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缺損是康復期患者常見的問題,多見於腦出血或腦外傷術後,是急性期手術時挽救生命的一種減壓措施,但隨著顱內高壓的恢復,顱骨缺損已沒有治療作用,相反是影響顱腦損傷後神經功能恢復以及造成新的功能缺損的不利因素。一般教科書主張在外傷手術三個月以後再進行顱骨修補,各家醫院就修補的時機說法不一,有的主張三個月後,有的主張六個月後,但目前沒有外傷手術後三個月內進行顱骨修補對人體有害的確切證據。我們提倡早期行顱骨修補術,即在顱骨缺損處由膨起變平或凹陷時就做修補,有的在三個月內,有的甚至在一個月內,早期顱骨修補術的好處分析如下。
第一、早期做顱骨修補有利於患者康復。
顱骨缺損患者顱骨缺損處壓力是不斷變化的,不僅隨著心跳、呼吸在不停的波動,且在睡眠、平臥時缺損處會膨起,在站立活動時會塌陷,用力大便時也會膨起,腦皮層在膨起時會卡壓在顱骨缺損邊緣,塌陷時會隨之下陷,如同電線一樣反覆折動,久而久之,產生功能損害;顱骨缺損處因缺乏顱骨保護,承受外界一個大氣壓,皮層血運在一定層度受到影響,血運減少該處皮層功能會受到影響,如再行高壓氧治療,有加重腦皮層受壓之虞。
早期顱骨修補不僅保護大腦避免意外傷害,減輕心理壓力,而且避免腦皮層折返運動,改善皮層供血,有利於高壓氧治療,有利於患者功能康復。通常認為,顱骨修補手術的目的在於恢復顱骨完整性,對患者原發病引起的認知障礙、癱瘓、失語、精神障礙無治療作用。我們在術前談話中也是這樣向患者家屬強調的,以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期望值,減少糾紛。據我們觀察,部分患者在修補術後,腦功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可表現在認知障礙改善、精神狀態好轉、言語障礙好轉、運動功能改善。
有部分患者擔心手術中斷康復治療,我們在圍手術期細節上做了改進,如術後6小時即進食水,1天拔引流管,2天后即可下床繼續康復鍛鍊,可吸收線縫合,無須拆線等等,不耽誤康復治療。
第二、早期做顱骨修補避免骨窗過度凹陷。
隨著時間延長,顱骨缺損處骨窗逐漸凹陷,嚴重者過度凹陷形成一“深坑”,“深坑”給顱骨修補手術造成很大麻煩,不做處理直接修補,往往術後出現修補材料下積液,硬膜下、腦內出血,癲癇發作等。而使凹陷骨窗變平非常困難,目前缺乏有效安全的方法。早期修補避免骨窗過度凹陷,減少了術後併發症。
第三、早期做顱骨修補避免腦皮層功能倒退。
有少數患者在6個月後行顱骨修補手術,出現肢體活動障礙加重或言語、認知障礙加重,幾個月辛苦康復訓練的療效化為烏有,我們稱之為腦皮層功能倒退,影像學檢查,沒有積液、出血等併發症,理論上很難解釋。分析腦皮層功能倒退可能的原因,我們認為有可能是腦皮層供血減少造成的。頭皮的血管在沒有顱骨的情況下可能與腦皮層血運相溝通,修補時剝離皮肌瓣,會切斷吻合血管,造成皮層缺血功能倒退,這種情況在大面積顱骨缺損、大面積腦梗塞去骨瓣減壓、煙霧病做了顳肌貼敷的患者中,容易出現,修補手術做的越晚越容易出現。所以早期修補手術在顱內外血管交通之前手術,可能避免腦皮層功能倒退。修補後頭皮血管仍可能通過鈦板的網孔和顱內溝通,理論上有利於患者進一步康復。
第四、早期做顱骨修補有利於減少硬膜下積液。
部分硬膜下積液,和顱骨缺損有關,特別是大面積顱骨缺損,壓力不均衡、腦組織重力作用下垂,硬膜下腔隙增寬形成積液,穿刺抽吸是無效的,做修補手術後,積液自然消失,有的硬膜下積液已經形成囊腔與蛛網膜下腔不通,修補術中將囊腔打開,也可一次治癒積液。
第五、早期做顱骨修補避免顳肌萎縮。
涉及顳骨的顱骨缺損,顳肌的附著點離斷,時間越長越可能萎縮,顳肌萎縮明顯的患者修補術後出現顳部明顯隆起,與對側不對稱,不美觀,家屬往往報怨顱骨塑形不滿意,其實是顳肌萎縮向下堆積造成的,早期修補避免顳肌萎縮,塑形美觀滿意。
第六、早期做顱骨修補有利於腦積水的治療。
有理論認為,顱骨缺損是形成腦積水的原因之一,早期修補可能避免顱骨缺損相關腦積水的形成。
慢性腦積水常常在傷後1-2個月出現,在顱骨缺損和腦積水同時存在情況下,應先行顱骨修補術,且應早期手術,不然,隨著腦積水的進展,腦室擴大,顱骨缺損處骨窗張力增高,骨窗隆起,處理變得棘手,修補手術已無法進行,不得已先做分流手術解決腦積水,同期或二期做修補手術,均增加了分流管堵塞和感染的風險。分流手術最好選用可調壓分流管,避免過度分流引起骨窗凹陷,增加修補手術硬膜下出血、積液、腦內出血的風險,術前顱壓不能降得較低,骨窗應平或略凹陷,以利於皮下組織、鈦板和腦膜的貼敷,減少皮下積液的發生,術後1周再調節分流管壓力,進一步緩解腦積水。
少數情況下,推遲修補手術時間:行動脈瘤夾閉、腦血管畸形、血管介入治療者應複查血管影像檢查,明確病灶已處理妥善,再考慮修補手術;切口癒合不良、切口感染、顱骨感染、顱內感染者延遲修補;合併心肺併發症、貧血、糖尿病、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者延遲修補。
總之,我們提倡多數情況下應早期行顱骨修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