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28 23:58

  臨床表現:症狀,體徵及臨床經過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但病情輕、病程短。發熱為稽留熱或弛張熱型,體溫一般為38~40℃,持續6~14日,最短4日,最長25日。皮疹少,多為充血性,約1/4~1/3病例可無皮疹,1/2~2/3的病例有脾腫大。神經系統症狀較輕,大多僅有頭暈、頭痛、部分可有失眠、聽力減退等。但煩躁不安、譫妄或昏睡、昏迷等少見。可有心動過緩或輕度低壓血壓。

  大多急驟起病,少數有1~2天的前驅症狀如疲乏、納差、頭痛等。呈稽留或弛張熱,於病程第1周達高峰,一般在39℃左右,伴全身痠痛、顯著頭痛、結膜充血等,部分病例有關節痛而影響行動,頭痛常可由眶後痛所致。熱程一般為9~14天,大多漸退。

  約50%~80%患者出現皮疹,多見於第4~7病日。初發生於胸腹,24h內遍佈背、肩、臂、腿等處,臉、頸、足底、手掌一般無疹。開始為斑疹,粉紅色,直徑1~4mm,按之即退;繼成斑丘疹,色暗紅,按之不即消失。疹於數日內消退。極少數病例的皮疹呈出血性。

  中樞神經系症狀除頭痛、頭暈、失眠、聽力減退、煩躁不安等外,腦膜刺激徵、譫妄、昏迷、大小便失禁等均屬偶見。咳嗽見於過半數病例,肺底偶聞羅音,部分患者訴咽痛和胸痛。大多有便秘,噁心、嘔吐、腹痛等也有所見。黃疸在某些系列中的發生率較高,但均屬輕度;脾腫大見於過半數病例,肝腫大者較少。心肌很少受累,偶可出現心動過緩。併發症以支氣管炎最多見,支氣管肺炎偶有發生。其他併發症有腎功能衰竭。

斑疹傷寒病人臨床上有哪些症狀相關文章
(一)潛伏期:流行性斑疹傷寒一般潛伏期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發病時間可提前。前驅症狀不明顯,有的只有低熱、頭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傷寒潛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狀和體徵: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的症狀和體徵主要為四項,即發熱、頭痛、皮疹和淋巴結腫大。 (三)物理檢查:最常見的體徵為脾腫大。 (四)併發症:中耳炎、腮腺炎、細菌性肺炎是常見的併發症,有的可出現陰囊、陰莖、陰唇腫脹和壞疽。
發布於 2024-02-09 10:50
0評論
1.控制傳染源主要是滅鼠。應發動群眾,採取綜合措施,用各種捕鼠器與藥物滅鼠相結合。常用的滅鼠藥物有磷化鋅、安妥和敵鼠等。 2.切斷傳播途徑防止被恙蟎幼蟲叮咬,於發病季節應避免在草地上坐臥、曬衣服。在流行區野外工作活動時,必須紮緊衣袖口和褲腳口,並可塗上防蟲劑,如鄰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 3.提高人群抗病力尚無可供人群應用的斑疹傷寒疫苗。初步研究顯示,斑疹傷寒立克次體中分子量為56×103
發布於 2024-12-28 23:44
0評論
由立克次氏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分流行性斑疹傷寒和地方性斑疹傷寒。前者又稱蝨型斑疹傷寒,由普氏立克次氏體引起,經人蝨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後者又稱蚤型斑疹傷寒或鼠型斑疹傷寒,由莫氏立克次氏體引起,經鼠蚤傳播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為5~21天,多為10~12天。表現有起病急,寒戰、高熱、劇烈頭痛、肌肉疼痛及壓痛,尤以腓腸肌明顯,顏面潮紅、眼球結膜充血,精神神經症狀如失眠、耳鳴、譫妄、狂躁,甚至昏迷。可有
發布於 2024-12-29 11:41
0評論
傷寒與斑疹傷寒是病原體不同的兩種疾病。由於兩者都有持續發熱、出疹等共同症狀,直至18世紀傷寒與斑疹傷寒仍歸屬一類。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有持續發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肝脾腫大、玫瑰疹、白細胞減少等,並可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傷寒的病死率約為1%,主要死於併發症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而斑疹傷寒是由一種叫立克次氏體的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立克次氏體是介於最小細菌(巴
發布於 2024-12-29 12:08
0評論
傷寒與斑疹傷寒是病原體不同的兩種疾病。由於兩者都有持續發熱、出疹等共同症狀,直至18世紀傷寒與斑疹傷寒仍歸屬一類。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有持續發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肝脾腫大、玫瑰疹、白細胞減少等,並可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傷寒的病死率約為1%,主要死於併發症。 而斑疹傷寒是由一種叫立克次氏體的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立克次氏體是介於最小細菌(巴爾通氏體)與病毒之間
發布於 2024-02-09 11:10
0評論
(一)潛伏期 流行性斑疹傷寒一般潛伏期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發病時間可提前。前驅症狀不明顯,有的只有低熱、頭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傷寒潛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狀和體徵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的症狀和體徵主要為四項,即發熱、頭痛、皮疹和淋巴結腫大。 (三)物理檢查 最常見的體徵為脾腫大。 (四)併發症 中耳炎、腮腺炎、細菌性肺炎是常見的併發症,有的可出現陰囊、陰莖、陰唇腫脹和壞疽。
發布於 2024-12-29 11:54
0評論
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呈圓形、橢圓形或短桿狀,大小為(0.3~0.6)μm×(0.5~1.5)μm,革蘭染色呈陰性,吉姆薩染色呈紫紅色,為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在塗片染色鏡檢中,於細胞質內,尤其是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胞質內,常於胞核的一側可見呈團叢狀分佈的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呈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繁殖一代所需時間約為8h。在多種實驗動物中,小鼠最為易感,多於腹腔接種後7~9天發病,第1
發布於 2024-12-29 11:47
0評論
概述 每個朋友都會遇到了感冒的情況,而大多數的感冒,患者只要通過休息和藥物治療病症都是可以達到治癒目的的,這並不會給患者的生活健康帶來了影響,但是,在臨床上還有一種感冒名為斑疹傷寒感冒,該感冒的治療方法與其他的感冒不同,並且危害性還是比較大的,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都會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響,那麼到底斑疹傷寒感冒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步驟/方法: 1、 該病一旦發生之後,病症較輕的患者,通常疾病
發布於 2024-04-05 11:18
0評論
1、飲食給以高熱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各種營養豐富的粥類、湯類等。 2、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水分,成人每日液體量應在3000ml以上,有心肌損害者酌減,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3、缺乏維生素A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感染,因此宜吃含有維生素A較多食物有蛋黃、動物肝臟等動物食品,含胡蘿蔔素較多的有黃紅色蔬菜,如南瓜、胡蘿蔔、西紅柿等,此外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等也具有一定的增
發布於 2024-02-09 11:03
0評論
斑疹傷寒這種疾病在目前的社會中發病率還是很高的,但是我們對於瞭解斑疹傷寒這種疾病也需要我們做好患者的護理,這是因為對於這種疾病患者在發病的時候也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為此需要我們考慮到治療和護理。 (1)大環內酯類:包括紅黴素(erythromycin)、羅紅黴素(roxithromycin)、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克拉黴素(克拉紅黴素)等,對斑疹傷寒有良好療效。紅黴素的常用劑量
發布於 2024-02-09 10:5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