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2 03:30

  日常生活中,顱內動脈瘤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還比較陌生,但這種疾病卻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的患者中,一旦發病死亡率極高,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還沒趕到醫院,已告別人世。顱內動脈瘤可以說是隱藏在我們身體裡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威脅到我們自身及周邊親人的生命。那麼甚麼是顱內動脈瘤呢?下面為大家做一下關於腦動脈瘤的臨床知識介紹。
  甚麼是顱內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又稱腦動脈瘤,是腦動脈內腔的侷限性異常擴大造成動脈壁的一種瘤狀突出,顱內動脈瘤多因腦動脈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內壓力增高的基礎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過去人們稱之為先天性腦動脈瘤,事實上先天性腦動脈瘤佔腦動脈瘤的70%~80%。

  為甚麼會患腦動脈瘤?為甚麼會破?會不會再破?

  腦動脈瘤好發於腦動脈分叉和主幹的分支處,由於此處動脈壁的肌層先天發育缺陷,同時這裡又是受到血液衝擊最大的地方,在長期血流的壓力和衝擊力的作用下,使此處動脈壁的薄弱點向外突出,逐漸擴張、從而形成動脈瘤。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外傷及感染等因素也與動脈瘤的發生與發展有關。
  腦動脈瘤就像是在腦血管壁上吹起的一個氣球,隨時都有可能破裂,當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勞累、頭部劇烈擺動、猛彎腰、急起身、飲酒、用力排便、舉重物、上樓、性生活等誘因下,引起血壓突然增高,很容易引發破裂出血,對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脅。據統計,腦動脈瘤第1次破裂後死亡率為30%。所以腦動脈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腦中的一棵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據統計40-50%的病人會在破裂後的1個月內發生第2次破裂,第2次破裂後死亡率約為70%,第3次破裂後死亡率為100%。


  腦動脈瘤早期症兆?患者頭痛與常見頭痛有何區別?

  腦動脈瘤在發生破裂之前可以不引起任何症狀,但約有半數的病人在動脈瘤發生大量出血之前有警兆症狀,其中最常見的症狀是由動脈瘤小量漏血所造成的突發劇烈的頭痛,猶如頭被棒子重擊一般;其次是因動脈瘤增大壓迫鄰近神經組織而引起症狀如眼瞼下垂、一側眼睛睜不開、複視、偏盲、視力喪失以及面部疼痛等。另外亦有因血管痙攣而出F缺血癥狀如頭暈等。因此疑似上述的先兆症狀出現時,應找神經外科醫師診治,腦動脈瘤出血前的診治是p少死亡率和致殘率的最佳方法。
  腦動脈瘤如何進行治療?
  動脈瘤一經確診,應積極採取治療,其治療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儘可能儘早手術,這樣可使再出血的危險性降低至最低限度,也可減少術後腦血管痙攣伴發腦梗死的危險,以及繼發的全身性併發症的危險。
  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即用特製的動脈瘤夾,夾閉動脈瘤頸部,並保護載瘤動脈的通暢性;另一種是介入療法即血管內栓塞技術,是在大腿根部用針穿一個小口,將微導管和導絲插入腦動脈瘤體內,通過微導管送入微彈簧圈或醫用生物膠逐步填塞動脈瘤腔,直至完全閉塞動脈瘤,達到治癒目的。

顱內動脈瘤是甚麼?相關文章
    顱內動脈瘤是血管局部的膨大形成的囊狀突起,由於特殊的組織病理學和血流動力學的原因,動脈瘤常常長在向腦部供血的血管上。屍檢分析成年人的患病率在1-5%之間。但是大部分動脈瘤很小並且據估計這些動脈瘤中大約50-80%的在一生中不會破裂。動脈瘤的形成與先天及後天獲得性因素有關。有2個以上的直系親屬患有動脈瘤或者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家族中成員的動脈瘤發病率在8-9%之間。很多結締組織病與動脈瘤的形成
發布於 2022-10-22 18:14
0評論
甚麼是顱內動脈瘤?它是腦內血管壁上的局部膨隆,類似老化的輪胎鼓出一個大包一樣,在血流的衝擊下,這個大包破裂,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患者劇烈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症狀。下圖箭頭所指的是動脈瘤上的破裂或即將破裂的小泡泡。這種疾病需要儘快介入或手術治療,否則會引起致命的顱內出血。
發布於 2023-03-13 15:11
0評論
生長在腦內的動脈瘤稱顱內動脈瘤,儘管動脈瘤分很多類型,但對於常見的動脈瘤,通俗地解釋,就是腦血管在局部發生膨出,宛如血管上吹出一個小的氣球,它是一種血管病,不是腫瘤。常見的動脈瘤一般為先天性,但不要誤解,這裡所說的先天性,並不是出生後就有,或者父母一定會遺傳給子女,而是指病人的血管在發育上存在一定的結構缺陷,但有缺陷不一定就會長動脈瘤,所以不必過分擔心。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後,死
發布於 2023-03-06 09:16
0評論
小而未破裂的動脈瘤無症狀。    顱內動脈瘤的症狀分為三類:(1)顱內出血:多數病人是單純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表現為突發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癲癇樣發作及腦膜刺激徵。(2)局灶症狀:大動脈瘤常產生壓迫症狀、偏癱、動眼神經麻痺及梗阻性腦積水。(3)腦缺血及腦動脈痙攣: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偏癱、失語、深淺感覺減退、失明、精神症狀等。確診顱內動脈瘤需行腦血管造影術。凡病人有蛛網膜下腔出血、
發布於 2022-10-01 11:49
0評論
儘管動脈瘤頸夾閉術仍是作為顱內動脈瘤治療的金標準,但是由於其創傷較大,風險高,尤其是後循環的動脈瘤和病情嚴重的患者,手術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導致死亡。在提倡疾病治療微創化的潮流中,應用血管徑路作為到達和治療顱內血管病變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各種輸送系統(如微導管等)和其它器械的發展。顱內動脈的扭曲、狹窄及不規則性,如頸內動脈虹吸部成為顱內導管超選的障礙,使治療較為困難。而顱內動脈被腦實質包
發布於 2022-12-27 02:20
0評論
病情分級:Hunt和Hess分級法分類        標準0級       未破裂動脈瘤Ⅰ級       無症狀或輕微頭痛北京協和醫院介入治療科張曉波Ⅱ級       中一重度頭痛.腦膜刺激徵.顱神經麻痺Ⅲ級       嗜睡,意識混濁,輕度局灶神經體徵Ⅳ級       昏迷,中或重度偏癱,有早期去腦強直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Ⅴ級       深昏迷,去大腦強直.瀕死狀態適應證①破裂動脈瘤:如患者全
發布於 2022-10-19 06:29
0評論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壁上的異常膨出。根據大宗屍檢報道,顱內動脈瘤的發生率為0.2%~7.9%,但大多數為未破裂動脈瘤,破裂顱內動脈瘤年發生率為10%。據統計,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其高峰發病年齡為40~60歲。動脈瘤一旦破裂,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達40%,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為60~70%。第一次出血後經保守治療存活下來的病人,有35%將在一年內再次出血而死亡,51%將在5年內死亡。動脈瘤出血後1年
發布於 2022-10-20 14:14
0評論
當患者被告知他患顱內動脈瘤時多數人選擇接受治療。但究竟該怎麼去治療,往往困擾患者和家屬。目前在神經外科臨床上有兩種治療方法,介入和手術。介入手術過程相對簡單,但術後的後續治療複雜;開放手術治療當時複雜,術後處理相對簡單。介入手術後的患者在10年隨訪時複發率明顯高於手術夾閉。對於年邁、體弱多病者、或術前全身情況差者我們建議以介入為優先考慮;年輕者,位於前循環的動脈瘤還是以手術為主。依筆者的經驗,只
發布於 2023-02-15 05:07
0評論
顱內動脈瘤是動脈壁發生先天性或後天性病理變化導致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侷限性擴張。其病程隱匿,發病突然,殘死率極高,首次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SAH)後即有8%-32%的患者死亡,1年內殘死率在60%以上,2年內殘死率在85%以上。動脈瘤好發於中年人(30-60歲),女性略高於男性(1.34∶1)。其主要病因有先天性血管缺陷、血管炎症、動脈硬化、粥樣硬化、高血壓等。發生部位以頸內動脈最常見,其次為前交通
發布於 2022-12-02 22:31
0評論
患者: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頭部MRA顯示左頸動脈C2段動脈瘤,基底寬約0.4CM,高約0.31CM,是否要作DAS介入檢查,謝謝。C2段動脈瘤位於顱內,從你的描述這個動脈瘤是很小的,但臨床上小的動脈瘤破裂是常見的。我們治療的很多破裂動脈瘤都小於0.4cm,而動脈瘤一旦破裂,死亡殘疾率很高。也有部分醫生的意見認為這樣的動脈瘤可以隨訪,因為破裂的可能性不大。ISUIA研究是基
發布於 2023-03-06 03: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