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多數是在偶然的B超體檢才發現的,膽囊息肉是個甚麼病、有甚麼症狀、到底要不要治療…
現在大家健康意識增強了,單位或個人體檢發現膽囊息肉多發的,感覺長了好多個息肉一定不好,難免會有些害怕緊張。
息肉本身不疼不癢,人們之所以對息肉有“偏見”主要是擔心息肉惡變。的確,一部分膽囊癌起源於膽囊息肉惡變。但其實,超聲報告上的“膽囊息肉”或膽囊息肉樣變,與真正會發生惡變的息肉還是有差別的。
膽囊息肉或膽囊息肉樣變是個籠統稱謂,一般來說超聲報告描述的是“膽囊息肉樣病變”,所謂“息肉樣”,就是說像息肉,而不一定是息肉。這是在影像學檢查下的稱呼,具體膽囊息肉是好是壞,病理檢查是金標準,但通過影像學特點可以大致判斷良惡性。
臨床上最為多見的是單純性息肉和非膽固醇良性息肉,只有極少部分人發現息肉型早期膽囊腺癌。
膽固醇性息肉:超聲發現的膽囊息肉一半以上都是這種類型,準確來說這種不是真正的息肉,有人認為是膽固醇結晶在膽囊粘膜表面形成或導致粘膜隆起,因此又稱為假性息肉。目前理論上認為此類息肉是不會癌變的。
膽固醇性息肉有如下特點:多發、易脫落,多在1cm以內,外觀呈桑葚狀,脆而易碎,蒂細如棉線,多位於膽囊體部。膽固醇息肉和飲食有關,高膽固醇飲食或有脂肪肝的病人容易得膽固醇息肉。
膽固醇性息肉無須特別處理,建議:飲食要規律、早餐要吃、低膽固醇飲食,可試用藥物。對於1釐米以下的膽固醇息肉可以每6個月到一年定期B超複查,觀察其大小、形態、數量的變化即可。
非膽固醇性良性息肉:又稱為真性息肉,是指真正從膽囊壁上長出的一塊“肉”,包括膽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樣增生等。炎性息肉是長期膽囊結石刺激合併慢性膽囊炎形成的。膽囊腺瘤就是一種良性腫瘤腺肌增生症、腺瘤樣增生也有癌變危險。
在超聲的描述上通常會有該息肉的基底是寬還是窄,是否有血液供應,有血供的息肉多為乳頭狀瘤或腺瘤,有癌變的風險。若需要進一步明確息肉的類型和性質,可行增強CT或MRI增強掃描幫助診斷。此類型患者藥物治療無效,惡變傾向大者不建議保膽及藥物治療,建議膽囊切除手術。
息肉型早期膽囊腺癌:有少部分病人在超聲上診斷腺瘤性膽囊息肉,結果術後病理是腺癌,其實這種類型嚴格意義來講已經不是我們所說的膽囊息肉的範疇了。目前對於混雜在膽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膽囊癌有時僅靠B超難以鑑別,必要時要做薄層增強CT或MRI增強掃描。癌性息肉的超聲下又如下特點:約80%以上大於1cm且單發;約70%位於膽囊頸部;約有一半伴有膽囊結石。一旦懷疑此種病變應儘早手術治療。
診斷疾病的金標準是顯微鏡下的病理診斷,在超聲檢查下不能直接確定息肉的性質,只能根據經驗推測,因此超聲下報告的“膽囊息肉”通常是個籠統稱謂,準確的性質只能是病理診斷,但超聲一般會描述性質,是多發的還是單發的,大小等。
如何從報告上大致判斷息肉的良惡傾向?
簡而言之:短時間生長迅速的;大於1釐米;單發;廣基底的;膽囊息肉;伴有膽囊壁局部或整個增厚;合併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超聲、CT及核磁不除外癌變可能。從臨床經驗來看,有這些特徵息肉是“惡性”的傾向大,通常建議在惡變前手術治療。
從臨床經驗上來看,一般而言多發的息肉可能比單發的好,多發息肉多數是良性膽固醇息肉;而如果是單發的反倒要高度警惕。如果是多發小於1釐米,建議病人觀察,但不是就不管它了。大約半年做次B超,觀察期間改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這是最重要的。若有不舒服症狀可以試試服用一些藥物緩解症狀,一般認為直徑小於1釐米的多發膽囊息肉可以暫不手術。
膽囊息肉要不要手術治療有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癌變或癌的漏診,這主要是指後兩種息肉類型。另一方面是針對症狀,若不舒服症狀用藥不緩解,繼發慢性膽囊炎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且可以除外胃病等其他因素引起可以考慮膽囊切除。
膽囊息肉症狀如何?
膽囊息肉一般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少數患者有上腹部不適,可伴有腹痛,不適或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少數可伴有向右肩背放射。息肉位於膽囊頸部可出現膽絞痛,在合併結石時可有膽絞痛發作及急、慢性炎症發作的表現。
吃藥可以治療膽囊息肉嗎?
對於多發膽固醇息肉,有些藥物可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合併慢性膽囊炎的症狀,對於有些小於5mm以下膽固醇結晶或預防新發可能有一些效果。藥物對於真性息肉無效。
患有膽囊息肉如何檢查和複查?
多數情況下,B 超檢查能夠早期判斷膽囊裡的東西是結石還是息肉,對於數量、形態、大小的敏感度甚至高於CT和核磁。但要進一步明確息肉的類型和性質,特別是上邊提到的後兩種類型,可能就需要薄層增強CT或MRI增強掃描幫助診斷。誠然,有時靠這些檢查也不能100%確定,需要醫生綜合患者情況判斷。有時息肉性質不能確定,甚至需要3個月複查一次B超,密切觀察。
總而言之,有明確惡性傾向的建議手術切除,對於沒有惡性傾向的也不建議積極手術,根據具體情況半年到一年定複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