔吐,尿量減少,呼吸困難,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反應遲鈍,隨即轉為昏迷。有極少數病人無上述症狀而直接
發布於 2024-12-25 21:19
0評論
1、室溫保持在18~21℃,溼度55%為宜,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病房空氣流通,為病員提供一個安靜、整潔、舒適、安全的治療康復環境。 2、飲食應易開腦竅、通經絡、健脾益腎、填精益腦、強身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3、作好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作到親切、熱情、耐心地照顧病員詳細瞭解病員的病情、家庭、社會環境,幫助病員及家屬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變被動為主動,創造出一個接受治療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
發布於 2023-07-06 05:54
0評論
新生兒腦水腫屬於繼發性病理過程,全身系統性疾病如嚴重洗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肝病、休克、中毒代謝性疾病等使機體內環境發生改變,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腦的微循環與腦細胞代謝障礙,可可能引起腦水腫。所以它是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問題。在神經外科方面,腦病疾病如顱腦損傷、顱內佔位性病變、炎症、腦血管病、腦寄生蟲病、腦先天性疾病等,經常繼發性水腫,繼發性水腫,往往關係到顱內疾病過程和預後,更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布於 2023-03-17 12:12
0評論
腦水腫多由於顱內疾病或全身疾病造成,預防腦水腫應針對病因進行及時處理健康人在進入高原時容易發生高原腦水腫預防高原腦水腫具體措施如下: (1)在進入高原前應作全面的健康檢查,對患有嚴重的心肺疾病,影響肺功能和血流系統疾病者,以及經吸入低氧高二氧化碳濃度混合氣體作高原模擬實驗,結果有通氣不良者,均不宜進入高原 (2)臨進入高原前1-3周內,應加強耐氧訓練,如進行長跑、爬山、打球等體育鍛煉 (3)進入
發布於 2024-03-26 21:28
0評論
概述 我家住在農村,我有個鄰居,鄰居家有個小孩子,不大,總是很調皮,最近幾天看到鄰居家的孩子有腦水腫的疾病,感到十分傷心,而鄰居家阿姨也告訴我一些小孩的腦水腫的護理方法,下面分享一下吧。 步驟/方法: 1、 首先我們應該盡心呵護小寶寶,給小寶寶營造一個優越的環境,條件如下:室溫保持在18~21℃,溼度55%為宜,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病房空氣流通,為寶寶提供一個安靜、整潔、舒適、安全的治療康復環
發布於 2022-11-25 09:28
0評論
需到高原地區工作的人員,應通過仔細的體檢,檢查是否患有不適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 從低海拔地區到高海拔地區要階梯上升,逐步適應。 必須快速到達3000米以上地區時應攜帶氧氣裝備及預防藥物。如利尿劑、鎮靜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等。也可在進高原之前兩天開始服用複方黨參片,每天8片,可以使高原反應減少80%。 飲食儘可能吃高糖的食品,結構調整為第一碳水化合物、第二脂肪、第三蛋白質,有條件的多攝入液體
發布於 2024-01-17 13:33
0評論
腦水腫是指腦內水分增加、導致腦容積增大的病理現象,是腦組織對各種致病因素的反應。可致顱內高壓,損傷腦組織,臨床上常見於神經系統疾病,如顱腦外傷,顱內感染(腦炎,腦膜炎等),腦血管疾病,顱內佔位性疾病(如腫瘤),癲癇發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 腦水腫使顱內壓增高,顱內壓增高又可加重腦水腫,發展至一定程度,即可使腦組織發生功能與結構上的損害。如果不能及時診斷和處理,腦水腫加重,或由局
發布於 2024-12-19 00: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