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6 00:28

  脾胃論與鼻鼽的相關機制探討
  脾胃論源於唐宋金元時期的李東垣,稱之為脾胃之父。“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乃傷,百病由生”說明脾胃調和是人體健康之本1。脾胃論是中醫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的脾胃功能囊括了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精神系統等的功能。“鼻鼽” 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禮記?月令》:“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 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 ? 六氣為病》“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其囊括了現代醫學的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和非變應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 NAR)。那麼中醫的脾胃論與鼻鼽病機之間是否有相關性,本人採用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間到我院耳鼻喉科變態反應中心就診的15歲至60歲之間的“鼻鼽”患者的門診問卷的調查結果為依據進行闡述。
  脾胃論源於《內經》,發展於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於唐宋金元時期的李東垣,昇華於明清時期的葉天士。鼽嚏出於《禮記?月令》:“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對於鼻鼽的病因病機,古人均有論述2。《靈樞?本神篇》:“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之說,總之,鼻鼽的病機為:內因多為臟腑功能低下(肺、脾、胃、腎氣虛),外因多為風寒、風熱之邪侵襲鼻竅而致2。那麼脾胃論與鼻鼽的相關性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論述
  1、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為鼻鼽發病之根本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649人的AR合併有消化系統疾病佔209人(60.6%),359人的NAR合併有消化系統疾病佔136人(39.4%),說明AR及NAR發病與消化系統密切相關。正如《素問?脈解篇》:“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期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陽明所至為鼽嚏”,說明古人已經發現鼻鼽與陽明胃經及太陰脾經相關。同時《靈樞?本神篇》:“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素問?宣明五氣論》“腎為欠為嚏”,說明鼻鼽易與肺、腎相關。“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素問?經脈別論》中雲:“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3。其概況了脾胃的生理功能:脾主運化、主水谷精微、統血、脾主四肢、肌肉;開竅於口,其華在唇;李東垣脾胃論中雲:“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營氣不能滋之。天氣、谷氣、榮氣、清氣、衛氣,生髮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谷氣上升,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4說明脾主疏洩、運化水谷,向上輸布與肺,向下灌注與腎,脾氣虛,失於運化,向上導致肺氣虛,向下不足以灌溉於腎,導致腎元不足,因此,肺、腎氣虛的根源是脾氣虛。正如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雲:“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為有餘,行餘者瀉之;傷其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傷不足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者,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5。說明:脾胃為五臟之本,是鼻鼽發病的重要原因。現代醫學亦發現,很多消化不良患者均有過敏性鼻炎病史6。Powell et al.7發現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常常合併胃腸功能紊亂,懷疑是食物的腸道過敏反應。因此,這些數據說明脾胃論與鼻鼽密切相關。
  2、脾胃與情志因素的相關性,是鼻鼽發病一個重要因素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649人的AR合併有神經官能症的人佔234(56.7%);NAR合併神經官能症的病人約佔179(43.3%),說明AR及NAR發病與精神系統疾病有密切關係。脾在志為思,《素問?舉痛論》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8思慮過度,氣結於中,脾不升清,則水谷不能運化,氣血生化無源,可出現神疲乏力,頭目眩暈,噴嚏流涕,鼻堵,不思飲食,脘腹脹悶,洩瀉等症狀。《類經》雲: “心為臟腑之主,而總統魂魄,並該意志,故憂動於心則肺應,思動於心則脾應,怒動於心則肝應,恐動於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9。”思慮過度,氣結於中,脾不升清,則水谷不能運化,氣血生化無源,可出現神疲乏力,頭目眩暈,不思飲食,脘腹脹悶,洩瀉等症; 脾土累肺金及克腎水,久思生恐,導致肺氣不宣,腎不納氣,出現咳嗽、噴嚏、流涕、鼻堵等症狀9。另外,脾胃功能失常亦會影響情志活動。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神賴氣血的奉養而精明, 氣血虧乏則不能滋養神明。如心脾不足, 腎精虛衰, 腦失所養, 可致心悸失眠, 神情恍惚, 健忘, 鬱證; 虛則清陽不升, 氣陷於下, 血不上達, 可致厥證、癲、癇、痴呆等等。脾胃主升清降濁功能,若素多痰溼, 或飲食不節, 恣食高梁厚味, 則中焦失於斡旋, 脾胃失於健運, 痰濁停滯中焦, 脾不能升清降濁, 痰濁蒙閉清陽, 神失清靈, 則可出現記憶減退, 頭昏神蒙, 不寐心煩, 癲、癇、痴呆等病證。若飽食太過, 食停中脘,氣機受阻, 壅塞清竅, 則可致突然昏厥, 不省人事,或狂言亂語, 情志錯亂等病症。脾虛不能運化水溼, 則水溼易聚而生痰濁。痰在情志致病中是極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癲、癇、狂、神昏、痴呆、驚恐、健忘、嗜睡或不寐等, 這些皆與痰邪為病、神舍不清有關10。從現代醫學的研究發現,鼻炎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Juniper11發現鼻炎患者在生活質量及精神因素調查中,有近44.5%的鼻炎患者有精神症狀。同時錫氏等12,13對194例過敏性鼻炎患者利用SCL-90心理測試表(Symtom Checklist90, SCL-90)及抑鬱自評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進行測試,發現心理狀態不佳者佔5%,亞健康狀態佔11%,合併抑鬱者佔41%。另外,有研究發現消化不良的患者具有高度敏感性(心理壓力,情緒症狀)14。同樣趙氏15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有高度的焦慮和抑鬱發生率。然而,目前脾氣虛與鼻鼽的關係,有待進一步臨床和實驗研究。
  另外,田老根據《素問?宣明五氣》謂“五氣所病....腎為欠,為涕”、《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卷十》雲“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宜細辛、烏頭、附子、乾薑之屬”,則認為鼻鼽主虛寒者為多,臟腑功能虛損在先(稟賦不足),繼因感受風寒而發,總結出益氣溫陽之益氣止鼽湯(16)為主方(黃芪、柴胡、黃芩、丹皮、辛夷、細辛、烏梅、鎖陽、炙甘草);同樣,朱老則強調臟腑辨證,整體調攝,根據古人“五臟之傷,窮必及腎”的病變日久損及臟腑,久必及腎說法,認為“鼻鼽”的局部病變,是臟腑虛實的表現。以“腎為先天之本”理論為佐證,用補腎法調整人體的元陰元陽,抵抗病邪侵犯,提出祛邪挫表、補虛固衛、升清降濁、活血祛瘀、清氣降火五法,來調整臟腑、陰陽、氣血,達到祛邪通竅,應用辛夷散加減(17);另外,餘老認為“鼻鼽”以肺、脾、腎三髒虛損,風邪乘虛而入所致,故在臨床實踐中採用了補腎健脾,溫脈通竅的治法之“天黃靈”沖劑(18)(天蟲、黃芪、地黃、仙靈脾、黨參、川芎、當歸、首烏、麥冬、五味子、細辛等)。因此說脾胃論與鼻鼽發病病機密切相關,脾氣虛是鼻鼽發病的理論基礎,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重視脾胃論,以益氣健脾之法為基礎,隨證加減,對改善鼻鼽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脾胃論與鼻鼽的相關機制有哪些相關文章
脾胃論源於唐宋金元時期的李東垣,稱之為脾胃之父。“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乃傷,百病由生”說明脾胃調和是人體健康之本1。脾胃論是中醫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的脾胃功能囊括了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精神系統等的功能。“鼻鼽”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禮記月令》:“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其囊括
發布於 2022-11-23 16:11
0評論
病毒,即由包裹在一層蛋白質衣殼內的核酸所構成的感染性粒子,是難以抵禦的。病毒在活細胞外無法繁殖,只能通過破壞寄主細胞的基因機制而得以繁殖。在某種病毒的生命史中,病毒先是附著於細胞的表面,然後穿透細胞並蛻下其病毒外殼。暴露的病毒核酸利用細胞物質產生新的病毒。最後,細胞釋放出病毒子代,一個新的細胞感染期週期開始。人體通過產生抗體從而對病毒感染作出反應;而所謂抗體,是指那些複雜的、高度特異性蛋白質,它
發布於 2024-04-01 22:35
0評論
咳嗽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經過適當的治療多數咳嗽患者能夠痊癒,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狀經久不愈,給患者帶來不少的煩惱及經濟上的壓力。除去有的患者能明確診斷之外,也有部分患者經臨床檢查不能明確病因,治療上相當棘手。在臨床上,筆者經常遇到經西醫的診治而咳嗽不已的患者。針對此類患者,筆者應用中醫藥的診療方法取得較好的療效。可以說,中醫藥是治療久咳的有效手段,它不僅有靈活的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也有在中
發布於 2023-02-23 00:06
0評論
目前眼科及鼻科交界性疾病越來越多,需要眼科與鼻科學科緊密結合,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過去的大五官合久必分,現在西醫越分越細,分久必合,突破各個專科的限制,需要醫生重新學習越來越多的跨學科跨專業的其他專業知識,在這種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眼鼻相關專科正在全國各地建立,很多疾病均屬這類範疇,例如:眶壁骨折、眶內異物、眶內腫瘤、甲亢性眼病、急性慢性淚囊炎、視神經損傷等疾病。
發布於 2022-12-15 19:43
0評論
    1、甚麼是隆鼻術?隆鼻術是指通過在鼻部填充各種自體、異體組織或組織代用品以墊高外鼻,達到改善鼻部容貌的手術。2、甚麼樣的鼻子才算好看?究竟哪一種鼻型好看呢?我們能否對鼻子的美給個標準呢?這要受文化、風俗、習慣及審美觀念的影響。理想的鼻外形在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人之間都不一致。就我國漢民族而言,正常美觀的鼻子為一底朝下的三稜錐體,位於顏面的中1/3;理想的外鼻長度,為面部長度的1/3;
發布於 2022-12-30 13:45
0評論
“鼻鼽”中醫體質特點探究“鼻鼽”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禮記?月令》:“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 ,六氣為病》中給予恰當的解釋:“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其囊括了現代醫學的變應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和非變應性鼻炎(Nonallergicrhinitis,NAR)。目前醫學界非常重視AR的研究,發現其
發布於 2022-12-16 00:13
0評論
概述 脾胃虛寒會引起噁心嘔吐和消化不良的症狀,有的人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身體乏力和身體過度消瘦的症狀,可以選擇食療或者藥物治療的方法來有效的改善病情,有的人如果出現了脾胃虛寒會誤認為是溼氣重引起的這一情況,可能會影響疾病的正常治療,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脾胃虛寒與溼氣的主要區別。 步驟/方法: 1、 脾胃虛寒是由於身體免疫力低下或者寒性體質導致的這一現象,脾胃虛寒的患者會引起腹瀉的症狀,有可能是
發布於 2024-01-01 00:42
0評論
大腸平滑肌肉瘤:常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早期僅出現一般的消化系統症狀,如腹部不適、腹痛等,當腫瘤侵犯黏膜層時可出現血便或黏液血便,當腫瘤生長過大時可出現排便困難或腸道梗阻。 大腸腺瘤:與大腸癌關係密切,目前研究認為至少80%的大腸癌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歷時大約5年以上,平均10~15年。 大腸類癌:本病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多呈局部性浸潤性生長而少有轉移。 大腸惡性淋巴瘤包括原發於腸道的結外型淋
發布於 2023-01-01 15:40
0評論
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等,都可導致視力下降。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屈光狀態也在發生變化,許多患有輕度白內障的老年人,由於調節能力的下降,視力明顯的不如以前,往往通過驗光配鏡,視力可有明顯提高。青光眼:青光眼是我國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中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和開角型青光眼一般發病隱蔽,自覺症狀可不明顯,眼前段組織也沒有明顯異常,不易引起病人的警惕,極易漏診,往往只是在作眼部檢查時或晚期視功
發布於 2023-01-19 21:46
0評論
鼻整形就是隆鼻嗎?門診碰到很多求美者來要求做鼻子,可是就是不知道要做甚麼,如何做?而是問醫生需要做甚麼,有的就只是要求隆鼻,如果接診大夫也沒有正確的審美觀,就按求美者要求做隆鼻,可事實上可能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其實,鼻整形遠非隆鼻手術那麼簡單,專業做鼻整形的專家可能會給出合適的建議,只有雙方都達成一致認識方可施行手術。甚麼樣的鼻子最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美。鼻子審美如同人體其他部位審美一樣,沒有
發布於 2023-02-11 20:0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