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食動物性脂肪,糖類,刺激性食物,避免飲酒,多飲水,水果,避免便秘。
(2)清除面部皮脂,避免刺激化妝品,禁用溴、碘及糖皮質激素等不合理藥物,減少誘發因素。
(3)減輕精神負擔,合理工作與飲食,正確用藥,合理有效治療。
(4)局部治療:①抗生素類減輕炎症反應,減少和抑制丙酸棒狀桿菌,常用於丘疹和膿皰型。如:克林黴素,甲硝唑凝膠。②維A酸類針對多種發病環節,抗角化,抑制皮脂腺分泌,清除成熟粉刺,維持痤瘡緩解狀態,中度抗炎。適於丘疹性、膿皰性、結節性、囊腫性。如:第一代全反式維A酸,第三代維A酸(阿達帕林),作用更好,副作用少,對輕中重度均有較好效果,包括維持治療狀態。國外有報道,0.05-0.1%他扎羅汀對炎症和非炎症損害和阿達帕林相當。③過氧化苯甲酰角質鬆解劑+廣譜殺菌劑,溶解黑頭、抑制皮脂腺分泌、減少遊離脂肪酸形成。適應於丘疹性和膿皰性痤瘡。效果較好。④壬二酸抗菌、抗粉刺、抗炎,還可改善痤瘡後色素沉著,目前國內尚無正式應用。
(5)全身治療:①抗生素:原則為合理劑量和足夠長的療程。(米諾環素)又稱美滿黴素,半合成四環素,脂溶性好,滲透至毛囊皮脂腺,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為目前治療痤瘡較有效的抗生素。適應於丘疹,膿皰,結節,囊腫性,50-100mg每日1-2次,2-3周減量,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頭痛等,也少有皮膚,鞏膜及骨骼,色素沉著,血清病樣反應,孕婦禁用。(阿奇黴素),有效抑制細胞內病原菌,250mg每日一次,連服三週,不良反應少。患者依從性好。其他如:克拉黴素、多西環素、甲硝唑等。
②維A酸類:抑制皮脂腺角化過度,減少皮脂產生和粉刺形成,抑制痤瘡桿菌,降低趨化性,改變淋巴細胞功能,適應於結節性,囊腫性,聚合性,常規治療失敗的重度痤瘡及伴有高分泌皮脂溢出者。異維A酸,0.5-1.0mg/kg,分2次口服連服4-6周。副作用:皮膚乾燥、消化道症狀及致畸。停藥半年內避孕。
③性激素:限於嚴重病例及其它治療不佳者,能夠引起內分泌紊亂,如男性患者女性化,經期紊亂等。不作為常規療法。雌激素,僅用於女性,可試用己烯雌酚1mg,月經後第5天應用,每晚一次,連用22天。黃體酮, 月經前痤瘡可在經前10天,注射黃體酮10mg,前5天再注射5mg;複方炔諾酮,月經前5天開始,0.625mg,連用22天。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U,每週1-2次肌注,10次一療程。達英-35,治療女性激素過多引起的痤瘡,月經前第一天開始服用,每日一片,連用3周,停藥一週,再開始另一週期,應用數月。
④抗雄性激素藥物:螺內脂,西米替丁。
⑤丹參酮:中成藥,弱效雌激素和輕度抗雄激素作用,藥性溫和,效果不錯,常為輔助用藥
⑥糖皮質激素:常規用藥療效不佳,嚴重結節,囊腫性,可短期試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因為副作用較多,而且藥物帶來的問題也很多,不建議使用。
⑦鋅製劑:近幾年報道較多,可抑制角化過度及抗炎作用。
⑧維生素類:A B2 B6 複合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