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對照組相比,雙相情感障礙的家族史本身與一系列心理病理學問題有關;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子女患雙相情感譜系障礙的風險可能相差24倍之多;如果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子女有情緒波動和焦慮/抑鬱症狀,應被視為 "超高風險" 雙相情感障礙的風險可能是24倍,特別是如果父母較早發病的話。
躁鬱症具有高度的遺傳性,患者的子女可被視為躁鬱症的高危人群。在這種情況下,匹茲堡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根據匹茲堡雙相情感障礙後代研究(BIOS)的數據,探討了雙相情感障礙家族性風險的 "高危 "青少年新發雙相情感障礙(BSD)的症狀學預測因素。這項研究於2月19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上。
該研究包括359名年齡在6-18歲的躁鬱症I型和II型患者的子女和220名社區對照兒童。在基線時,前一組中的8.4%已經患有BSD,包括雙相I、雙相II和雙相障礙NOS;8年後,這一數字上升到14.7%(44/299),其中15人明顯患有雙相I或II。研究人員利用因素分析,逐步縮小了在基線和隨訪期間收集的因素範圍,並探討了相關因素對新發BSD的預測價值。他們的發現:
1.與對照組兒童相比,基線時患BSD的高風險兒童的焦慮/抑鬱、注意缺陷/抑制、外化問題、亞臨床躁狂症和情緒不穩定的水平明顯較高,這表明雙相情感障礙的家族史本身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心理病理學問題;
2.新發BSD的最強預測因素包括
基線焦慮/抑鬱水平、基線與近期(發病前2年內)情緒不穩定,以及近期的亞臨床躁狂症狀(p<0.05);
3.對於後來發生BSD的兒童,隨訪期間情緒不穩定和焦慮/抑鬱水平更高,躁狂症狀在發病前 "趕超";
4.路徑分析表明,在發病前的訪問中出現的狂躁症狀在基線時的情緒不穩定預測新發BSD的原因中發揮了作用;
5.父母情感障礙發病時間較早(如<18歲),同樣與兒童患病風險升高有明顯關係;
6.對於沒有焦慮/抑鬱、情緒波動和狂躁的兒童(以及父母情緒障礙發病較晚的兒童),即相對 "最安全 "的兒童,患BSD的風險是2%,而具有上述所有風險因素的兒童的風險是49%。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發現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一系列的精神病理症狀與雙相情感障礙的家族史有關,但也有一些症狀可以預測BSD的發病;例如,焦慮/抑鬱和情緒波動,這應該提醒有風險的青少年在以後的生活中發病,特別是如果他們的父母較早開始有情緒障礙。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青少年的情緒持續不穩定,以及出現狂躁症狀,會大大提升此後數年內發生BSD的可能性。
從臨床角度來看,這些症狀相對較高的特異性可能有助於識別那些可能從早期藥物/社會心理干預中獲益最多的青少年;從研究角度來看,"超高風險個體 "的定義可能有助於識別潛在的生物標誌物並促進早期干預措施的評估。這類研究最終可能導致 "前驅雙相情感障礙 "的定義。