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甚麼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過去曾被稱為骨質增生、退行性骨關節病及骨關節病等。該病以關節軟骨破壞消失、軟骨下骨質增生為特點,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膨大及活動受限,是中老年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
二、骨關節炎的病因是甚麼?
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全身或關節局部因素綜合所致。有家族史、肥胖、女性、有關節創傷史者易患此病,從事過度使用某些關節的職業如農民、運動員等也易患。
三、骨關節炎的好發人群及部位?
骨關節炎多發生在40歲以後,女性較男性常見,65歲以上女性的患病率達68%。骨關節炎可影響多個關節,最常見的部位是膝關節、手指小關節、髖關節、頸椎和腰椎。通常說的“頸椎病”和“腰椎病”多數也因骨關節炎所致。
四、骨關節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骨關節炎常因累及的關節部位不同而出現多種臨床表現。共同的臨床表現有:受影響關節疼痛及壓痛,疼痛的特點為活動後加重,休息後可緩解,晨僵時間較短,可伴有關節腫脹,若有神經及血管受壓則可出現肢體麻木無力、頭暈、坐骨神經痛等。受累關節局部可有骨性膨大如Heberden結節、Bouchard結節等,關節活動時可有骨擦音或骨擦感,嚴重時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及畸形。
五、甚麼是Heberden結節、Bouchard結節?
手指遠端指間關節出現的骨性增生結節稱為Heberden結節,手指近端指間關節出現的類似結節稱為Bouchard結節。二者均是手部骨關節炎的典型表現,常見於女性患者。
六、頸椎和腰椎骨關節炎有哪些併發症?
頸椎和腰椎骨關節炎可形成大的骨贅、引起椎間盤脫出或椎體脫位。當壓迫神經、血管及脊髓時可出現各種表現。頸椎增生可壓迫神經引起頭頸肩部的疼痛,手指麻木等,壓迫脊髓可致偏癱甚至截癱,壓迫椎動脈產生眩暈、耳鳴、視物不清及共濟失調等表現,壓迫氣管及食管致呼吸或吞嚥困難。腰椎增生壓迫神經可導致坐骨神經痛及馬尾綜合徵。
七、骨關節炎如何治療?
骨關節炎的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三部分。非藥物治療適用於所有人,包括減輕體重、有氧鍛鍊、肌力鍛鍊、理療、使用助行工具如柺杖等,應注意避免加重關節疼痛的因素,如過度運動、跳舞、穿高跟鞋、爬山等。
八、骨關節炎有哪些藥物治療?
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改善症狀藥物,既減輕疼痛的藥物,輕度疼痛可選用外用藥物或口服對乙酰氨基酚,中、重疼痛者可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等。疼痛嚴重者可服用中樞鎮痛劑,如鹽酸曲馬多。第二類是改善病情藥物及軟骨保護劑。目前包括雙醋瑞因、氨基葡萄糖、硫痠軟骨素等。此類藥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症狀。對關節局部炎症反應明顯,伴關節腔積液者可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但一年內不超過3-4次。當膝關節疼痛明顯又沒有明顯積液時,關節腔內可注射透明質酸或玻璃酸鈉等藥物。
九、骨關節炎患者甚麼時候需要手術治療?
當關節腔內出現遊離體、關節有嚴重畸形及功能障礙、經內科治療無效的持續的關節疼痛和出現嚴重的神經血管受壓時需要手術治療。
十、骨關節炎有哪些外科治療方法?
骨關節炎的外科治療方法包括遊離體摘除術、截骨術、關節清理術、關節置換術及關節融合術。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受累關節的部位及病變程度、身體狀況及期望值等多種因素選擇適當的手術方法,治療的途徑主要通過關節鏡和開放手術。
十一、骨關節炎患者應怎樣鍛鍊?
總的來說骨關節炎急性期不主張鍛鍊,應給予受累關節充分的休息。當關節的急性症狀消失後應適當鍛鍊。肥胖的患者需減輕體重,鍛鍊方法可因人而異,游泳是相對較好的鍛鍊方式,如無條件者主要應進行關節的非負荷運動及增強肌力和耐力的鍛鍊。鍛鍊應循序漸進地進行,適可而止,如鍛鍊後症狀加重應調整運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