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2 13:52

  肉芽腫病變為明顯的侷限性細胞聚合病變,它包括多種性質不同的疾病。在肉芽腫病變中,其影像表現需與腫瘤鑑別。在我們門診會診的病例中,有將結節病誤診為肺癌進行放療或化療的;有將炎性肉芽腫誤診為腫瘤手術的;

  有因為兩肺多發病灶,手術後對於其他病灶未進行恰當治療,將淋巴瘤樣肉芽腫誤診為炎症10年,最後證明(病理)為淋巴瘤的;也有將兩肺朗格漢斯肉芽腫誤診為轉移瘤的。此節從影像診斷出發,著重討論與腫瘤較難鑑別的肉芽腫影像表現,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表現不是肉芽腫的唯一表現。

  一、肉芽腫病變的病理

  根據有無類上皮細胞可將肉芽腫病變分為有類上皮細胞肉芽腫及無類上皮細胞肉芽腫。有類上皮細胞肉芽腫中有壞死的類上皮細胞,多為原發性傳染性病變,如結核、真菌感染。壞死性結節性肉芽腫、支氣管中心肉芽腫、Wegener肉芽腫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發生的壞死性類上皮肉芽腫,均為感染性肉芽腫。

  類上皮細胞無壞死發生,也可形成肉芽腫,如結節病、過敏性疾病等。細菌感染形成的炎性肉芽腫則多屬於無類上皮細胞的肉芽腫。類上皮肉芽腫病變病理組織學鑑別診斷有時不容易,經胸壁肺穿刺診斷更困難。

  (一)結節病

  為無干酪壞死的類上皮結節,可發生在肺部。早期為肺實質單核細胞浸潤,為非特異性肺泡炎,進一步發展形成肉芽腫。肉芽腫可分佈在肺實質和支氣管及血管周圍間質中。晚期肉芽腫周圍形成纖維包膜,陳舊性肉芽組織周邊部產生纖維組織並透明變性,中心部殘留少數鉅細胞,也可完全為纖維組織取代。結節病時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受累較肺部受累多見,病理改變包括細胞浸潤、肉芽腫、纖維化。

  (二)淋巴瘤樣肉芽腫

  是一種血管中心性浸潤性肉芽腫性疾病,又稱之為血管中心性淋巴瘤。病理改變以血管為中心多形細胞浸潤及多灶性壞死,浸潤細胞多為小淋巴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及免疫細胞。

  (三)炎性肉芽腫

  細菌及真菌感染、變態反應等可形成炎性肉芽腫。肉芽腫由炎性細胞、巨噬細胞組成,有的可見類上皮細胞。其中外源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性肉芽腫形態像結節病,與結節病的區別在於一般不累及肺門及縱隔淋巴結。

  (四)朗格漢斯細胞肉芽腫

  又稱嗜酸性肉芽腫。朗格漢斯肉芽腫早期炎性病變為以細支氣管為中心嗜酸細胞、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肺泡腔內可見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細胞)、肺泡巨噬細胞。此病常累及肺小動脈及小靜脈。病變晚期發生間質纖維化和小囊腫,此病可累及肺及骨骼。

  (五)韋氏肉芽腫(Wegener肉芽腫)

  韋氏肉芽腫的基本病變是小動脈及小靜脈的血管炎和肉芽腫形成。病變常累及支氣管和肺,為壞死性肉芽腫與多發性血管炎。肉芽腫內可見類上皮細胞、多核鉅細胞、漿細胞、淋巴細胞、少數嗜酸性細胞等浸潤。肉芽腫中心部可壞死形成空洞。支氣管肉芽腫可引起肺不張。初期病變可累及上呼吸道,主要在鼻腔、口腔及咽喉部。

  二、肉芽腫病變的影像表現

  (一)結節病

  1、概述結節病缺少較特徵性臨床症狀。咳嗽、氣短、發熱、胸痛為較常見的臨床症狀,不少病例無l臨床症狀,為胸部檢查偶然發現。僅根據l臨床表現提出結節病診斷比較困難,經胸片和胸部CT檢查發現胸內淋巴結增大和肺內病變是提示結節病診斷的主要根據。

  為了鑑別診斷,根據條件有時需做血管緊張素轉化酶、血鈣、尿鈣、血清^y球蛋白、血沉、鹼性磷酸酶檢查。患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增高、高血鈣、高尿鈣主要見於活動期結節病。血清Y球蛋白增高、血沉快和鹼性磷酸酶增高對於診斷無特異性,並且這些實驗室檢查經常為陰性。

  因而支氣管鏡、鎖骨上淋巴結、皮下結節活檢成為確診的依據,有時還需要做胸腔鏡活檢。在臨床上曾見到支氣管鏡、胸腔鏡病理報告為增殖性肺結核,不除外結節病的病例,此時影像診斷和動態觀察就成為診斷結節病的重要依據。由於結節病的影像診斷有一定限度,因而診斷有時徘徊在肺癌、淋巴瘤、轉移瘤、結核與肺炎診斷之間。

  2、結節病的影像表現結節病的基本影像分為胸內淋巴結增大、肺內病變、胸膜病變及支氣管病變。

  (1)胸內淋巴結增大:胸內淋巴結增大是結節病最常見的影像表現,文獻報道胸內淋巴結增大例數佔結節病例數的77%。筆者曾報道39例誤診的結節病病例中,有23例出現胸內淋巴結增大,佔總例數的68.75%。胸內淋巴結增大以中縱隔淋巴結增大最為常見,常見的部位為上腔靜脈後淋巴結、升主動脈旁淋巴結、支氣管分叉部和支氣管分叉下淋巴結,淋巴結大小在1.5~87.5px間。

  單發前縱隔淋巴結增大,文獻報道只佔10%。單發後縱隔淋巴結增大更為少見。筆者報道的結節病誤診病例中無單發前縱隔和後縱隔淋巴結增大病例。縱隔淋巴結增大合併兩肺門淋巴結增大是典型結節病影像表現,有文獻報道發生率為95%。縱隔多組淋巴結增大伴一側肺門淋巴結增大佔1.7%,僅縱隔多組淋巴結增大而無肺門淋巴結增大少見。筆者報道的誤診病例中出現縱隔淋巴結增大合併兩肺門淋巴結增大佔68.6%。

  (2)肺內病變:結節病的肺內病變分為肺泡結節病變、肉芽腫及肺纖維化。

  1、肺泡結節病變:肺泡結節病變為非特異性肺泡炎,表現為邊緣模糊的斑片狀病灶,其中見含氣支氣管像。病變可發生在兩肺各葉,兩上葉病變多,也可僅侷限於一側肺上葉。病變可瀰漫狀似肺水腫,有時病變位於肺周圍部並可從肺尖延伸到橫膈。一處病灶吸收,另處可出現新病灶,病灶可短時間吸收,也可幾年無變化。

  2、肉芽腫:如果肺泡炎發展則形成肉芽腫。病灶呈結節狀,散在分佈於兩肺各葉,大小從粟粒到1cm左右,以5~6mm多見。結節1~37.5px時狀似轉移瘤,以多發常見。肉芽腫可分佈在肺內,也可分佈在支氣管及血管周圍問質中。肉芽腫沿支氣管血管束分佈可表現支氣管血管束增粗呈串珠形狀。形成的較大單發腫塊與肺癌較難鑑別,此種表現少見。

  3、肺纖維化:晚期肉芽腫周圍形成纖維包膜,陳舊性肉芽腫周圍部發生纖維化,中心部可殘存少數鉅細胞,早期纖維化影像檢查較難發現。進展期纖維囊性變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纖維化鑑別困難。肺纖維化多發生在肺泡結節部位。

  文獻報道三種主要徵象,支氣管扭曲佔38.47%,周圍部蜂窩影像佔23.29%,瀰漫線影占19.24%。筆者報道的誤診病例中有1例發生肺纖維化,為發現肺泡病變3~8個月未經治療的病例。病變廣泛時在兩肺外周,從肺尖到橫膈。

  (3)胸膜病變:結節病所致的胸膜病變較縱隔肺門淋巴結增大及肺內肉芽腫結節少見。筆者報道的誤診病例中胸腔少量積液2例,胸膜結節3例。胸膜多髮結節常與肺內多髮結節同時存在.

  (4)支氣管病變:筆者會診病例中只見一例,支氣管鏡發現支氣管內多發小結節並經病理證實。此例支氣管內病變與肺泡結節病灶同時存在。文獻報道支氣管內結節病引起支氣管狹窄可發生大葉肺不張。

  3、結節病的動態變化縱隔多組淋巴結增大及一側肺門淋巴結增大少見,文獻報道佔l%~3%。筆者誤診病例中此種表現共5例佔15.63%。筆者會診病例中1例初診單側肺門增大,經4個月後對側肺門增大;也有的初診兩側肺門增大,在觀察過程中一側肺門增大淋巴結消失;

  還有初診僅見中縱隔淋巴結增大而無肺門淋巴結增大,在觀察過程中出現兩肺肺泡結節、兩肺門淋巴結增大。可見患者就診時未見兩肺門淋巴結增大,可能是病變還未侵及兩肺門淋巴結,或者是兩肺門增大淋巴結已消失,僅殘存縱隔淋巴結增大。結節病淋巴結增大時,口服強的松30mg/d,每日1次,2周左右淋巴結可明顯變小。

  也有的病例經過3個月治療或更長時間無明顯變化,這可能與淋巴結內肉芽腫纖維化有關。也有人認為可能與淋巴結缺血、營養不良致玻璃變性有關。胸內淋巴結增大常在發病時出現,也有的在胸外(皮膚、涎腺、眼、肝等)發病,幾年後才出現胸內淋巴結增大。

  文獻報道肺內病變吸收可突然出現胸內淋巴結增大。肺內浸潤早於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增大是例外情況,經治療後肺泡浸潤性病變較肺內肉芽腫吸收快。肺內纖維化病變與肺內間質性浸潤病變鑑別困難,肺內問質性病變表現經治療可以吸收減少,無變化者多為纖維化。

  4、結節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結節病與其他類似結節病表現的疾病鑑別比較困難。因為結節病的確診需要臨床、影像及病理綜合診斷。結節病肺內病灶、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增大、胸膜病變及支氣管病變單一出現無特異性。在病理上結節病與增殖性肺結核鑑別診斷較困難。

  筆者遇到的誤診病例中,表現縱隔肺門淋巴結增大者還見於澱粉樣變性,治療無變化,經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結核病、腫瘤轉移(如腎癌轉移,肺癌)、淋巴瘤都不是隻根據影像就能排除結節病,都經過了全面檢查和動態觀察才得出正確診斷。但結節病的典型表現在澱粉樣變性、結核、腫瘤轉移、淋巴瘤、肺癌中比結節病少見得多,因而目前結節病的診斷是根據結節病典型表現,再結合臨床除外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結節病合併腫瘤轉移、結核,診斷更為困難,筆者遇1例前列腺癌發生腰椎轉移,但患者有一側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增大,經全面檢查診斷為結節病,使用強的松治療後增大的淋巴結消失。應當強調,結節病不典型表現診斷比較困難,無確切診斷根據,不能無根據使用激素治療。

  (二)外源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

  外源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是一種非乾酪性壞死性肉芽腫,在臨床上,患者臨床症狀輕微多見,可有低熱、咳嗽、全身不適,類似感冒症狀。胸部檢查若表現為兩肺多髮結節或球形病灶,經系統抗炎治療肺內病灶變化不明顯時,可誤診為轉移瘤。我們有一例這樣的病例,為此做頭部CT及骨掃描等全面影像檢查以期尋找到腫瘤的診斷證據,最後經胸壁病灶穿刺活檢,病理報告為炎症才得以確診。

  所以,外源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的患者往往經較長時間抗炎治療無效,肺內病灶無變化或反而增多,更容易導致誤診為腫瘤,這些病例經過強的松聯合抗炎治療,肺內病灶可在1~2周明顯縮小或消失,3~4周可完全吸收。不經針對性使用激素治療,病變數月可無變化。

  1、病理變化早期,炎性細胞的浸潤侷限於肺泡壁及呼吸細支氣管周圍,有時出現在肺泡腔內,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病變進展,在肺間質內形成非乾酪壞死肉芽腫,肉芽腫成分為類上皮細胞、多核鉅細胞及淋巴細胞,主要分佈在肺泡壁及細支氣管周圍組織內,病變部位很少見到血管炎改變。

  慢性經過,其病變特點為肺間質纖維化,可伴有淋巴細胞浸潤為主的間質性肺炎,晚期可發展成蜂窩肺。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的過敏源可為吸入真菌、植物花粉、動物羽毛、蛋白質等。

  2、臨床表現急性期,在接觸抗原4~8小時發病,患者出現呼吸困難、乾咳、胸悶、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亞急性期多由急性發展而來,也可無明顯急性期階段,臨床症狀有咳嗽、氣短及全身不適。慢性期起病症狀不明顯,氣短、咳嗽、乏力及低熱是常見臨床症狀。

  在臨床上急性期根據影像表現容易誤診為其他性質肺炎、結核。亞急性期、慢性期根據不同影像表現可誤診為結核、腫瘤等多種疾病。皮膚抗原試驗、特異性抗體檢查有時也得不到對於正確診斷有幫助的材料。

  3、影像表現外源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表現多種多樣,影像診斷比較困難,需要與多種疾病鑑別。

  (1)斑片狀、片狀病灶:可單發、多發,也可瀰漫分佈,病灶邊緣模糊。單發病灶可為大小不等的斑片狀陰影到佔一個肺段的實變影像。病灶呈磨玻璃密度或浸潤病灶密度,肺段以上範圍較大病灶中有時可見支氣管氣像,與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鑑別困難。

  兩肺瀰漫分佈大片狀病灶,其表現與SARS、呼吸窘迫綜合徵、病毒肺炎、肺水腫鑑別困難。病變範圍廣泛、明顯,而患者臨床症狀輕微,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正常或略高有助於診斷。急性期治療1~2周可以吸收。慢性病變吸收緩慢,可長達一個月或更長時間。

  (2)粟粒大小結節:結節大小2~3mm,兩肺廣泛、多發,分佈均勻,病灶邊界模糊。筆者會診病例中此種表現鴿子肺多見,這些病例在臨床有的離開養鴿子環境後臨床症狀明顯減輕。一般強的松治療2~4周可完全吸收。

  (3)兩肺多髮結節、球形病灶:此種表現較前二種表現多見,多因需與腫瘤鑑別而接受會診。患者有的無臨床症狀,也有的輕咳,低熱,全身不適。在胸部CT上見兩肺散在分佈球形或結節病灶,病灶邊緣較清楚,病灶大小多為1~50px或更大,多數患者經抗炎治療後,病灶大小無變化。有些病例診斷轉移瘤、肺泡癌。此種患者CT上病灶表現密度較均勻,邊緣較清楚,除外腫瘤比較困難。但仔細觀察胸片,病灶在胸片上顯示病灶邊緣模糊、大小形狀不一,與胸部CT表現不一致。

  因此,對於此類病變表現,胸片常是胸部CT的重要補充。若經有針對性治療病灶仍無變化者,也可經胸穿刺活檢,病理報告如為炎症,可使用強的松結合抗炎治療,一般2~4周有明顯變化,較小的病灶消失,較大病灶變小,病程較長者經治療後也可殘存一些病灶不吸收。

  (4)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是機體對寄生於支氣管內煙黴菌的一種變態反應性肺疾病。以支氣管為中心的支氣管損傷、反應性嗜酸粒細胞聚集和肺間質纖維化是此病三種病理變化。由於疾病反覆發作可導致肺段及亞段支氣管擴張,擴張支氣管內充滿粘液纖維蛋白,管腔內可見真菌絲,菌絲可侵入氣道壁及肺組織。

  支氣管肺組織內可見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有些晚期病變可發展成為肺間質纖維化。絕大多數患者有哮喘病史,在數日或數月內病變反覆發作,發作時出現發熱、咳嗽、咳痰、肺內病變經抗炎治療可吸收。臨床上將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分為3期:I期急性期,呈典型發作症狀;Ⅱ期緩解期,經支氣管擴張劑及糖皮質激素治療症狀緩解;Ⅲ期復發加重期,又出現急性症狀。

  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的胸部影像包括:

  1、肺內多發斑片狀及肺段實變影像,復發時肺內病灶增大或在肺其他部位出現新病灶。

  2、典型影像表現是病變區出現由於擴張支氣管內充滿粘液而出現的手套樣表現,病變邊緣光滑,密度增高,病變狀似手套的多條柱狀影像。由於肺內其他病變的存在,有時可掩蓋手套徵。病變吸收後支氣管內粘液排空,可見充氣擴張的支氣管腔。支氣管擴張是不可逆的,可經常發生感染,經治療不能完全消失。肺內炎性病灶可變成慢性或發生纖維化而長期存在。

  (三)淋巴瘤樣肉芽腫

  淋巴瘤樣肉芽腫是一種中心血管破壞性浸潤性疾病,浸潤細胞有不典型淋巴細胞、漿細胞及組織細胞,病變開始為淋巴細胞性血管炎及肉芽腫,此病是一種淋巴增生性病變,1994年國際淋巴瘤協作組將此病命名為血管中心性淋巴瘤。淋巴瘤樣肉芽腫可累及皮膚、肝、腎及末梢神經系統,多為慢性進行性疾病,有時發展較快。

  1、臨床症狀患者可有發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氣急症狀,而以發熱、咳嗽為主要症狀者多見。在臨床常診斷肺炎,經抗炎治療,症狀可緩解,但胸部影像基本變化不明顯或增大,還可出現新病灶。

  2、胸部影像表現肺內出現多發大小不同結節或腫塊影多見,結節沿支氣管血管束或小葉間隔分佈,病灶邊緣不規則、模糊,少數病灶邊緣較清楚。肺內病灶多緩慢長大,從1m到250px可經數月到幾年。病灶內可見支氣管氣像或空洞。空洞為病灶中心壞死所致,空洞壁薄厚不同,可形成厚壁或薄壁空洞。

  腫塊長至血管腔內可引起血管梗阻或狹窄,影像診斷比較困難,在影像上需與炎性肉芽腫、淋巴瘤、淋巴間質性肺炎、轉移瘤、韋氏肉芽腫、機化肺炎鑑別。淋巴瘤樣肉芽腫需病理檢查確診,但經胸壁肺部病灶穿刺活檢往往不能得到證實,需行開胸活檢。

  (四)朗格漢斯肉芽腫

  又稱為嗜酸性肉芽腫。過去認為是組織細胞增生症,有人認為屬於一種癌前期病變。

  1、病理變化朗格漢斯肉芽腫早期為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的炎症性病變,是由嗜酸細胞、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等各種細胞組成的病灶,肺小動脈和小靜脈常受累。肺胞腔內可見朗格漢斯細胞和巨噬細胞。肺泡腔纖維化及肺泡萎縮常導致肺纖維化。病變晚期可見纖維化及小囊性病變,後者可能是陳舊的結節狀病變中心壞死所致。

  2、臨床症狀患者可無症狀,也可乾咳、胸痛、呼吸困難、疲勞及發熱,偶有咯血,多有鼻炎史。

  3、影像表現兩肺多發散在的形狀、大小不同結節,病灶大小在5~6mm或更大,病灶邊緣模糊,有的病灶內見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同,1~2mm多見,甚至更薄,這是此病較特徵的影像表現。晚期可呈壁薄蜂窩肺,如要觀察結節內空腔,高分辨CT有很大幫助。對於激素治療,療效不同,有的可部分吸收。影像診斷上需與腫瘤、結核、炎症鑑別。病理學診斷是最後診斷的根據。

  (五)韋氏肉芽腫

  1、病理變化韋氏肉芽腫的病理變化為壞死性肉芽腫和壞死性血管炎,二者同時存在。壞死性血管炎,好發生於肺、腎臟和皮膚。壞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和小靜脈,主要病理變化是血管壁發生纖維素樣變性,肌層及彈力纖維被破壞,並可見肺梗死、出血及小動脈瘤形成。

  壞死性肉芽腫又可分廣泛性(韋氏肉芽腫瘤)和限局性(韋氏肉芽腫),是病變發展過程的不同階段,好發生於鼻竇、鼻咽、會厭氣管及支氣管、肺及腎臟,後者無腎臟損害。也可累及眼、關節、皮膚、肌肉、耳、心包和神經系統,還可累及肝、淋巴結、大小腸、舌、食管、骨髓和腎上腺。肺部病變壞死性肉芽腫由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及少數嗜酸性粒細胞、成纖維細胞、上皮樣細胞、多核鉅細胞所構成,病灶處常發生壞死。

  2、臨床表現在臨床上表現多系統臨床症狀,一般起病緩慢,但也有急性起病者。鼻塞、膿鼻涕常為早期症狀,咽部病變、聲帶潰瘍或肉芽腫可引起咽痛及聲嘶,據統計有鼻咽症狀者佔85%,易誤診為副鼻竇炎、鼻炎、鼻咽癌。咳嗽、血痰、胸痛及呼吸短促是肺部受累常見症狀,發熱是全身症狀。當腎臟受損時,開始呈隱匿型,後期出現腎功能衰竭。皮膚損害好發生於四肢,可表現為紫瘢性水泡、結節、潰瘍和腫塊等。

  3、影像表現

  (1)粟粒、結節、球形影像及空洞:這是肉芽腫的典型影像表現。病灶可為單發,亦可多發,小者如粟粒,較大者2~150px,甚至達225px。兩肺下葉多見病灶,也可位於肺尖,呈球形影像多見。2/3病例球形病灶出現空洞,洞壁較厚,不規則,其中可見液平面,用免疫抑制劑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病灶或縮小或消失,當病情惡化時可出現新病灶。

  (2)斑片狀影像:為肺血管炎引起的肺出血和肺梗死。合併肺炎時也可出現斑片狀影像。病灶較大可佔一個肺段。此種表現較粟粒、結節和球形影像少見,病變可在1~2周內縮小或消失,但又可有新的病灶出現。

  (3)氣管狹窄:這是累及上呼吸道的表現,氣管狹窄可與肺內病變並存。

  (4)胸腔積液:胸腔積液量可多可少,可與肺部病變並存。

  瞭解臨床症狀,韋氏肉芽腫診斷較容易,I臨床表現不典型時診斷困難,需與炎症、結核、腫瘤鑑別。

  (六)壞死性結節性肉芽腫病

  壞死性結節性肉芽腫病在病理上為結節性肉芽腫伴血管炎,病因不明,可能是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肺實質內病變為非乾酪性肉芽腫。

  1、臨床症狀中青年女性多見,臨床症狀無特異性,可有發熱、咳嗽、咯血、呼吸困難、胸腔積液。肺部受累多見。

  2、胸部影像表現兩肺單發或多髮結節,病灶從粟粒狀到較大結節,可與斑片狀病灶同時存在,部分病灶可出現空洞,也可有胸腔積液。肺門、縱隔淋巴結增大少見。

  三、肉芽腫病變影像診斷的可能性

  肺內肉芽腫病變需與炎症、肺癌、淋巴瘤鑑別。僅根據影像鑑別困難,甚至不可能。在這些肉芽腫病變中,根據影像表現,再結合臨床資料可能提出診斷的有結節病、感染性肉芽腫、韋氏肉芽腫、朗格漢斯肉芽腫。

  這些疾病有些可出現特徵性表現:

  1、結節病以兩肺門及縱隔多組淋巴結增大為較常見表現,肺內病灶呈串珠狀。

  2、韋氏肉芽腫病灶以結節、腫塊、斑片狀共存,易形成空洞,病灶大小、形狀、部位易變。

  3、炎性肉芽腫在兩肺散在粟粒結節、斑片病灶,病灶邊緣模糊,形狀相似。

  4、朗格漢斯肉芽腫表現為肺內多髮結節及結節中心出現空腔,病灶邊緣模糊。

  與肺癌鑑別診斷困難的肉芽腫有淋巴瘤樣肉芽腫(又稱不典型淋巴瘤)、壞死性結節性肉芽腫病,穿刺活檢有助於與肺癌鑑別。發現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增大,可考慮淋巴瘤,但需影像結合臨床、病理方可診斷。

肉毒桿菌病變的病理影像表現和診斷分析相關文章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強的細菌之一。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該種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劇毒物,可抑制膽鹼能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鹼,導致肌肉鬆弛型麻痺。軍隊常常將這種毒素用於生化武器。人們食入和吸收這種毒素後,神經系統將遭到破壞,出現眼瞼下垂、複視、斜視、吞嚥困難、頭暈、呼吸困難和肌肉乏力等症狀,嚴重者可因呼
發布於 2024-04-06 01:48
0評論
肉毒桿菌來源於肉毒梭狀芽胞桿菌,它能抑制局部肌肉組織的神經信號。美容用的肉毒桿菌副作用較小,可能會引起短時的頭痛,眼部或嘴部鬆弛。但如果注射的肌肉組織錯誤的話,則可能會引起輕微的挫傷和流感病症。 儘管如此,肉毒桿菌毒素除皺還是有一定的併發症和副作用,如注射局部有頭痛;抬頭紋處注射不當時會發生瞼下垂;魚尾紋處注射不當時會發生複視及閉眼不全;因注射劑量不準確,一側多、一側少會發生不對稱的結果;進針刺
發布於 2024-02-06 03:22
0評論
在瞭解了毒素的結構與功能以及作用機制後,人類開始用毒素來作 肉毒桿菌臨床為有效藥物。肉毒毒素被助惡治療眼瞼痙攣、痙攣性斜頸、痙攣性發音困難等疾病。1992年有人嘗試將肉毒桿菌毒素注射除皺法引進到美容醫學的治療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除皺術。肉毒桿菌除皺術也稱為生物素除皺,肉毒桿菌A的商品名為“Botox”。美容界這陣子的大熱門肉毒桿菌(Botox)可說是一種既不費時又不用開刀的整型治療,這讓許多愛美人
發布於 2024-02-06 03:15
0評論
1.傳統X線診斷 X線平片檢查能顯示海綿狀腦病(Canavan's disease)所致的進行性頭顱增大,對其它類型的腦白質疾病均無陽性發現.腦室及氣腦造影可顯示腦白質疾病晚期腦萎縮的改變.當多發硬化斑塊較大時,腦血管造影可顯示有血管移位,但多數腦白質疾病病灶的血管造影像呈陰性改變.總之,傳統X線檢查對腦白質疾病的診斷價值非常有限. 2.CT診斷 CT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平掃即
發布於 2024-10-07 14:46
0評論
年復一年的眼睛斜視和皺眉可以在眉毛間形成深深的皺紋,甚至可以延伸到鼻樑。皺紋和眉間紋也可出現在前額和眼角(魚尾紋)。皮膚科專家可以在患者門診的這麼短的時間裡迅速而安全的注射肉毒桿菌,把這些製造生氣或是悲傷表情的皺紋去除,取而代之的是愉快的面部表情。甚麼是肉毒桿菌?型肉毒桿菌毒素和B型肉毒桿菌毒素都是提純的物質,從細菌中獲取,可以阻礙肌肉的神經信號。這能夠暫時減輕肌肉收縮消除不期望的皺紋。肉毒桿菌
發布於 2023-02-27 17:36
0評論
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肉毒桿菌中毒的症狀,家長應攜帶可疑食物立即送孩子去醫院治療。醫院或防疫站通過對可疑食物作細菌學檢查,能協助醫生儘快明確診斷。 如果能在進食汙染食物24小時內或出現肌肉癱瘓前給予特效的抗肉毒免疫血清則效果最好。 在出現中毒症狀後2~8天內,病情多進展迅速,如不及時治療,易發生呼吸或心力衰竭,治療多較困難,常使病程延長甚至引起死亡。另一部分比較幸運的病人在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可逐漸
發布於 2023-12-08 13:47
0評論
嚴格管理與檢查食品,尤應注意罐頭食品,火腿,醃臘食品的製作和保存,食品罐頭的兩端若有膨隆現象,或內容物色香味改變者,應禁止出售和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宜食用,穀類及豆類亦有被肉毒桿菌汙染的可能,因此禁止食用發酵或腐敗的食物。 在戰爭情況下,應慎防敵人散佈肉毒毒素的氣溶膠汙染飲水,引起集體中毒, 遇有同食者發生肉毒素中毒時,其餘人員應立即給予多價精製肉毒抗毒血清預防,1000~2000u皮下注射,
發布於 2023-12-08 13:54
0評論
多美滋肉毒桿菌經中新雙方核查,現初步確定有4家中國境內進口商進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桿菌汙染的新西蘭恆天然集團產品。其中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進口原料乳粉208.550噸。據悉,這4家進口企業已對涉及的問題產品採取追溯、召回等措施。消費者為此非常擔憂,因為之前買到的奶粉很多都已經吃完了,哪些批次的奶粉被汙染了呢?吃完了又怎麼召回呢?召回還有用嗎? 只有為人母體哺乳的孩子才是最安全最健康的。。 大家
發布於 2024-02-06 02:55
0評論
肉毒桿菌是一種極強的致病菌,對人體危害極大。它的危害在於它在繁殖過程中能產生一種神經毒素蛋白——肉毒桿菌毒素(又稱肉毒毒素或肉毒桿菌素)。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強的天然物質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毒的蛋白質之一,毒性比氰化鉀強一萬倍,對人的半致死量為40IU/Kg。 肉毒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它能透過機體各部的粘膜,對酸的抵抗力特別強,胃酸溶液24h內不能將其破壞。所以肉毒毒素由胃腸道吸收後,經淋巴和血行擴散
發布於 2024-04-06 01:35
0評論
很多愛美人士都會因為自己沒有一副完美的小臉而感到困惑,現在有辦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了,那就是通過肉毒素注射瘦臉,是隻需輕輕的打一針,就可以讓你的大圓臉變小俏臉,而且在術後的恢復也是很快的,不易反彈。 肉毒素注射瘦臉事實上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的恐怖,它是一種很小的手術,大約要30分鐘就可以很好的完成。打瘦臉針不僅可以使咬肌肥大的臉變得纖緊有輪廓,而且還可以幫助延緩細紋的產生。在做完後可能有三天左右的時
發布於 2024-04-22 03:3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