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地說,針灸只是中醫的一種特殊技術,它與補神之法和補形之法不屬於同一層次。內經》時代恰好是中醫主流從補神之法向補形之法過渡的分水嶺,針灸補神雖然在《黃帝內經》中反覆闡述和推崇,但已經是補神之法的最後一個現存。
兩漢以後,調神之法(包括針灸調神之法)不再被提及,逐漸淡出中醫的視野。
調神之法的起源始於針石興起之前的千年前,在補藥興起之前,依靠各種形式的巫術(包括大家熟悉的祝融之術)在歷代演變,最後的輝煌是在《內經》時代的針灸術上。(凡是從事中醫的人都知道,《黃帝內經》基本上是一部針灸療法的專著,而湯藥方的制定是在東漢《傷寒雜病論》之後形成的)。
最早的調形法含義簡單明瞭,它包括刺膿潰、放淤血、排水腫等治療方法,稱為 "粗守形"。最早的治療方法是針刺膿瘍、放血、排水腫等,這些正是《黃帝內經》通篇論述的九種針法,此後針灸調形法依託經絡理論,一步步發展到今天。平心而論,現在的針灸方法已經遠遠不是《內經》時代的 "下士粗工",是針灸入門的必要途徑。
"無創穴位埋線技術 "和 "激痛穴位針灸療法 "就是其中的典型。
中醫方法的衰落是有具體原因的,這也是中醫方法的適用範圍和療效不同的原因,我將在後面的文章中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